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事事跟孩子“商量”是对的,实际上你犯了教育中的一个大忌

“讲道理”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一直以来被正面推崇。但人们也往往发现讲道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没用,

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别以为事事跟孩子“商量”是对的,实际上你犯了教育中的一个大忌

父母,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以为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正确的教育方式。其实,孩子并不喜欢听家长“讲道理”。那什么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呢?

别以为事事跟孩子“商量”是对的,实际上你犯了教育中的一个大忌

别以为事事跟孩子“商量”是对的,实际上你犯了教育中的一个大忌

1:讲道理孩子不听,不妨换个做法

孩子有时候确实会有些令人不可理喻的想法,给家长带来麻烦。除了想办法和孩子沟通,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感觉一下他的想法和愿望,不要轻易下论断,说孩子“不听话”。家长当然可以直接给孩子讲一些正确的道理,但如果孩子不听,就应该考虑换一种说法。想要孩子接受一个观点,从情绪上入手最容易,通过问答的方式,调动孩子去思考,刺激他天性中善良的一面

别以为事事跟孩子“商量”是对的,实际上你犯了教育中的一个大忌

2:把“讲道理”当成教育,这几乎是“问题家长”的通病

从小在家庭、学校接受太多“大道理”教育的人,往往会成为讲道理爱好者。在他们的经验和认识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就是告知与被告知的关系;所谓教育,就是“明白人”对“不明白人”说话。所以他们对孩子表示负责和爱,就是大事小事都要告诉他们如何做。不过,这种单边主义思维方式,最容易让人陷入教育困境中。


别以为事事跟孩子“商量”是对的,实际上你犯了教育中的一个大忌

3: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讲道理”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一直以来被正面推崇。但人们也往往发现讲道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没用,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别以为事事跟孩子“商量”是对的,实际上你犯了教育中的一个大忌

常言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教育问题也是如此。大人与孩子相处的每个细节当中,都存在教育的机会,也存在教育出问题的机会。

大人对孩子说话做事的每个小细节,如说话的语气、眼神、动作…… 都是需要认真拿捏的教育手段,这些小细节用得好,用得巧,可产生差之千里的教育结果。

别以为事事跟孩子“商量”是对的,实际上你犯了教育中的一个大忌

父母如何和孩子说教?

1:平等

生活中,很多家长包括我在和自己孩子沟通时喜欢高高在上,喜欢说教,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这样亲近我们。有时我们教育孩子,孩子点头同意也只不过是迫于压力的应付。事实上,家长与孩子之间应该建立起朋友的关系,平等互助

别以为事事跟孩子“商量”是对的,实际上你犯了教育中的一个大忌

2: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切入点

和孩子交流,可以从孩子周边人的例子或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本例我就顺着孩子喜欢的话题交流下去,我们因此相处得非常融洽。我的孩子喜欢打篮球,可我总觉得孩子太爱运动不好,人容易浮躁,不易沉下心来学习。现在想想,我拒绝接受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其实就是把孩子往外面推呀!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别以为事事跟孩子“商量”是对的,实际上你犯了教育中的一个大忌

3:沟通的语气很重要

我和孩子交流时,并不急于告诉她答案。我的语气始终是平和和充满肯定的。尽管她非常迫切知道答案,但我一直娓娓道来,她也很享受这个猜的过程。最后她是带着问题离开我家,我鼓励她回家问妈妈。今天早上一遇到她,我问她是否知道答案,沟通时语气要委婉,轻言细语比大呼小叫更有亲和力和说服力

别以为事事跟孩子“商量”是对的,实际上你犯了教育中的一个大忌

4: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孩子担心什么,关心什么,抵触什么,如果别人这样对我说话,我能不能接受,怎样的态度最容易接受与理解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和孩子交流时应该思考的问题。没有换位思考,就没有沟通的撼动力量

别以为事事跟孩子“商量”是对的,实际上你犯了教育中的一个大忌

教育孩子也要讲究适度,孩子在父母宽松的环境中成长,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孩子和父母成为朋友,也就愿意听父母的建议。

孩子看绘本时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将自己带入到绘本中的角色之中,这也正是孩子为什么看绘本学东西快的原因。

别以为事事跟孩子“商量”是对的,实际上你犯了教育中的一个大忌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3-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别以为事事跟孩子“商量”是对的,实际上你犯了教育中的一个大忌

图图小时候就看了不少的绘本,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

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别以为事事跟孩子“商量”是对的,实际上你犯了教育中的一个大忌

这套书一共有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诚实守信、不乱发脾气、自我保护、克服恐惧、团结友爱、知书达礼、分享快乐、我能行、形成好习惯

别以为事事跟孩子“商量”是对的,实际上你犯了教育中的一个大忌

10册不过是69.9元,还可扫码畅听,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后,已经很累了,

想给孩子讲故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别以为事事跟孩子“商量”是对的,实际上你犯了教育中的一个大忌

商量的魅力在于,使自己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两代人的沟通,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而实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方法就是学会商量。

有需要的家长朋友,点击下面商品卡就可以直接购买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