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不傳之祕在於用量”,此話有無道理?我們來討論一下。


“中醫不傳之秘在於用量”,此話有無道理?我們來討論一下。

最近看了幾本書,都是關於藥量與療效的關係描述,激動的給家人朋友試了一試,結果……

先說說理論,從單味藥言,量變超出一定限度,必然會引起質變,故劑量不同,功效有別。如附子小量可溫補脾腎,中量能祛寒止痛,大量則回陽救逆;紅花小量可生血,中量能活血,大量則破血;大黃小量可健胃,中量清溼熱,大量則瀉下;黃芪小量無利尿效應,中量能顯著利尿,大量則反使尿量減少;川芎小量能升高血壓、大量反使血壓下降等等。處方遣藥,切莫一概認為量大則功勝,而盲目追求大劑應用,要因病、因人、因藥制宜,力求做到既對症,又適中,否則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其二,從組方配伍言,一方中藥有主次,各藥間又相互影響,彼此制約,故臨證施治除,依法準確選擇方藥外,還要恰當處理好藥物之間的量的關係。須知,適應不同病證的不同方劑,其主藥間或主次藥間各具一定的相對有效的劑量比例,倘此比例失調,勢必導致全方功效重心的改變。如桂枝湯中桂枝和芍藥等量,才能調和營衛,解肌發表;若倍用桂枝,則變為溫陽降逆的桂枝加桂湯;若倍用白芍,就成了解表和裡的桂枝加芍藥湯。再如麻黃湯中麻黃與桂枝的用量應是三比二;枳術丸中的白朮與枳實的用量應是二比一;白虎湯中的石膏用量宜三倍於知母;當歸補血湯中的黃芪用量宜五倍於當歸;麥門湯中的半夏用量應為麥冬的六分之一左右;一貫煎中的川楝子用量應為生地的五分之一左右。

如果不明這些行之有效的不傳之秘(當然也可酌情調整或探索更佳比例),動輒藥量相平,主次不分,甚或比例顛倒,喧賓奪主,雖方與證合,其效難求。

石膏-------清氣,一日可至600克,關鍵要識證;

生地-------涼營,極量800克;

棗仁-------安眠,最大180克;

人參-------強心,救急30克;人參的常用劑量是3~9克,當用於脫證時,其用量高達30克以上上。

大黃-------排洩尿毒,可用30克;

麻黃-------頓止暴喘,30克分服;

茯苓-------滲頑水500克,

豬苓-------消浮腫120克;

土茯苓----解毒240克,

赤芍-------療急黃120克起;

蘆根-------降溫120克無慮,

葛根-------降糖3兩無毒;

桔梗-------治咽1兩安全。

魚腥草----拌涼菜,薤白可當小菜。圓機活法組方,巧在識證準確,用足劑量,何慢之有?(注:本段所提“兩”為舊制,摺合今為30克)

白朮-------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瀉,大劑量用至30~60克,則能益氣通便。

紅花-------少用可養血,稍多則活血,再多則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達肝木,用至15克以發散風熱,清利頭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溫通陽氣,增加膀胱氣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則溫經散寒,解肌發表,以祛除在表之風邪。

山茱萸----固脫3兩(90克)見功,必與參附搭配.

枳實——小劑量能使心臟興奮,大劑量使之抑制。

生杜仲----30g以上治腰痛奇效,不效則加至60-90g。

沙參-------30g以上補氣,小劑量則可滑腸。

薏米-------30g以上治關節痛。

茜草-------30g以上治口瘡。

生黃芪----30g以上補氣不助火,降壓效果好,30g以下昇陽助火。

丹參-------大劑量可以治療失眠

茯苓-------研究結果發現,在 25g以下無明顯利尿作用,至少達 30g才有利尿作用,認為100g時利尿作用最強。

蟬蛻-------常用量為5~6g,治破傷風時需用25~30g

白果-------定喘湯白果用量在21枚(約為25g左右),動物實驗證實,定喘湯中白果重用的定喘效果優於常規劑量。

艾葉-------常用量能溫經止血,大劑量可使肝細胞損害,出現中毒性肝炎3~5g可開胃,8g左右溫經止血、止痛,大量則引起胃腸道炎症。

檳榔-------用以消積、行氣、利水,常用劑量為6~15g,而用以殺薑片蟲、絛蟲時,即須用到60~120g。

“中醫不傳之秘在於用量”,此話有無道理?我們來討論一下。


蒼耳子----少量則輕而上至顛頂,重用則通下走足膝

薏苡仁----藥食兩用,常用劑量限為30克,而臨床上有經驗的醫師用該藥治療風溼、腰腿痛等病證時,該藥的用量達到45~90克。

夏枯草----常用劑量的上限是15克,而臨床以該藥治療病程較長的甲狀腺瘤時,用量一般都超過30克

升麻-------當代名醫方藥中教授深得《金匱要略》用升麻之真諦,臨床重用升麻治療病毒性肝炎,也是取其解毒之偏性

黃連-------最苦,然治糖尿病-甜病特效,通常劑量為每日30克(30克是基本,配乾薑以防傷胃),而治療糖尿病酮症,每日劑量多達120克,降糖迅速.

益母草----調經用10-15克,據朱良春觀察,益母草的利尿作用,每日用到30~45克尚不見效,須加至60~75克,始奏明顯之效。90~120克時其效更佳,常用以治療急性腎炎之尿少、浮腫之候,常一劑知,二劑已。

代赭石----9~18 g有鎮胃降氣、止嘔止噫之功,適用於胃氣虛弱的嘔吐、嘔逆、呃氣、胃脘滿實等。24~30 g用於治療實證氣喘及肝陽上亢 所致頭暈、目眩等證。

大黃------1~5 g有致瀉作用。其致瀉成分為葡萄糖甙元,番瀉葉甙A、C,主要為蒽醌衍生物。3~6g可止瀉,9~15g可瀉下; , 兩許--疔毒之毒熱甚盛者 二兩--癲狂其脈。

然而我個人在臨證中,卻不是這樣,脾虛之人,黃芪量大之後,胃脹噁心明顯,血壓更高了,脾虛之人吃了大黃3克,依舊明顯拉肚子,而身體陽熱壯實之人有時吃了10克,依舊聽不到腹中雷鳴!所以,藥量更重要,但是辯證才是用量的依據,不能生搬硬套,機械學習中醫!至於少量的蒼耳子,黃芪,桂枝升,大量則降,這個道理也很簡單,上焦如霧非輕不舉嘛,量大上不去自然下降,或者從升降學說來說,量大則左升得很快,還沒給機體反應,已經右降,以上看法僅代表作者師仲景的個人看法,歡迎大家各抒己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