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和他的乐视帝国——乐视的崩塌与贾跃亭的骗局(中)

贾跃亭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道:“我一直认为资金不是问题,只要战略足够前沿、足够领先,产品足够颠覆,有足够的用户价值,只要你的组织能力够强,能够把事情做出来,资金自然会追随而来。”贾老板说的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乐视的战略与乐视的生态,的确是十分前沿的。但恰巧乐视又是那种“PPT驱动型”公司:我战略定的很远大,产品能说得天花乱坠,但实际上,我却拿不出像样的产品。即使这样,贾老板通过非凡的个人魅力与不断的“画饼”,拿到了一笔又一笔的资金。

贾跃亭和他的乐视帝国——乐视的崩塌与贾跃亭的骗局(中)

从乐视上市开始,乐视在通过直接融资上就已经累计拿到了至少360亿元,如果加上尚未完成的118亿元的定增,乐视网的融资金额可能接近500亿元。而其子母公司产业的融资规模,同样很惊人:乐视影业获深创投2亿元A轮投资,恒泰资本3.4亿元B轮投资;乐视体育获得了A轮8亿元,B轮80亿元的融资,还拉到了孙红雷、周迅、王宝强等十一位明星入股,其估值迅速攀升至215亿元;乐视电视融资4.3亿元;乐视手机融资5.3亿美元;最后,要看的则是贾跃亭本人一直痴迷的汽车业务。2016年8月,乐视超级汽车获得首轮投资10.8亿美元。2016年11月15日,乐视超级汽车再获6亿美元投资。综上看,乐视那时候最不缺的应该就是钱了。这种融资规模,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融资金额。

贾跃亭和他的乐视帝国——乐视的崩塌与贾跃亭的骗局(中)

乐视不断开展新业务、大规模扩张的背后,真的像我们眼前所见一样吗?其实早在2014年就有相关人士指出乐视可能出现了现金流问题。2014年7月15日,广电总局开始整治商业网站与牌照商合作开设的“视频专区”,要求互联网电视的所有内容都要由牌照方负责,未经批准的终端产品不允许推向市场。这个整改令迅速重创了乐视,乐视的电视盒子和乐视电视明显属于违规违法产品,需要大规模整改。这意味着乐视最稳定的收入来源此时抛了锚。

2014年8月,乐视网发布定增公告,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45亿元,用于主营业务相关的投入,这也创下了创业板再融资金额的记录。不过,这次定增也令市场开始质疑其资本扩张的必要性。不少市场人士表示,乐视此次抛出高额定增计划,很有可能是用来弥补自己的资金链窟窿。由于乐视网的业务极其庞大,即使是45亿元的资金,也只能是暂时性的缓解资金压力。

同年年底,在美国“考察”了五个多月的贾跃亭终于回来了,回来之后就开始了他的造车计划。贾跃亭在美国的五个多月里,积极筹备了超级汽车项目,在硅谷亲自组建了核心研发团队,宣布将打造FF超级汽车以及汽车互联网电动生态系统。围绕着“电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化和社会化”的核心理念,贾跃亭又控股了易到用车,成立了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平台,之后又与法拉第未来合作办厂,一心开始了造车计划。

贾跃亭和他的乐视帝国——乐视的崩塌与贾跃亭的骗局(中)

所以说为什么乐视的泡沫会这么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贾老板扩张得太快了。公司同时进军七个业务线,你品,你细品。贾老板不断地扩张,需要的钱越来越多,所以他要不断地吸收资本;在吸收资本的同时,资金的窟窿却越来越大;窟窿越来越大,贾老板就开越来越多的发布会,资本又是源源不断的进场。你品,你再品。这面手机业务吸几个亿,那面汽车业务吸几个亿,电视业务那边又吸了几个亿……贾老板用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故事讲得好,哪怕没有像样的产品,甚至像FF超级汽车一样连一辆成品车都没有,我照样能吸引到资本。吸的钱又去哪了?东墙补西墙了。那西墙不要了吗?西墙在暗处,股民看不见;东墙在明处,必须要补好。这能行吗?据市场分析,上市公司乐视网的业绩,实际上就是靠着下面的少数股东公司关联输送而来的,就是我们俗称的“左手换右手”,大量的关联交易严重夸大了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而其真正的利润又有多少呢?我想这可能只有贾老板一个人最清楚。

拿乐视2014年的财报举例:在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暴降的环境下,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却暴增,贾会计是如何操作的?贾会计通过关联交易,把亏损全让少数股东公司承担了,使得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变得好看了,从而制造出了上市公司盈利增加的假象。类似的操作在乐视数不胜数。

而另一方面,可能是贾跃亭是会计专业出身,所以对做账比较拿手。为了公司的账能够好看,贾会计费了不少心思。举个例子,版权摊销费一般采用加速摊销法。一部一百万的剧,第一年可能要摊销五十万,第二年摊销三十万,第三年摊销二十万,然后这部剧就基本没价值了。这个很好理解,新出来的剧肯定是头年很火爆,第二年热度就降下来了,以后几年基本就没人看了。所以这个摊销方法是比较科学的。而乐视这边,却采用的是直线摊销法,把版权摊销期限延长到了十年,每年摊销10%。什么意思?我可以通过这个手法把版权前一到两年的实际入账价值做得很高,但往后呢?那只能自求多福了。这些手段,其实很容易就把公司在早期做成高盈利。但如果后期没有好的营收做支撑,那后面是肯定是会亏钱的。会计专业出身的贾跃亭又怎么会不懂得这些呢?但他就是要赌。只有账面做好看了,才能吸引到资本流入。

2016年11月,乐视手机的供应链厂商收不到钱,“乐视资金紧张,拖欠供应商100多亿元”的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 11月6号,顶不住压力的贾跃亭发布了一篇名为《乐视的海水与火焰:是被巨浪吞没。还是把海洋煮沸?》的内部信,表示公司目前资金链出现了紧张,并反思因节奏过快导致的公司资金不足,宣布要停止烧钱扩张的计划。贾老板也不得不停了下来,因为此时的他也确实没钱烧了。同年11月7日,乐视生态又指名道姓的@了小米公司的雷军,并发出了一张微信聊天截图,截图中显示小米公司的雷总说乐视至少欠了供应商150亿元。乐视方面转发时甚至说出了“做人要积德”这种话。半个小时后,小米公司进行了回复,回复的内容无外乎还是以下几点:1、请乐视正视自己供应链欠款的问题;2、请告知股民和用户到底欠了供应链多少钱。由此,乐视的危机再也藏不住了,而且爆发的异常猛烈。

贾跃亭和他的乐视帝国——乐视的崩塌与贾跃亭的骗局(中)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