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十六. 張祜 劉皁 朱慶餘 李德裕 李賀

《唐詩三百首鑑賞》該書圖文鑑賞本中所選詩歌都是唐詩中膾炙人口、婦孺能詳之作,詩是好詩,賞析亦高雅成趣,同時書中還為每一首詩都配上了壯美幽深的水墨畫,造成一種視覺和詩境上的通感,使唐詩之枝繁葉茂、波瀾壯闊盡呈眼底,一覽無餘,相信會給讀者帶來強烈的震撼力和藝術上的無限美感。唐朝是一個詩的時代,唐詩代表了中國古典詩歌的最高成就。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十六. 張祜 劉皂 朱慶餘 李德裕 李賀

目錄:

第91章 張祜

第92章 劉皂

第93章 朱慶餘

第94章 李德裕

第95章 李賀(1)

第96章 李賀(2)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十六. 張祜 劉皂 朱慶餘 李德裕 李賀

第91章 張祜

詩人名片

張祜(約792—約854)

字號:字承吉

籍貫:南陽(今河南鄧縣)人。

作品風格:沉靜渾厚

個人簡介:早期寓居姑蘇(今江蘇蘇州),遊歷各地。屢舉進士不第。曾先後以詩謁李願、韓愈、白居易等人,終不成。後愛丹陽曲阿地,隱居以終。現有《張承吉文集》十卷傳於世,《全唐詩》收其詩二卷。

宮詞二首(其一)①

張祜

故國三千里②,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③,雙淚落君前。

【注】

①此題又稱《何滿子》。

②故國:指故鄉

③何滿子:樂府曲名,曲調哀婉淒涼。

這是一首宮怨詩,傳統的絕句詩,多寫一點而反應全局,表達含蓄。而這首詩卻一反常規,勾勒了一幅生活全景圖,直陳其事,直抒胸臆。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詩人開篇用遒勁精練的筆觸,概括了宮人遠離故土、幽居深宮的整個遭遇。“故國”句,從空間上著筆,表明離家之遠;“深宮”句,從時間上用筆,突出進宮之久。空間和時間縱橫交織,深度和廣度來集中表現宮人愁怨和愁恨,極具感染力,使人不禁對他們的遭遇心生同情。這兩句也為下邊的抒情積蓄力量。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直抒他們內心蓄積已久的怨情,一聲悲歌,雙淚潸然下落。在一、二句的情感蓄勢下,這兩句的表達感情就顯得強烈有力,怨情好似噴薄而出,暢快淋漓。而其中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就是“淚落君前”,暗表宮人在君前歌舞受到賞識時,而迸發出的怨情,在結合一、二句,我們便可以理解,宮人們的怨情是對被剝奪自由和幸福的怨恨,表達了強烈的抗議之情。

這首五絕,用語凝鍊,表達有力。詩人在四句中均使用了數字,數字把事件表達的非常清晰,讓人印象深刻,也使人更容易體味詩中要表達的深沉的怨恨感情。

後人點評

宋人葛立方:張祜詩云“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杜牧賞之,作詩云“可憐故國三千里,虛唱歌詞滿六宮”,故鄭谷雲:“張生故國三千里,知者唯應杜紫薇。”諸賢品題如是,祜之詩名安得不重乎?(《韻語陽秋》卷十五)

題金陵渡①

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②,一宿行人自可愁③。

潮落夜江斜月裡④,兩三星火是瓜州⑤。

【注】

①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蘇省鎮江市附近,與瓜州隔岸相對。

②津:渡口。小山樓:渡口附近的小樓,詩人寄宿的地方。

③行人:旅客,這裡是詩人自謂。可:當。

④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

⑤瓜州:又作瓜洲,在今江蘇省揚州長江邊。

這是張祜在遊歷江南時寫下的一首優美的小詩。

“金陵津渡小山樓”,“金陵渡”點題。“小山樓”指詩人當時暫居的地方。首句以兩個地點開頭,寫得輕快貼切。“一宿行人自可愁”,寫詩人夜宿他鄉心中生淡淡孤寂哀愁。“可”字輕輕一點就將“愁”沖淡了,使詩句變得輕鬆。

接下來詩人寫到夜景,“潮落夜江斜月裡”,詩人在小山樓上眺望江中夜景,只見天邊明月西斜,趁著月光的清輝,隱約見波光粼粼的江上潮水剛剛落下。“斜”字用得很巧妙,該字既詩人聯想到月亮西斜的情景,也暗示人們時間;月亮西斜和上句“一宿”呼應,表明詩人因為鄉愁,一夜未眠。詩人用筆細膩靈巧,詩句被精雕細琢,卻無又自然無雕琢痕跡。在這樣一個朦朧寧靜的江面上,忽然,現出幾點星火,詩人見到遠處的星火,不禁說道:“兩三星火是瓜州。”這“兩三星火”頓時打破了夜的寧靜,使夜景頓時有了活力,江景更加優美。那出現星火處是什麼地方呢?詩人回答“是瓜洲”。這個地名正好與首句“金陵渡”相呼應,首尾結合,使整首詩渾然一體。“是瓜洲”,也流露了詩人內心的驚喜之情,瓜州之遠,也使結尾的詩情變得悠遠綿長。

這首七絕小詩,詩人用兩三筆輕描淡點,便繪出了一幅清幽美麗的江中夜景,用筆輕巧靈動,表現意境唯美至極。

後人點評

清人宋顧樂:情景悠然。(《唐人萬首絕句選評》卷五)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十六. 張祜 劉皂 朱慶餘 李德裕 李賀

第92章 劉皂

詩人名片

劉皂:貞元間(785—805)在世

籍貫:咸陽(今陝西咸陽市)人。

作品風格:運筆直白,內涵厚重

個人簡介:劉皂長期客居幷州(今太原一帶),唐憲宗執政時的公元812年前後,曾代職過山西孝義尉,他憤於官場的黑暗,不久便辭官而去,後不知所終。《全唐詩》存其詩五首。

旅次朔方①

劉皂

客舍幷州已十霜②,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③,卻望幷州是故鄉。

【注】

①又作《渡桑乾》。朔方,泛指北部地區。次,旅行所居止之處所。

②幷州:今幷州北部桑乾河以北地區。

③無端:沒來由。更渡:再渡。

“客舍幷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寫詩人久客幷州,思鄉心切。“十年”,這個數字清晰地表明詩人客居他鄉時間之久,在這十年時間裡詩人“日夜憶咸陽”,這十年日夜積累的鄉愁是多麼的沉重。“霜”既是實景,又是詩人內心淒涼的反映。詩人在這兩句中極言鄉愁之深,為下邊歸鄉之情蓄勢。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幷州是故鄉”,寫久客回鄉的途中感想。詩人取道桑乾流域,返回咸陽途中,詩人想到自己“無端更渡”桑乾水,表面上說自己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渡河,實際上是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矛盾。詩人曾在十年前,渡桑乾,遠到幷州求取功名,建立一番事業,而詩人在幷州客居十年,碌碌無為,一事無成,最後又默默地返回咸陽家鄉,此時,詩人心裡抑鬱羞愧,回家又羞於回家,心情矛盾。在第一、二句中,詩人極力渲染了自己的思鄉之情,而一旦離開居住十年的幷州回故鄉時,詩人反倒強烈地感覺幷州就好像是自己的故鄉,對它戀戀不捨。此時,詩人對兩地難以割捨的情感和空間上的幷州與咸陽、時間上的過去與將來交織在一起,表現了一種纏綿不絕的深情。

這首七絕,細膩生動地刻畫了久居他鄉遊子的內心體會,寫得真實真摯。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十六. 張祜 劉皂 朱慶餘 李德裕 李賀

第93章 朱慶餘

詩人名片

朱慶餘

籍貫:越州(今浙江紹興)人。

作品風格:纖深婉麗

個人簡介:寶曆二年(826)進士,任秘書省校書郎,後遷協律郎。其詩受張籍讚賞,因此成名,與賈島、顧非熊等人多有唱和。有《朱慶餘詩》一卷,《全唐詩》存其詩二卷。

宮詞①

朱慶餘

寂寂花時閉院門②,美人相併立瓊軒③。

含情慾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

【注】

①此詩一作《宮中詞》

②花時:春暖花開時。

③瓊軒:裝飾華麗的廊臺。

鸚鵡

“寂寂花時閉院門”,首句寫景。春花爛漫,但開在重門深鎖的宮院裡,使人有“寂寂”之感。詩人用樂景襯哀情,景中見情,情寓景中,烘托了一種寂寞幽靜的氛圍。

“美人相併立瓊軒”,在深宮大院裡,有兩個美人並立在朗臺,畫面優美。兩美女“含情慾說宮中事”,“含情慾說”,描繪了她們心中含情,想要說又猶豫的神情。含的是什麼情,欲說什麼,詩人沒有說,而是先說,她們說話猶豫的原因,“鸚鵡前頭不敢言”。兩個美人在瓊軒中的畫面是多麼明麗美麗的,但是她們內心有話,卻不敢說,使這幅美女圖終歸於無聲,黯然失色。這又是一筆以樂景寫哀情。

詩人為我們勾勒一幅美麗的景色圖,又畫了一幅優美的美女圖,但是,在這優美圖畫後面卻深含幽怨之情。鸚鵡雖然會學舌,但不會告密,並不可怕,而美女們竟然連鸚鵡都害怕,這就暗示了深宮內院風光美麗背後的陰森恐怖。美女們沒有了處在深宮中已經沒有了自由,甚至於連說話的自由都沒有了,她們內心蓄積的怨情痛苦無法表達,這就曲折地表達了她們內心的悲慼抑鬱之情。

這首七絕,優美的景色,曲折委婉地表達了怨情,再現了宮女們的悲劇人生。讀來悽婉動人

後人點評

清人黃叔燦:此詩可作白圭三複,而宮中憂讒畏飢,寂寞心事,言外味之可見。(《唐詩箋註》卷十)

閨意獻張水部①

朱慶餘

洞房昨夜停紅燭②,待曉堂前拜舅姑③。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注】

①詩題一作《近試上張水部》。張水部,指張籍,他曾任水部員外郎。水部,是工部四司之一,負責水道事宜。

②停紅燭:放置紅燭,徹夜長明。停,安置

③舅姑:公婆。

畫眉

詩人在這首詩中用夫妻關係比擬君臣關係,

唐代應進士科舉人,常常將自己的作品呈給當時的名人,希望他們賞識把自己介紹給主持考試的禮部侍郎。朱慶餘的這首詩就是這類詩,詩人將此詩贈給時任官水部郎中的張籍。詩中,新婦是詩人自比,新郎比喻張籍,公婆比喻主考官,詩人用這樣委婉的表達徵求張籍意見。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寫成婚和拜公婆。昨夜洞房紅燭徹夜未熄,早晨新媳婦早晨醒來等待拜見公婆。“待曉”,表明新媳婦早就醒來了,妝扮好自己,等待著天亮後,去堂前向公婆行禮。透露了新媳婦心中的忐忑不安。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新媳婦化完妝後,心中還是有些不安,不知道自己的妝話得怎麼樣,是否會得到公婆喜歡,於是,她畫完眉後,轉過身問低聲問自己丈夫。因為是新娘子,所以還略帶羞澀,並且,這個想法也不好大聲說出,讓旁人聽到,便“低聲”問,寫得合情合理,惟妙惟肖,彷彿那個羞澀的新娘子就在眼前。

這首七絕小詩,描寫細膩,刻畫傳神,饒有情趣。

後人點評

清人黃叔燦:此詩可作白圭三複,而宮中憂讒畏飢,寂寞心事,言外味之可見。(《唐詩箋註》卷十)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十六. 張祜 劉皂 朱慶餘 李德裕 李賀

第94章 李德裕

詩人名片

李德裕(787—850)

字號:字文饒

籍貫:趙郡(今河北趙縣)人。

作品風格:優柔沉鬱

個人簡介:穆宗時,歷任翰林學士、浙西觀察使、兵部尚書、左僕射等職,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和武宗開成五年(840)曾兩度任相,政績卓著。宣宗即位後,受牛黨排擠,宣宗大中元年(847)被貶潮州司馬,後再貶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瓊山區大林鄉附近)司戶參軍,並卒於貶所。大中四年(850)卒於貶所,終年六十三歲。早有文名,任翰林學士時與元稹、李紳齊名,合稱“三俊”。生前代表作有《會昌一品集》、《左岸書城》、《次柳氏舊聞》等。

登崖州城作①

李德裕

獨上高樓望帝京②,鳥飛猶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

【注】

①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瓊山區大林鄉一帶。

②帝京:長安。

登崖州城作

這首七絕小詩是李德裕被貶崖州司戶參軍期間所作,詩人用精煉的語言表達了他對國家的深深眷戀。

“獨上高樓望帝京”,開篇就表達了詩人對京城的深深眷戀之情。“獨”,反映了詩人孤獨寂寞的內心。

“鳥飛猶是半年程”,詩人用誇張的手法,表明崖州城距離京都之遙遠。即使是鳥還要飛行半年,而人行走哪裡有鳥飛翔那麼快,可見人跋山涉水回到京城要不僅半年時間了。流露了詩人對國家的深深依戀之情,

在殘酷無情的政治鬥爭中,李德裕是失敗一方的首領。他深知敵人陷害自己,將自己驅逐到南蠻之地,定然不會再有回京的希望。沉重的心情壓在他的心頭,於是他登臨高樓看山時,便只見山勢重疊阻隔。“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那重疊綿延的青山,好像留住人,所以“百匝千遭”的環繞郡城。而那“百匝千遭”環繞郡城的青山,不正是象徵了包圍在他身邊的敵對勢力嗎?這兩句雖然寫的是擺在詩人面前的及近絕望的境地,但是,詩人已經預知到了這樣的結局,絕望到了極點,反倒顯得很平靜。他沒有譴責、咒罵層巒疊嶂的窮山僻嶺,沒有說人被山所阻隔,而是說“山欲留人”,寫得非常平靜。但在這平靜中蘊含著詩人絕望蒼涼的心境。

詩人在整首詩中沒有提到有關政治的事情,也沒有直抒心中的抑鬱和憤懣心情。語氣平靜舒緩,但其中包含著無限的哀傷和憂愁,情感深沉悲涼。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十六. 張祜 劉皂 朱慶餘 李德裕 李賀

第95章 李賀(1)

詩人名片

李賀(790—816)

字號:字長吉

籍貫:河南福昌(今河南省宜陽縣)。

作品風格:奇詭妥帖

個人簡介:李賀少年即嶄露頭角。十八歲時,他到洛陽,攜《雁門太守行》詩拜謁時任國子博士的韓愈,得到賞識。元和五年(810),李賀參加河南府試,被薦應進士舉。但李賀的競爭者誹謗他,稱進士的“進”和其父李晉肅的“晉”諧音,他當避父諱,不得舉進士,後終未能參加考試。元和六年(811),李賀重返長安,任太常寺奉禮郎。三年後,告病辭官。因家境貧困,他返鄉第二年(814),就前往潞州(今山西長治縣),投奔友人,在潞州寄食三年,無所獲而歸。不久死於家中,死時年僅二十七歲。

他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人物。他所寫多為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之作,抒發了他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同時,他的詩文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疾苦也有所反映。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他想象大膽詭異,構造出波譎雲詭、迷離恍惚的藝術境界,因此被後人稱為“詩鬼”。

金銅仙人辭漢歌(並序)

李賀

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①,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②,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③。

魏官牽車指千里④,東關酸風射眸子⑤。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⑥。

衰蘭送客咸陽道⑦,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⑧。

【注】

①捧露盤仙人:王琦注引《三輔黃圖》:“神明臺,武帝造,上有承露盤,有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承雲表之露,以露和雨屑服之,以求仙道。”

②茂陵:漢武帝劉徹陵墓,在今陝西興平縣東北。劉郎:指漢武帝劉徹。秋風客:悲秋之人。漢武帝曾寫《秋風辭》。

③三十六宮:張衡《西京賦》說西京有離宮別館三十六處。土花:青苔。

④千里:指從長安漢宮到洛陽魏宮的距離很遠。

⑤東關:長安車出東門,指金人去的方向。酸風:使人辛酸淚流的風。

⑥鉛水:形容銅人的淚水。

⑦衰蘭:正值秋季,所以說衰蘭。

⑧渭城:原為秦都城咸陽,漢改為渭城縣,離長安不遠。這裡代指長安。

這首詩大約作於元和八年(813),李賀因病辭去奉禮郎職務,由京城回洛陽途中所作。詩人眼看著叛亂四起,民不聊生,國家動盪不安,空有報國之志,光耀門楣之心,卻難進仕途,報國無門,心情悲傷凝重,以此詩一抒情懷。

前四句感慨年華易逝,人生短暫。漢武帝雖然到處煉丹求仙,最後還是像秋風中的落葉,凋零飄落,只留下茂陵荒冢。雖然他在世時神威無比,可在無盡的歷史長河中,他不過是瞬間的一個泡影而已。詩人直接稱漢武帝為“劉郎”,表現了李賀不受封建等級思想束縛的精神和桀驁不羈的性格。“夜聞”句承上啟下,豐富了上句“秋風客”的形象,也為下句表現蒼涼冷寂的氣氛作鋪墊。“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漢武帝在世的時候,宮殿內外,車馬喧譁。而現在,物是人非,畫欄中高大挺拔的桂樹依然枝繁葉茂,花香四溢,而三十六宮早已經荒廢,空無人煙,慘綠的苔蘚鋪滿各處,一片冷寂荒涼。以上寫金銅仙人的觀感。

“魏官牽車指千里”四句,將金銅仙人擬人化,寫它離開漢宮時的哀傷的表情。金銅仙人是劉漢王朝盛衰的“見證人”,漢室的滄桑鉅變已經使他感慨萬千,悲傷悽楚。而現在自己又被魏官強行拆走,此時,國家盛衰的感觸和離別的愁情一起湧上心頭,百感交集。“魏官”二句,烘托了金銅仙人不忍離去依戀心情。魏官“指千里”,可見路途遙遠。遠行的艱苦加上遠離的悲傷,使人酸楚難耐,不堪忍受。“東關”表明天氣惡劣。東關的寒風,射得兩眼發酸。這個“酸”字不僅是眼睛酸,更是指心酸,使主觀感受和客觀景物完全融合在一起,渲染了哀傷的情調。

接著詩人在“空將”二句中用第一人稱,直接抒發金銅仙人的感情:“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在魏官的驅使下別離漢宮,開始千里之行。陪伴著“我”的只有天上舊時的明月。金銅仙人得到過武帝的喜愛,看到過漢室繁榮。他懷念故主,對故宮有著深厚的情誼。而現在自己漸行漸遠,撫今追昔,不禁落下傷感的淚水。“淚如鉛水”,比喻奇妙非凡,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了金銅仙人悲痛的表情。因為是“金銅人”,所以流出的淚水是“鉛水”,而它的情感是人的感情的流露。

最後四句寫出城後途中的景象。此時月冷風寒,城外的“咸陽道”和城內的“三十六宮”一樣,呈現出一片蕭條淒涼的景象。只有路邊的“衰蘭”相送,而同行的也只有手中的承露盤。“衰蘭”,既是因為天氣陰寒而枯萎,也暗示金銅仙人愁苦心情。而金銅仙人的愁其實就是詩人的愁,情感表達曲折委婉。“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想象奇特宏偉,有力地烘托了金銅仙人也就是詩人的艱難處境和悲涼心情,意境曠遠遼闊,感情執著深沉。最後,車子漸行漸遠,天空月色荒涼,渭水波聲越來越小,而金銅仙人前途艱難而漫長,它的愁思也是悠悠綿長。

這首七古,想象奇特,感情真摯深沉,形象鮮明。剛柔並濟,愛恨交加,愁緒綿綿,韻味深遠。

後人點評

《增定評註唐詩正聲》雲:“深刻奇幻,可泣鬼神。”

李憑箜篌引①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②,空山凝雲頹不流③。

江娥啼竹素女愁④,李憑中國彈箜篌⑤。

崑山玉碎鳳凰叫⑥,芙蓉泣露香蘭笑⑦。

十二門前融冷光⑧,二十三絲動紫皇⑨。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⑩,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11,露腳斜飛溼寒兔12。

【注】

①李憑:當時的梨園藝人,善彈奏箜篌。箜篌引:樂府舊題,屬《相和歌·瑟調曲》。箜篌,古代絃樂器。

②吳絲蜀桐:吳地之絲,蜀地之桐。這些都是製作箜篌的材料。這裡暗指箜篌製作精良。張:調好弦,準備彈奏。

③“空山”句:《列子·湯問》:“秦青撫節悲歌,響遏行雲”。指李憑彈奏的箜篌聲把行雲都吸引住了。

④江娥、素女:均指傳說中的神女。

⑤中國:即國之中央,意指在京城。

⑥崑山:是產玉之地。玉碎、鳳凰叫:形容樂聲清脆響亮。

⑦芙蓉泣、香蘭笑:形容樂聲時而低迴,時而輕快。

⑧十二門:長安城東西南北每一面各有三門。這裡泛指全城。

⑨二十三絲:指李憑手中的箜篌。“紫皇”:道教稱天上最尊的神為“紫皇”。這裡借指皇帝。

⑩嫗:年老的女子。蛟:蛟龍。

11吳質:即吳剛。

12寒兔:指傳說中的廣寒宮中的月兔。

這首詩大概作於元和六年到元和八年(811—813),當時,李賀用瑰麗的想象描繪了李憑彈奏箜篌之音,表達了詩人對他高超技藝的讚美之情。

首句,即直接寫箜篌,“吳絲蜀桐”,寫箜篌的構造精良,同時,也襯托了彈奏者的技術之高超。“高秋”,既點出了時間,也有秋高氣爽的含蘊。

“空山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這兩句寫樂聲。優美的樂聲響起,空曠山野中的浮雲好像被這優美的音樂吸引住了,停留不動;善鼓瑟的湘娥和素女,被悽哀的樂聲觸動,不禁潸然淚下。詩人把“雲”擬人化,賦予雲以人的聽覺和感情。和下面的“江娥”句相互補充,相互映襯,側面烘托了箜篌聲音之美妙傳神。詩人用實景寫虛幻無形的聲音,形象生動,極富表現力。

第四句“李憑中國彈箜篌”,點出了彈奏者的姓名和彈奏地點。詩人打破按先交代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傳統順序,而是先寫事件(音樂),再點出奏樂者,有先聲奪人的藝術力量,構思巧妙。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這兩句正面寫樂聲。箜篌之聲,一會兒眾弦齊奏,好像玉碎山崩一般熱鬧;又會又一弦獨響,宛若鳳凰的鳴聲,悠長清明;樂聲時而幽咽,好像芙蓉泣露,嬌宛哀柔,時而樂聲輕快,好像怒放的蘭花張口欲笑,清麗動人。“崑山”句,用聲音寫聲音,著重強調了音調的起伏變幻。而“芙蓉”句用形象寫聲音,著重表現了音色的悅耳動聽,形神兼備。

從“十二門前融冷光”到結尾,寫音樂產生的效果。詩人先從近處著筆,長安城的十二道城門前的寒光冷氣,全部被箜篌聲消融。實際上,冷氣寒光是不會消融的,只是因為人們陶醉在李憑箜篌絃聲中,以致連深秋時寒冷都感覺不到了。詩人用誇張的表現手法,傳達了一種真情實感。“紫皇”二字用得巧妙,它既指天帝也是指當時的皇帝。詩人用“紫皇”二字不僅新奇,也渲染了樂聲的神奇絕妙好像好像天上的仙樂。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將詩境自然擴大到了仙境。

“女媧煉石補天處”到結尾,詩人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描繪了一個曠遠遼闊、神氣美妙的仙境。樂聲傳到了天上,吸引住了正在煉石補天的女媧,她聽得入神,竟然忘記了自己的補天,結果石破天驚,秋雨傾瀉而下。“逗”字用得巧妙,它把音樂的無窮魅力和音樂形成的奇妙瑰麗的景象緊密地聯繫起來了。想象新奇大膽,出人意料,動人心魄。而石破天驚、秋雨傾瀉的景象,也是對樂聲的形象描寫。接著,那優美的樂聲又傳到了神山,神嫗為之感動;老魚激動地跳起來,瘦龍也起舞。“老”和“瘦”反襯了音樂的強大感染力。

以上寫音樂,都通過運動的意象來表現音樂的瑰麗神氣,紛繁熱鬧,令人應接不暇。結尾兩句用靜景進一步烘托音樂的美妙:“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溼寒兔。”整日伐桂的吳剛,聽到樂聲後,停下手中的活,久久倚靠著桂樹聽著,竟然連睡眠都忘記了;玉兔靜靜地蹲在旁邊,任憑深夜的露水灑落在身上,把皮毛浸溼,也不肯離去。這是飽含深情的優美形象,幽靜渺遠,讓人浮想聯翩。

這首樂府詩的最大特點就是想象大膽奇特,形象瑰麗明朗,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極具感染力。詩人將抽象的樂聲通過聯想轉化成了形象具體的意象,使人更真切地體會到音樂的意境。同時,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了詩人對樂聲的感受和評價。意象和情感融為一體,達到賞心悅目的藝術境界。

後人點評

清人方扶南:“白香山‘江上琵琶’,韓退之《穎師琴》,李長吉《李憑箜篌引》,皆摹寫聲音之至文。韓足以驚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李長吉詩集批註》卷一)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十六. 張祜 劉皂 朱慶餘 李德裕 李賀

第96章 李賀(2)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①。

何當金絡腦②,快走踏清秋。

【注】

①燕山:此指燕然山,是西北盛產良馬的地方。大漠、燕山,皆指馬的故鄉。

②金絡腦:鑲金馬絡頭。古樂府《陌上桑》中有:“黃金絡馬頭。”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馬詩》組詩共二十三首,通過詠馬、贊馬和慨嘆馬的命運,表達遠大抱負不能實現和生不逢時的感慨和憤懣。本書所選是其中第五首,寫馬在大漠邊陲縱橫奔馳,表現了詩人希望知遇明主的渴望。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開篇描繪了一幅富於遼闊壯美的邊陲戰場景色。只見連綿的燕山山脈上,一彎明月當空而照,那彎彎的月牙好像是懸掛在天空中的銀鉤;萬里平沙,在清輝月光的照映下,好像鋪上了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這遼遠蒼涼的邊疆戰場環境,對於一般人來說,只覺悲涼肅殺,讓人心生寒意,望而卻步,但對於心懷報國之志的人來說,卻有非常的吸引力。詩人所處的時代,正是藩鎮割據,戰事頻繁時期,詩人由明亮的月牙聯想到了武器形象,暗含思戰之意。而“燕山”所指幽州薊門一帶,又是藩鎮活動最厲害地區。這兩句中的景色和現實情況緊密聯繫,暗表詩人想要到邊陲戰鬥。這兩句是起興,為下兩句抒情蓄勢。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詩人把自己比喻成縱橫邊疆的戰馬,借戰馬抒發情懷。詩人寫到:什麼時候才能戴上鑲金的絡頭,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功呢?就是企盼把良馬當作良馬對待,以效大用。“金絡腦”象徵馬受重用。“何當”二字,表現了詩人希望得到重用、建功立業的渴盼心情。“快走”二字,形象地暗示出駿馬輕捷矯健的雄姿。“踏清秋”讀來鏗鏘有力,而“清秋”正是草黃馬肥時,暗示了駿馬的強健有力。

這首五絕小詩成功運用了比興手法。詩人以雪喻沙,以鉤喻月,是比;從一個富有特徵性的景色寫起引起下文抒情,是興。短短二十字,比中見興,興中含比,極大地豐富了詩的表現力。

後人點評

錢鍾書評李賀的詩曰:“長吉穿幽入仄,慘淡經營,都在修辭設色,舉凡謀篇命意,均落第二義。”

雁門太守行①

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②,甲光向日金鱗開③。

角聲滿天秋色裡④,塞上燕脂凝夜紫⑤。

半卷紅旗臨易水⑥,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⑦,提攜玉龍為君死⑧。

【注】

①是古樂府《相和歌?瑟調曲》三十八曲舊題之一。雁門,雁門郡,約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和北方突厥的邊境地區。

②黑雲:厚厚的烏雲。這裡指攻城敵軍的氣勢。摧:摧毀。

③甲光:鎧甲被太陽照射得閃閃發光。甲,指鎧甲。金鱗:形容鎧甲閃光像金色的魚鱗。

④角:古代軍中號角,多用獸角製作而成。

⑤燕脂,即胭脂,深紅色。

⑥易水:今河北省易縣。

⑦黃金臺: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相傳戰國燕昭王所築,置千金於臺上,以廣招天下人才。

⑧玉龍:指一種寶劍名,這裡代指劍。君:君王。

前四句寫日落前的情景。“黑雲壓城城欲摧”,首句既是寫景,也是寫事,描寫了敵軍包圍城池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壓”字,用的非常生動,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敵方兵馬眾多,黑壓壓一片,氣勢兇猛,交戰雙方力量懸殊,守城將士處境艱難等情景。“甲光向日金鱗開”,寫城內的守軍。城內守軍的鎧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表明了守城將士披堅執銳,精神矍鑠,嚴陣以待。詩人用陽光照射鎧甲側面烘托了守軍的高昂氣勢。黑雲暗指敵軍,日光暗指守軍,情景交相輝映,詩人構思奇妙。

三、四句分別從聽覺和視覺角度渲染戰場上陰森悽烈氣氛。“角聲滿天秋色裡”,寒冷的深秋,衰草連天,天地間一片死寂,號角的嗚咽的鳴聲響徹天地。好像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激戰即將開始。“角聲滿地”,表明戰爭規模之大。敵軍戰鼓雷動,步步緊逼;守軍嚴陣以待,號聲沖天,士氣高昂。接著詩人沒有正面寫戰鬥,而是繼續寫戰場上的情景,“塞上燕脂凝夜紫”,戰鬥從白天一直持續到夜晚,晚霞映照著戰場,大片大片如胭脂一樣鮮紅的血跡,凝結在大地上呈現一片紫色。這是多麼黯淡凝重的氣氛,襯托了戰鬥的激烈,暗示雙方都有大量傷亡。守城將士仍然處於不利的地位,這為下文寫軍隊援助作了鋪墊。

後四句寫救援部隊。“半卷紅旗臨易水”,“半卷”二字含義極為豐富。夜裡行軍,多是偃旗息鼓,為的是掩人耳目,達到出奇兵的效果,所以用“半卷紅旗”;“臨易水”既點出交戰地點,又暗示將士們有荊軻易水離別時那樣豪壯情懷。“霜重鼓寒聲不起”,這是寫苦戰場面,援助部隊臨近敵軍,就擊鼓助威,投入戰鬥。可是,夜晚寒冷,寒霜凝重,戰士們連戰鼓也擂不響。但是,戰爭雖然困難重重,但將士們堅忍不拔。“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詩人引用燕昭王築黃金臺招納賢才這個典故,表明將士們報效國家的決心,情感豪壯激越。

這首七律,一般情況下,寫戰鬥場面多用黯淡的色彩來烘托慘烈氛圍,而詩人不拘一格,一反傳統寫法用斑斕鮮豔的色彩描繪了悲壯慘烈的戰爭場面,突出了他詩文的奇詭特色。但這些斑斕的色彩勾勒出的奇異場面,又準確表現特定時間、地點的邊塞獨特風光和激烈而又風雲變幻的戰鬥情景,表達準確貼切。濃墨重彩中,見戰士們的堅強堅決鬥志,詩境深沉蘊藉。

後人點評

《中晚唐詩叩彈集》引杜詔曰:“此詩言城危勢亟,擐甲不休,至於哀角橫秋,夕陽塞紫,滿目悲涼,猶卷旌前徵,有進無退。雖士氣已竭,鼓聲不揚,而一劍尚存,死不負國。皆極寫忠誠慷慨。”

致酒行①

李賀

零落棲遲一杯酒②,主人奉觴客長壽。

主父西遊困不歸③,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④,天荒地老無人識。

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

我有迷魂招不得⑤,雄雞一聲天下白。

少年心事當拿雲⑥,誰念幽寒坐嗚咽。

【注】

①致酒:勸酒。行:樂府詩的一種體裁。

②零落棲遲:這是指詩人潦倒貧窮,飄零落魄,寄人籬下。

③“主父”句:《漢書》載:“漢武帝時主父偃西入關見衛將軍,衛將軍數言上,上不省。資用乏,留久,諸侯賓客多厭之。”後來,主父偃的上書終於被採納,當上了郎中。

④“馬周”句:《舊唐書》載:“馬周西遊長安,宿於新豐,逆旅主人唯供諸商販而不顧待。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獨酌。主人深異之。至京師,舍於中郎將常何家。貞觀五年(631),太宗令百僚上書言得失,何以武吏不涉經學,周乃為陳便宜二十餘事,令奏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問何,對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馬周具草也。’太宗即日招之,未至間,遣使催促者數四。及謁見,與語甚悅,令值門下省。六年授監察御史。”

⑤迷魂:這裡指執迷不悟。宋玉曾作《招魂》,以招屈原之魂。

⑥拿雲:高舉入雲,這裡喻有遠大志向。

致酒行

這首詩可以分為三部分來賞析。前四句為第一部分,寫勸酒場景。開頭“零落棲遲一杯酒”句,把自己困頓潦倒和一杯酒聯繫起來,有借酒消愁意味。詩人開篇沒有寫主人勸酒,而是直寫苦悶情懷,突出了心情的愁苦。接著寫主人勸酒場面。主人真誠地祝客人身體健康長壽。“客長壽”三字,與客人的憂傷心情相聯繫,有憂傷折壽的酸楚之意。此時,一個落魄潦倒的客人形象和一個是淳樸善良的主人形象躍然紙上。緊接著,詩人沒有繼續寫宴席中的勸酒,而是宕開一筆,承首句的悽苦情感,用主父偃的典故,繼續抒發羈旅愁情。詩人以主父自比,表明自己境遇困頓,愧對親朋的辛酸之情。接著詩人從對面的“家人”著筆,以家人“折斷門前柳”的細節,寫家人對客人的無限思念感情,其實是寫客人自己的思鄉深情。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四句是第二部分,寫主人的致酒詞。“吾聞”二字是對話的標誌,主人看穿詩人悲傷的心情,抓住他的上進心理,進行善意的開導。他講了唐初名臣馬周的故事,馬州雖然年輕時屢遭不幸但最後時來運轉,得到了皇帝的欣賞,從此飛黃騰達。“天荒地老無人識”句,用誇張的手法極言馬州境遇的困苦。“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寫的就是馬州的騰達的事蹟。“兩行書”暗有此時不仕途不順,終有一天會時來運轉的,馬州也是被太宗偶然發現的。“直犯”句,有鼓勵詩人積極進取,創造成功條件之意。詩人寫到這裡就戛然而止,只是敘事,不做任何議論。但其中開導之意顯而易見。可見,主人質樸真誠。

“我有迷魂招不得”到結尾,是第三部分,詩人直抒胸臆,抒發情懷。主人的開導使“有迷魂招不得”的詩人,茅塞頓開。詩人以“雄雞一聲天下白”句,象徵自己被開導後的那種眼前一亮,豁然開朗之感。雄雞一唱的意境,也時激起了豪情。詩人寫到自己滿懷抱負,而今唉聲嘆氣,沮喪不振,誰會憐憫你呢?是在自我批評。情感激烈,充滿積極色彩。

這首樂府詩,以主客對白的形式,結構全文,但不平鋪直述,而是在問答之間穿插歷史典故,烘托氛圍。詩在遣詞造句上選用精闢少用的詞句,創造新奇獨特的意境。

後人點評

《李長吉集》引黃淳耀語:“絕無雕刻,真率之至者也。”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十六. 張祜 劉皂 朱慶餘 李德裕 李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