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一:聊聊浪漫的“土耳其”

歌词“我想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让大批中国游客走进了地中海东岸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记得去年此时,我去土耳其,和导游聊天的时候,他调侃,中国人在土耳其如果迷路了,就站在原地别动,10分钟之内,必有一波中国旅游团到达。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一:聊聊浪漫的“土耳其”

现代的土耳其,是一个能满足游客多方面需求的国家。这里作为“世界的十字路口”,有让人疯狂的美酒,甜掉牙的美食,充满无穷魅惑的美女还有无比绅士风度的男士;这里有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的古迹遗存;这里有地中海、爱琴海最旖旎的自然风光;这里还有最受年轻人追捧的激情刺激的滑翔伞、热气球。如果你真想去土耳其转一转,如果你想在土耳其的土地上看到“热闹”,也能看出“门道”,最好先了解一下这片土地、了解一下这个民族的“古往今来”——《奥斯曼帝国600年》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一:聊聊浪漫的“土耳其”

No.1 引子 野心,“戒指上的钻石”

土耳其之父,帝国的创始者奥斯曼大帝曾做过一个梦:世界幻化成一枚戒指,欧亚两个大洲、地中海、黑海两片大海簇拥着君士坦丁堡,幻化成戒指上两块蓝宝石和两块翡翠拥着一颗钻石,戴到了奥斯曼手上。

今天,土耳其在亚洲部分的广阔土地,是古希腊人眼中的亚洲,是他们向东的视野边界,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中,把这里叫做“亚细亚”。后来,印度、中国等东方国家陆续进入西方视野,亚细亚的范围逐步扩大,这里就被称作“小亚细亚”。

小亚细亚连接东西方文明,在历史上一直是战争的多发之地。还记得希腊神话中那场惊心动魄的特洛伊战争吗?特洛伊古战场就在今天土耳其的西海岸;这里也是曾经希腊、波斯战争的古战场,波斯历史上著名的居鲁士、大流士、薛西斯三位大帝都曾在这片土地上指挥过千军万马;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笔下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涉及到这片土地;后来,基督徒和伊斯兰战士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也是在这片土地上扫过来、扫过去;近代,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的舰队像拉锯一样在黑海的海域你来我往;一战期间,这里发生过著名的

达达尼尔战役;上世纪末以来中东地区发生的很多战火,都波及到了小亚细亚这片土地,直到今天。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一:聊聊浪漫的“土耳其”

土耳其海峡原是沿断层线侵蚀的古河道,后地壳下陷、海水浸没而成。土耳其海峡(又称黑海海峡)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被誉为“天下咽喉”。它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又叫伊斯坦布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又叫恰纳卡莱海峡),古往今来皆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图片来源网络)

经过战火反复洗礼的土地,必然也经历着文明的反复融合。土耳其是亚非欧三大洲的枢纽,西面的邻居是赫赫有名的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东边是孕育伊斯兰文化的沃土,是穆斯林力量最为集中的地方;南面的耶路撒冷是基督教文化的圣地;北面隔黑海相望的又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强悍无比的斯拉夫战斗民族。历史上,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的王国、罗马、波斯、阿拉伯、成吉思汗的帝国以及今天统治土耳其的“突厥民族后裔”,都曾经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

我们本专题重点了解的就是从14世纪到20世纪这600年间,突厥首领奥斯曼大帝开创的土耳其帝国的兴衰往事。知识加油站:达达尼尔战役又被称加里波利战役,在土耳其,这场战役也被称为恰纳卡莱之战。是指在1915年2月19日到1916年1月9日发生在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岛的一场战役,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登陆战。此次战役以奥斯曼帝国的胜利而告终。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一:聊聊浪漫的“土耳其”


No.2 加齐,信仰的勇士

加齐,简单地说就是一群能征善战的游牧民族的“雇佣兵”,他们在西亚草原一代流动作战,其中以生计无着的流浪汉、逃亡者、心怀不满的失业者为主。

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西部边境以西地区的中亚草原上,生活着不同的游牧民族,这些民族过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简单生活,住着帐篷,骑着马匹和骆驼,蓄养着成群的牲畜,逐水草而居。后来,其中一些强大的游牧部落也试着在一些比较适宜的地方建立起了政权,过起了定居生活。

时间辗转到了公元8世纪,就是我们的中晚唐时期,阿拉伯民族强大起来,他们陆续打败了这些游牧部落,但是他们看中了这些游牧民族士兵的骁勇善战,游牧士兵则看中了阿拉伯的伊斯兰教,并且迅速皈依。这些游荡于中亚草原上的英勇善战的游牧勇士组成的军事团体,就是“加齐”。

加齐并没有真正隶属过哪个政权,他们更像是一群“雇佣兵”,他们受雇于一个个政权作战,事实上,他们的主要作战动机是劫掠。

公元14世纪,随着东罗马帝国和蒙古帝国统治力的衰退,西亚一带出现了“权力真空”,此时,活跃在这一带的十几个较大的加齐部落异常兴盛,他们有了定居建国的梦想,其中的一个加齐部落,统治者叫做奥斯曼,他开创了一个伟大的帝国,奥斯曼帝国。


No.3 奥斯曼帝国:开国大帝奥斯曼

奥斯曼大帝扮演的角色,是一位将一个民族聚集在自己身边的酋长;他的儿子奥尔罕,将这个民族锻造成了一个国家;他的孙子穆拉德一世,将这个国家扩展成了一个帝国。


奥斯曼大帝在位约24年,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游牧部落首领,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奥斯曼的人格魅力,可能是“耐心”。在位期间,他用海一般的胸怀包容着一切,接纳着一切,相比于“创造”,他更珍视的是“融合”。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一:聊聊浪漫的“土耳其”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一:聊聊浪漫的“土耳其”

奥斯曼尝试接纳小亚细亚土地上的各个不同的部落,平衡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关系,要处理好与拜占庭邻居之间的关系,尽管二者常年兵戎相见。奥斯曼的亲密伙伴中,就包括两个希腊家族,这两个家族曾经是奥斯曼的敌人,后来成了他忠实的朋友和支持者。

奥斯曼本人并不急于开疆拓土,而是虚心学习拜占庭帝国宗教、生产、管理方面的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小亚细亚西北角山峦起伏的领地内部,衍生出一种特有的、源于当地各民族文化的边地文明。他们的文明混杂了亚洲与欧洲、穆斯林与基督教、土耳其人和土库曼人、游牧民族和定居民族的种种特征。

有一点必须说明一下,当时在这片土地上有很多类似的“加齐”部落,为什么后来奥斯曼的部落成长为霸主,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奥斯曼的部落独特有利的地理位置。他们位于小亚细亚西北部绵延起伏的大山里,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理位置。当拜占庭帝国日益衰落的时候,这里正好可以方便攻打拜占庭,而且还很方便从海陆到达巴尔干地区,为后来奥斯曼土耳其图欧洲霸权奠定了基础。

公元1324年,奥斯曼大帝逝世,他的遗体安葬在他亲自征服的拜占庭重镇布尔萨,与奥斯曼帝国后来的首都伊斯坦布尔隔海相望。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每一位奥斯曼的继任者的即位仪式,都会给新皇佩上“奥斯曼之剑”,并吟咏刻在奥斯曼墓碑上的祷词:“愿他媲美奥斯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