“鼓励教育”靠谱吗?与其盲目鼓励,不如帮娃建立“成长型思维”

“鼓励教育”靠谱吗?与其盲目鼓励,不如帮娃建立“成长型思维”

近十年大家都比较崇尚“鼓励式教育”,因此有许多孩子从小到大就一直活在家人们的夸奖中,“你真棒”、“你真厉害”对这些孩子来说早已司空见惯,但是被“光环”包裹着成长的他们多多少少会出现性格、心理上的缺点。

“鼓励教育”靠谱吗?与其盲目鼓励,不如帮娃建立“成长型思维”

每位家长在鼓励孩子之前,都是抱着“让孩子更有自信”的心态的,但是家长们往往会把握不好夸奖的度,盲目的称赞,会使得孩子无法客观、正确的认知自身的真实水平,以及现实的规则。

久而久之,就会变成“玻璃心”,在事情中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会迷失方向,沮丧失落,然后自信心一落千丈,这也是与父母当初的初衷相违背的。

因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形成一种“固定型思维”,具有这种思维的孩子一种固化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一般习惯于“原地踏步”、“不思进取”,他们不愿也不敢去尝试新事物、挑战难题。

因为他们恐惧失败,以打破自己在别人眼中原本优秀出色的模样。所以对孩子“成长型思维”的建立就很重要了。

“鼓励教育”靠谱吗?与其盲目鼓励,不如帮娃建立“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是什么?

卡罗尔·德韦克教授认为

影响孩子成长的有两种思维模式。第一种是固定型思维,另一种是成长型思维,顾名思义,固定型思维类似于“故步自封”的原始思想观念,而成长型象征着孩子正在随着周遭人事以及环境形式的改变而不断的自我调整,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进步的过程。

有些孩子可以坦然以待即将来临的挫折,并且在与困难对抗的过程中丝毫不放弃一个机会,而能够有足够的勇气从失败中站起来。但是有些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往往一蹶不振,恐惧新挑战的来临,这也正是教授疑惑的地方。

为什么同龄人之间,在性格、心理状态方面有着如此大的差异呢?

“鼓励教育”靠谱吗?与其盲目鼓励,不如帮娃建立“成长型思维”

于是卡罗尔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发现:

固定思维的人,认为能力与智力是一个固定值,他们认为自己的限度就只能如此了,因而他们也就没有主动去发展去进步的意识了。而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自己一直是处于发展的过程中的,是不断成长进步的。

“男孩子从小就聪明”、“女孩原本就心细懂事”,诸如此类的夸赞,在孩子心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我不需要努力就很聪明,我无须进步就能拿到第一名。而这样的想法正是阻碍他们进步发展、成长的绊脚石。

“鼓励教育”靠谱吗?与其盲目鼓励,不如帮娃建立“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有什么不同?

一、对自己的评估有所差异

固定型思维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片面、主观性的,他们认为自己永远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在能力上,亦或是外貌、条件等等,如果经常被别人夸聪明,那么他们就会认为自己会一直聪明下去,而相反亦然。

他们认为“天赋至上”,对努力并没有特别深刻的概念,并且也不承认努力的意义非凡。这类孩子一般会十分注重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并且他们的思想也不会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观。

就好比即使有人质疑他们的能力,但是他们并不会去努力,然后证明自己的实力,而是继续故步自封的认为,自己依旧是聪明的,那只是别人的原因。

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在对自己进行评估时就会

从全面的、客观的层面去判断,这种孩子会很容易对静下心来,分析自己成功失败的原因。

并且会有条理的从中做出总结。他们认为自己。的某次失误一定是施加的努力不到位,他们还会一直处于进步成长的道路上。

“鼓励教育”靠谱吗?与其盲目鼓励,不如帮娃建立“成长型思维”

二、面对挑战的态度不同

固定型思维的孩子一般都是回避挑战的,他们偶尔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围内去赢得成功,而他们的目的并不单纯,是为了取得他人的认可,向他方显示自身的优越之处。而他们因为害怕在挑战中失败而失去原本的“荣誉”就自然不敢正面积极的去迎接挑战。

成长型思维的人,大多都是以自我成长,充实自己为目的去接受挑战的,他们不畏惧因失败而惹来的质疑,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他们更有勇气去突破,而不是呆在舒适圈。

“鼓励教育”靠谱吗?与其盲目鼓励,不如帮娃建立“成长型思维”

三、对学习的态度

前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对学习本身兴趣不大,因为他们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并非主动探索,同样缺乏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后者则恰恰相反,他们对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们学习的目的便是充实自己,不管是课前课后,他们都会为课程做好充分的准备与总结,他们对学习的总体感受是享受而乐观的。

“鼓励教育”靠谱吗?与其盲目鼓励,不如帮娃建立“成长型思维”

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呢?

一、学会正确的表扬孩子

表扬过程与努力程度,而非摸不到、看不清的“天赋、智商”。大多数家长因为长时间表扬孩子,就会很自然的脱口而出一句话:宝贝你真聪明!

聪明,显示是在夸赞孩子的智力,而孩子为了再次得到家长夸奖自己的“聪明”,就会不愿意去挑战疑难,始终处于舒适圈,这样就可以一直保持着特定圈子里的“聪明”。

而有些孩子甚至为了博得家长的表扬,而投机取巧,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永远的原地踏步。

而如果孩子被夸奖:孩子你真努力!那么他们以后也必定会朝着父母赞扬的方向去发展——更加努力,更愿意接受挑战。

“鼓励教育”靠谱吗?与其盲目鼓励,不如帮娃建立“成长型思维”

二、让孩子多多面临各种小失败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养成“金刚不坏”体质,即便有再大的困难、挑战,他们也会不畏艰险的向前进。生活中处处会遇到各种小困难:不会系鞋带、饭菜太热吃不下、洗脸时够不到洗漱台等等。

这些虽然都是司空见惯的小事情,而有些父母却认为,孩子既然做不了,那做父母的不如帮他们一把,反正也“无所谓”,而这一帮,可能就“一帮到底”。

“鼓励教育”靠谱吗?与其盲目鼓励,不如帮娃建立“成长型思维”

孩子会在冥冥之中养成固定型思维,到时候家长犯愁都来不及了。

若家长换另一种方式来引导孩子,比如当他们遇到挫折即将放弃时,父母可以说一句鼓励的话语,紧接着可以先示范给孩子看,抑或是口头引导孩子,最后一定不能忘记要让孩子亲自动手自己完成。

用切实的行动告诉孩子,做不好没关系,从错误和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下次就能够做的更好。

“鼓励教育”靠谱吗?与其盲目鼓励,不如帮娃建立“成长型思维”

三、让孩子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让固定型思维的孩子少用“我做不到”去搪塞问题,一旦他们形成习惯,就很难变更。“成长型思维”的提出者Carol Dweck教授给了家长们一个有效的建议,就是多使用“尚未”

千万不要小看这样一个连接词,家长们多用“尚未……,还在……”,教会孩子使用“尚未……,还在……”,就能帮孩子塑造成长型思维,远离固定型思维。

这些词可以让孩子明白:当下的困难与挫折,只是学习过程中会经历的正常阶段而已,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而已,积极和努力会令他们取得更丰厚的成果。

“鼓励教育”靠谱吗?与其盲目鼓励,不如帮娃建立“成长型思维”

四、父母努力成为成长型思维的人

即以身作则,有了好的家庭引导,孩子的思维方式就不用担心了,因为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观念。

“鼓励教育”靠谱吗?与其盲目鼓励,不如帮娃建立“成长型思维”

表扬不及教会孩子成为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这样,在今后成长道路中再遇挫折就不会只想着该如何逃避,而是要怎样突破难点,变得更加优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