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前的赵匡胤 ,做了什么?

说起“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史书上大都一笔而过,“黄袍加身”前,赵匡胤做了什么?权利的更替大都伴随着剧烈的争夺,我们看看赵匡胤是如何被推到历史的前台?

一、统领禁军,位高权微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去世了,赵匡胤由于军功升任殿前都点检,统领禁军部队,可以说是进入了后周的权利中枢,此时的赵匡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这个位置还没坐热,他就发现此时职位虽高,但手中的权利那是相当有限。

以前赵匡胤是节度使,在属地说话管用,可是在京城那大不一样了。京城中高官云集,别的不说,此时他的头顶就压着三座大山,分别是范质、王溥、魏仁浦,这三位都是宰相也是柴荣的托孤重臣,其他两人还好,范质这人资历老、性格执拗,柴荣病重的时候曾经召见范质等人,说如果自己病重不起,可以把翰林学士王著招入宫中协理朝政。

“陈桥兵变”前的赵匡胤 ,做了什么?

没想到范质出宫后就对身边的大臣说“王著日在醉乡,乃一酒徒,岂可入相,此必主上乱命,不必执行”。这就是告诉大家,王著是一个酒徒,怎么能入朝为宰相,皇上病重了,肯定是胡乱任命的,大家不必执行这个命令。可以想象,柴荣在的时候范质都可以把交代的事情瞒下不表,赵匡胤这样一个刚上来的武将自然入不得他的法眼。

不单是在朝廷上没有话语权,赵匡胤发现在军队中的工作也不好开展,自己只有一个殿前都点检的头衔,部队里虽然也有自己的亲信,但在京城一品、二品大员太多了,自己的命令总是不能很好的传达,此时的赵匡胤才感受到什么叫“高处不胜寒”,对于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这种状况是很让人郁闷的。

“陈桥兵变”前的赵匡胤 ,做了什么?

二、契丹入侵,领兵抗击

赵匡胤此时三十三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所以他上书后周恭帝柴宗训,愿意外放做官。此时的柴宗训是一个刚满七岁的孩子,所谓的亲政其实就是看着范质、王溥等人的脸色点头、摇头,对他自己来说,还不如在后宫里好玩呢。

就在赵匡胤等奏章批复,准备外放节度使的时候,朝廷中传来了紧急的军报,契丹人听到柴荣去世的消息后,联合北汉,进攻后周北方边疆正州、定州,两州守将请求朝廷紧急增兵救援。

“陈桥兵变”前的赵匡胤 ,做了什么?

后周在柴荣当政时兵强马壮,柴荣本身就是一员勇将,作为郭威的养子,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自己当了皇帝也是一样,所以后周的军队战斗力在当时是非常强的。

即使契丹这样强悍的游牧民族也只有等他去世才敢再起兵。此时的后周建国已五年有余,以文官治国,此时的武将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如以前。

最高决策机构,当然了,主要也就是三位托孤的宰相,商量来商量去,除了赵匡胤再找不出更合适的人选来统兵救援了。于是,历史推动着赵匡胤又往前走了一步。

在公元960年大年初二,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升帐点将。他任命禁军殿前副点检慕容延钊为先锋,领军先行北上。营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等人随自己出征,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留守京城,协助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通。

“陈桥兵变”前的赵匡胤 ,做了什么?

三、安插亲信,化解谣言

韩通在世宗柴荣在世时屡立战功,和赵匡胤以前都是一方节度使,此时赵匡胤的安排很耐人寻味,他把韩通的部队一多半都带出了京城,安插了自己的亲信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在韩通的部队中。

朝廷的圣旨是让赵匡胤组织部队北上救援,并没有说让他协助京城防务,这样是多此一举还是另有深意,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石守信等人在此后赵匡胤的登基之路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大军出征,都要选个吉时吉日,赵匡胤的出发的日期就定在了任命的第二天,而此时,京城中的一个谣言又给他带来了危机。

不知为什么,京城中到处都传开了“点检为天子”这句话,要知道,赵匡胤的前任张永德就是因为这句话被柴荣贬黜出京城了,而此时谣言四起,传入赵匡胤的耳中时,他坐不住了。

“陈桥兵变”前的赵匡胤 ,做了什么?

于是赵匡胤面见韩通,前面说了,韩通是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相当于京城的警察局局长,两人的关系谈不上很密切,但也没有仇。谣言不能禁止,但可以选择不相信,宫中的宰相并没有怀疑赵匡胤,韩通自然也没有为难他。

于是赵匡胤在出征前又解决了一件困扰自己的大事。公元960年正月初三,赵匡胤正式率大军北上救援,不知道他在马背上有没有意识到,历史从这一刻起,开始改变了。

结语:

赵匡胤作为京城的禁军统帅,安插自己的亲信在其中,掌握了最精锐的部队。柴荣病危,契丹入侵,又合法获得了更多的军事资源。在五代十国这个特殊的时期,有军队就是权利的保证。关键时刻出现谣言,他能够想办法冷静化解,这些都是他后来“黄袍加身”顺利夺取政权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