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花日记》:妻子的日记,看清现代婚姻制度的腐朽与最终幻想

紫阳花,又名八仙花,紫阳花最大的特色是“善变”,在短短的一个月花期当中,它的颜色会产生许多变化。

《紫阳花日记》是日本情爱大师渡边淳一的代表作之一,渡边淳一热爱文学,一生著述颇丰,发表130多部作品。他以写情爱故事闻名,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也获得许多奖励。1965年,获得新潮同人杂志奖。1970年,凭借作品《光与影》荣获直木奖。2003年,获日本出版大奖菊池宽奖。


《紫阳花日记》:妻子的日记,看清现代婚姻制度的腐朽与最终幻想


2008年,推出《紫阳花日记》是一部描写中年夫妻婚姻危机的小说。故事很简单,讲述的是做为医生的丈夫省吾和家庭主妇的妻子志麻子的婚姻生活。他们看似家庭富裕,儿女双全,事业有成,生活幸福,实则已经像所有中年夫妻一样貌合神离。

省吾在外面包养情人,妻子志麻子心知肚明却只能隐忍,她也做了一些无谓的抗争,但毫无成效,她只能将所有的感受写在一本封皮是紫阳花的日记本上。省吾偶然发现并看到妻子的日记,他想改善两人的关系,但又行动不力。最终,志麻子也出轨了,两人似乎在这里找到了婚姻内感情的平衡,两人做为假面夫妻继续安静的生活下去。

很多人讨论造成中年婚姻危机的原因,大多都是在边上打转转,没有找到核心。实际上,作者是想告诉我们,束缚我们的是现代婚姻制度,这才是现代一切婚姻不幸的根源。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解读《紫阳花日记》,让我们一起透过妻子志麻子的日记,看清现代婚姻生活的腐朽与最终幻想

一、妻子日记:对现代婚姻制度的控诉

《紫阳花日记》这篇小说是以妻子志麻子的日记为主线来叙事,日记以第一人称视角,全方位的记录整个家庭的情况。日常的生活,工作,孩子教育,家庭社交和夫妻相处,争吵,猜疑,内心感受,情绪变化可谓描写细致入微,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日本中产富裕家庭生活的全貌。可是读来,感觉最深的还是妻子志麻子对现代婚姻制度的控诉。

1、自由的囚笼

志麻子从结婚开始,便陷入一个称为婚姻的囚笼。而编织这个囚笼的是社会风俗,婚姻制度,婚姻道德以及家庭责任,包括志麻子本人和她的丈夫以及家人。这是个温情的陷井,你一不小心便深陷其中,并毫无意识。当你某一天觉醒时,才发现被囚禁,却已经无能为力。

志麻子自从踏入婚姻,她和丈夫并不是真爱,也没有强烈爱的感觉。他们只是一对觉得彼此合适而家长也认同的结婚对象罢了。男人在选择妻子的时候,很多时候并不是出于爱情,也许是出于适合成为贤内助这样的想法,就像文中省吾想的那样。

“老实说,迄今为止,他几乎没对妻子产生过兴趣。省吾知道自己最终是要继承父亲的医院、自己开业的,所有觉得志麻子是可以值得信赖的,可以将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她。”

而婚姻的道德和风俗也要求一个妻子要顺从、听话、持家。丈夫省吾是这样想,他的父母是这样想,连志麻子自己的母亲也这样想。当志麻了出去约会,请母亲来帮忙时,她就要求女儿,出去应先征得丈夫的同意才能出去。


《紫阳花日记》:妻子的日记,看清现代婚姻制度的腐朽与最终幻想


志麻子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家庭主妇忙碌的生活。每天做饭,打扫房间,洗衣服,购物,记收支帐,接送孩子上下学。特别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了不打扰丈夫睡眠,她们分床而睡,深夜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去急诊,不管夜里多晚,志麻子都将哭闹的孩子抱到外面去。

当然,作为医生的妻子,我非常理解他工作繁忙,十分劳累。但是,有些事情作为丈夫是应该参加的,就像孩子的入学典礼和运动会等学校活动。可他一次都不出席,好像我们之间有默契,他可以不参加。更别说是扔垃圾啦、换高处比如天花板上的灯泡、星期天在家修修补补、移动一下大衣柜,等等,这些都是我的活儿。

而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志麻子没有自己的生活,她的生活圈子很小。她只是在学校和老公的医院中去一下,一家人周末会出去吃饭,一年一次的外出游玩,或日常去购物的百货商店。

她的朋友也就那么几个,两个同学,医院的护士长,还有服装店的老板。她就这样日复一日的麻木生活着。志麻子一直到发现丈夫有了外遇后,才清醒过来。

她第一次认清了一个事实:自己为维护家庭所作的努力都是没有结果的白费力气;自己在外面被尊称为“夫人”,实际上只是照顾丈夫和孩子、负责家务的体面女佣。

可是,在这个囚笼中呆久了,她已经失去逃脱的能力和勇气了。她不能养活自己,还有孩子的牵连,让她只能隐忍的继续在这个婚姻的囚笼中生活下去。


2、精神的折磨

丈夫对她的爱似乎没有,更多是对于传宗接代的考虑。生了女儿后,必须要生儿子,而且,是婆婆等亲人的要求,还有社会习俗的要求,她必须照办。

两个人都只脱下睡裤,只用几分钟就完事了。气氛之类的确实什么也没有。就那么无言无语地,像是操作机械一样被对待,我感到无尽的悲哀。那绝对不是爱,仅仅是为了受精而进行的身体结合。


《紫阳花日记》:妻子的日记,看清现代婚姻制度的腐朽与最终幻想


当丈夫出轨,包养情人。丈夫每周都会去那个女人那里,她要忍受他的谎言,还要忍受丈夫带回来的那个女人的香水味,同时还不得不尽妻子的责任为他洗衣服和内裤。这都是对妻子的精神折磨。


你丈夫有我这么个情妇呢。她希望我知道了这件事后。会号啕大哭,六神无主,会像发神经一样死死缠住丈夫。她看到我们家平安无事,就会想方设法使我们的家庭生活破裂。最初可能只是几毫米的小裂缝,会慢慢地增大,到某一天会忽然在一瞬间爆发,导致大崩溃。这就是她的愿望。然后,毫无疑问,她会在暗中偷偷地乐。连丈夫都没有见过那样的笑脸她满面笑容、自鸣得意地一个人开怀大笑。

下午到百货商店去买了瓶娇兰金沙飞舞樱花香水。这是个细长的小玻璃瓶,淡粉色,非常可爱。小小的喷头上还带着个拼花玻璃盖,均匀瘦长的瓶身,令人联想起女性胴体的完美曲线。难道她想告诉我,太太,这就是我呀。

相信这种折磨会让每一个女人疯狂吧。所以,志麻子后来闯入那个女人的公寓,与丈夫大吵大闹,但似乎没有什么效果,反而丈夫夜不归宿了。而志麻子却还担心会闹到离婚的地步无法收拾。


3、经济的压迫

虽然,丈夫给了妻子和儿女们无忧的生活,看似很幸福,物质上令人羡慕。但实际上,妻子对家庭财富即不知情,也没有发言权。当她问到医院收入的时候,丈夫会让她闭嘴。当她看到丈夫为情人一顿饭花掉几十万时而质问他时,丈夫认为钱是我挣的我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志麻子不是没有想过离开丈夫,自己生活。但是,婚姻制度规定她得不到什么补偿,而且她没有工作能力,没有收入来源,生活会陷于贫困,还会失去孩子的抚养权。经济上的压迫让她不敢提出与丈夫离婚的要求。

经济的压迫也使志麻子在与丈夫婚外情斗争时,投鼠忌器,不得不选择忍耐。而丈夫省吾也清楚这一点,并强化这一点,逼迫妻子接受他婚外情的事实。

妻子无论怎么说大话,也只是个全职太太。一个全职太太并不能养活自己。要以这样的地位来对等地和丈夫争斗,这种做法本身就很愚蠢。

这是整个社会和婚姻制度对一个女人的压迫的迫害。志麻子是一个得不到认可,得不到爱,还要忍受无尽精神折磨和经济压迫的妻子,她在日记中发出呐喊“够了”,但她在生活中还必须维持体面。这便是婚姻制度给予她的,这一切她无法逃脱,只会将她逼上自我安慰和自我救赎的道路。生活中我们许多人不是这样吗?无论男女,当你在婚姻中处于劣势,你便是那个委曲求全的人,但是你的委屈求全又有多少用呢?

二、假面夫妻:假面掩盖下的异化婚姻生活。

假面夫妻并不是什么新鲜词,现在越来越多对婚姻问题的话题浮出水面,人们也更大胆的谈论婚姻中遇到的问题。无性婚姻,丧偶式婚姻等名字充斥网络。婚前性行为,婚外情,第三者都已经司空见惯了。而书中的女主角志麻子正经历这一切,她在婚姻中所有的不幸将她推向婚外出轨的路上。


《紫阳花日记》:妻子的日记,看清现代婚姻制度的腐朽与最终幻想


1、出轨,欲望的迷乱与救赎

出轨和婚外情的发生,都是对婚内感情和欲望饥渴的补充。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出轨?书中丈夫省吾有一段很长的剖析和自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老实说,最容易让男人激情燃烧的是美丽的蝴蝶在自己周围翩起舞之时,是逮住那只蝴蝶的一刹那。但是结了婚,有了婚姻这个安逸的场所,再加上过去曾经很美的蝴蝶一直在你身边死缠烂打,无论怎么让你燃烧,都提不起劲了。

有句俗话说得很对:得不到的总是好的,得到的很快便厌倦,这是人性。而婚姻在感情上是反人性的。

夫妻这玩意儿真不可思议。从男性的角度来看,他是想让那个女人一辈子都属于自己。结了婚,就不必担心她被别的男人抢去,期待着把她作为自己的东西独占,才有了安全感。而安全感正是封杀欲望的罪魁祸首。

总之,如今婚前性行为很普遍。在正式结婚前,每一次见面都会渴求对方,对做爱的热情很高。因为两人还没住在一起,还不能言之凿凿说她就是自己的了。一旦松懈,她可能又会离开。这样的担心反过来又转化成了激情,使人的欲望更加强烈。不过结了婚后,也就是感到“这下可放心了”的时候,精神上一放松,对做爱的兴趣也会急剧消失。

老实说,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结婚,尤其对妻子们来说更是如此。她们普遍希望在婚后能得到比恋爱期间更热烈的爱抚,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让她们郁闷,有被欺骗或是希望落空的感觉就很正常了。

这就是婚姻的真相,婚姻抹杀了欲望,也抹杀了爱情,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就是作者的观点。而当这样的婚姻将两个人都逼疯时,他们便选择了出轨,婚外情让他们找到了激情或者说爱情。

丈夫省吾从年轻的情人诗织身上找到了激情,他每天精神饱满去上班就是因为诗织在那里,如果她不再了,他就会丧失斗志。

而妻子志麻子也在与教授的婚外情中找到了自己,她从来没有那样的感情,只要一接近,便感觉身上像着火一样燃烧起来。教授给了她想要的温柔,关怀与爱,他带她去她从来没有去过的酒店吃饭,去酒吧喝酒,去海边看海,看源氏画展。这些都是志麻子人来没有经历过的,她每天渴望着老师的邮件,随时出门赴约。而且,她也因为有了这份感情而变得越来越漂亮和自信了,她也不再为丈夫的婚外情而生气,希望他和诗织保持和睦的关系。


《紫阳花日记》:妻子的日记,看清现代婚姻制度的腐朽与最终幻想


非常奇怪,夫妻在婚姻中得不到的东西,在婚外情中却都得到了。这不但平息了心中的怒火家庭的争吵,还拯救了自我。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婚姻的制度是多么的反人性。

2、责任和义务,无法挣脱的索链

可是,婚外情的美丽却只能隐秘而让人有罪恶感,同时也正是这种刺激让人又无法收手,欲罢不能。但是无论丈夫省吾还是志麻子都明白,这是没有结果的。也正因为明知这没有结果,反而更希望能在当下尽情享受。

他们是带着索链的,对家庭和责任和抚养孩子的义务,让他们清醒的明白,他们不可能离婚也不会离婚。因为那样成本和代价都太大,他们都无法承受。

所以他们注定要带着假面继续生活下去。他们去参加一个教授的葬礼,那个太太哭得很伤心,省吾说地下的教授是很幸福的。志麻子说:“那么,我也为你哭得多一点好了”

多么讽刺啊,这是妻子的义务,为死去的丈夫多哭 一点。婚姻也是许多中年人无法逃脱的宿命,因为他们已经无法选择。

我们许多人不是这样吗?如果不是中年人,如果没有结婚,如果让你再重新选择一次,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选择婚姻呢。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很多已经做出了选择。

三、现代婚姻的崩溃与最终幻想

2008年作者写这本书时的社会现实是,婚前性行为已经非常普遍,离婚率居高不下,单身人士越来越多,丁克一族出现。现代婚姻面临消亡的危险,而中年人的婚姻也正在崩溃。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4年美国50%的婚姻以离婚结束,中国也从前现代时期的2%左右飙升至37%。离婚不仅经济成本高昂(一般会损失一半财产),而且精神上大受折磨。既然结了婚有一半的概率会离,很多人就不再选择婚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法国已约有30%的人选择不结婚了;到2015年8月,16岁以上的美国人中,有50.2%是单身。2016年,中国国家民政局的数据表示,中国单身人口近2亿。2000年,澳大利亚及英法调查出轨率在40%,日本和中国出轨率更高。

这些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思考,现在的婚姻制度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那么婚姻最终将改变为什么样子?

《紫阳花日记》:妻子的日记,看清现代婚姻制度的腐朽与最终幻想

1、婚内的平衡只是自欺欺人

书中似乎在结尾试图给出一个答案,那就是夫妻两个人选择了相互理解,互不干涉。他们维持假面夫妻,做模范家庭,合格父母,维系家庭的稳定和圆满。而另一方面,似乎承认了婚外情作为彼此感情的平衡。

然而,这种平衡就是一种自欺欺人。深究起来,不过是对财务安全的一种妥协,而他们认为是一种智慧,其实只是一种自我的麻醉。并没有真正的觉醒。

我们都知道这种关系存在多少危险和隐患,这种平衡不可长期存在,终究会因为某一方出现问题而酿成巨大的悲剧。如果,丈夫的情人离开,他找不到新的情人,而希望妻子回归家庭,妻子能做到吗?

如果,他们遇上疾病或财务出现问题,那么,这种平衡还能维持吗?都是不可能的,必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所以,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在《婚姻与道德》中曾说:"婚姻是女人最普遍的生活方式,但她在婚姻中所忍受的不必要的性别上的恶劣对待的总和可能比卖淫更多。"而英国当代女性作家安洁拉·卡特也曾说过:"什么是婚姻,就是卖给一个而不是许多个?"

上世纪女权运动者波伏娃,1949年曾经在她最重要的著作《第二性》中说过:

"我们并非生而就为女人,而是被成为了女人。"

她力求女性的自我觉醒,她认为女性的性别角色和行为模式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后来的环境、社会和文化塑造而成的。当她们认识到他们的角色并不是天生,而是被社会所塑造成的,她离觉醒就不远了。

2、自由与平等的最终幻想

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老师在奇葩说上提出:婚姻制度终将消亡。她是中国第一个提出这个观点的人,并给出了五个论据来证明

1.大量的出轨,证明婚姻制度和人性之间有种紧张关系

2.因为现代人的寿命增长,所以婚姻的预期时间变得越来越长

3.男女平等,婚姻不再是女性唯一的经济来源

4.离婚成本高,精神上备受折磨

5.性的意义不再是传宗接代,而是单纯的一种娱乐活动。

当然,世界上提出这个观点也不是她一人,美国女权主义者凯特·米利特在1970年所著的《性政治》一书中批判父权制、一夫一妻制和浪漫之爱。

现代婚姻制度究竟是人类必然的产物还是仅仅是文化的产物?这是一个看上去挺棘手的问题,如果人类婚姻并不是建立在人本身的必然需求上,那么,婚姻制度被推翻又何尝不是一种可能?

无政府主义者艾玛·戈德曼曾说:

"我要求妇女独立,有自己的权利,自己的生活,爱上她喜欢的人,或者喜欢她所喜欢的人,我要求行动的自由、爱的自由和作为母亲的自由。"


《紫阳花日记》:妻子的日记,看清现代婚姻制度的腐朽与最终幻想

那么,当男女充分平等,那么男女的关系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状态才算完美呢?

应该是这种形式吧,像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和女权运动者西蒙娜·德·波伏娃之间的两性关系。他们终身未婚,但保持爱人关系,各自有完全独立的空间和人际关系,允许对方有足够私密的自由空间,这可能是未来男女关系模式中的雏形。

当然,前提是两个人是真心相爱的,他们向我们展示了,只要真心相爱的人完全可以无视婚姻制度。他们相伴到老,即使萨特晚年痴呆,波伏娃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在他死后,波伏娃出版了自传《告别:对萨特说再见》

"他的死使我们分开,我的死也不会使我们再见面。我们已经生活了这么久才同意分开,这已经很不错了。"

这应该是真爱的样子,只是我们有没有勇气去追求。

结语

读完这本书,让人心中经久不能平息,这是一部婚姻的悲剧。我们每个人是不是能真正去直面自己的婚姻,我们是不是能勇敢的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我想很多人会像作品结尾那样,选择继续安稳的生活。但我认为那不是生活。人生苦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吧。但愿这篇文章能给你启发,能助你觉醒。愿所有人都能找到真爱,愿所有人都不苟且于眼前,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