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一院、浙大邵逸夫醫院等與國際同行分享戰“疫”經

浙大一院、浙大邵逸夫醫院等與國際同行分享戰“疫”經

3月27日,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慶春院區,與意大利專家的跨國連線正在進行。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呂之遙 紀馭亞 攝

浙江新聞客戶端訊 3月27日下午5時,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慶春院區,一場跨國連線正在進行。視頻的另一端,除了意大利4家醫院的醫療專家外,還出現了熟悉的面孔——中國赴意大利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

“氣管插管,使用ECMO的病人會出現凝血功能失調,大部分表現為出血。出血部位最常見的是消化道,其次是肺和支氣管,第三個易出血部位是後腹膜。”

“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非常重要。不要讓輕症患者回家隔離,因為很有可能會感染老人和有基礎疾病的家人。”

在一個半小時的遠程交流中,浙大一院多位來自感染病科、呼吸內科、重症監護室等臨床科室的專家,與遠在意大利的中國醫療專家組,將兩個月來在臨床救治中提煉的經驗向意大利同行傾囊相授。

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梁廷波說,面對全球大流行的疫情,沒有一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唯有團結協作才能戰勝疫情。

當天下午,在臨海市台州醫院互聯網醫學中心遠程會診室,該院與意大利安科納聯合大學醫院也進行了一次視頻連線。

“如何做好醫護人員及患者的防護?對什麼樣的人群進行篩查最為重要?”3月27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慶春院區,一場涉及中國杭州、武漢、荊門三地,輻射美國、韓國、阿聯酋、印度、墨西哥等地醫療機構的國際遠程視頻會議在此舉行。

邵逸夫醫院與梅奧醫學中心共同發起這次遠程視頻學術研討會,通過視頻向全球其他47個成員單位分享對抗疫情的“中國經驗”。

浙大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詳細介紹了該院探索的“全鏈式疫情防控創新體系”。在智控方面,有員工智能打卡、健康碼分區就診、互聯網醫院在線問診等創新舉措;在管理方面,有“高考食堂”、陪客“紫色腕帶”,院感管控等系列院內防控經驗;在救治方面,分享“荊門首例使用ECMO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治癒出院”經過,詳細介紹了有關新冠肺炎重症住院病人管理和危重患者救治經驗,並分享了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

一位美國專家提到“什麼樣的人群建議進行症狀篩查或隔離?”專家周建倉建議,如果核酸檢測兩次均為陰性,但肺部顯示存在問題等情況下,建議進行症狀篩查或隔離。

“疫情沒有國界,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艱難時刻,我們希望無條件向全球共享戰‘疫’經驗,攜手與世界同行共克時艱。接下來,只要有需求,我們的專家和醫護團隊將常態化採用視頻連線、郵件交流等方式,與世界同行分享‘中國經驗’。”蔡秀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