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做直播,這個職業規劃是誰做的?

  • 點擊右上角【關注】佳恆2020,歡迎您與一名年輕的能源企業高管,曾經的世界500強公關負責人,曾曾經的時政記者同行,見證跨界職場人生
  • 本文2500字,首發於視知TV-人生資本論

  • 羅永浩做直播,這個職業規劃是誰做的?

    羅永浩的抖音賬戶曝光


    “個人不能計劃自己的生涯”

    八年前,羅永浩開始做手機,編輯部按照他的職業生涯線推演,得出結論:羅永浩很“投機”,因為不論是做博客網站、開英語培訓公司、現在又做智能手機,每一下他都能踩準節拍。

    後來,我把這個結論講給一位前輩聽。他大搖其頭說,不對,其實他每次進場都晚了,錯過了風口。當然,那位前輩不是靠分析,他認識羅永浩很早。

    接著發生的事情也證明,誰的判斷更符合事實。

    “金政委”(金燦榮教授)自己半開玩笑的講過,社會科學在解釋一件事的時候很好用,要預測就很難。

    “我是認真的。並且個人不能計劃自己的生涯”,管理學家德魯克也這樣說。他最初的工作,是在英國一個小城市向印度市場賣掛鎖。“一個人不可能在不下水的情況下學會游泳。去參加實際工作吧。不要花費數年時間尋找自我,把這項工作留給你女朋友吧”。

    我們公司的董事長,進入清潔能源這個行業,原因是有一次他在一位朋友的公司,看到一張招聘廣告,上面介紹太陽能如何發電。他覺得很新奇,沒多想就應聘去了。

    我進入現在這家公司,事實上看起來是媒體上經常見到的那種“折騰自我”的故事:跨地域(從青島到上海)、跨行業(從家電到太陽能)、跨職位。其實背後的邏輯很簡單:有一天晚上董事長來青島找我聊天,聊到早上五點,我也沒多想,就來了。

    我們都不是靠推論得出的職業規劃。你得去試。當然,我的經驗謹代表我自己。

    不過有一點,我們作出這種選擇的底層邏輯很清楚:我們對自己在某一個特定領域的能力極度自信,並且被反覆驗證過不是幻覺。所以,換一個工作,只是變化出一種新的輸出方式。

    說得簡單一點,我做了七年半的媒體記者之後,此後的職業生涯,其實也一直在延續一個記者的技能:發問、分析、收發信息、創造價值。只不過,在企業,需要更強調將創造的價值變成看得見的東西。

    有趣的是,後來我在現在最前沿的科學領域,也發現了這個規律。

    指揮員面對調度大廳,從幾十塊屏幕中的上萬輛汽車裡,說一句話就能找出一輛白色的桑塔納;

    法官從成千上萬的卷宗中,找出串案和併案;

    這兩件毫不相干的事,其實都基於一個技能:自然語義識別。機器經過訓練,具備辨認文字的能力之後,在法院,它從文字中找到串聯和比對信息,輔助法官辦案;而在調度大廳,它把指揮員的聲音先轉成文字,然後再接著做類似的工作:從文字中找到串聯和比對信息。然後轉換、轉換、轉換,輔助指揮員找到嫌疑車輛。

    看起來是完全不同的服務,基於的都是同一個底層技術。

    “掌握核心科技”,董阿姨苦口婆心。

    所以,只要燈泡足夠亮,你管它今天燈罩是紅色還是藍色?

    關鍵是,你的燈泡亮不亮。


    點亮燈泡


    羅永浩做直播,這個職業規劃是誰做的?

    羅永浩過去的舞臺:錘子科技發佈會

    直播契合了羅永浩過去十幾年一直點亮的燈泡:開發佈會。

    只不過,新東方時代,他的發佈會在音頻裡開;博客時代,他的發佈會在博客上開;老羅英語培訓時代,在大禮堂開;錘子科技時代,在鳥巢開。

    所以這一次,羅永浩會不會“重新定義”直播,比如開成發佈會?

    發佈會也只是歷史的產物,不是一成不變的。大宗訂貨時,是展銷會;然後是經銷商大會;喬布斯面向消費者做發佈會,其實是一次集中的信息佈道。

    疫情期間,我看到身邊的很多發佈會,已經移到線上。它說明,大筆把錢投在發佈會上,應驗了那句老話:你不得不開發佈會,你知道錢浪費了一半,但是你不知道浪費了哪一半兒。

    但是,有些經過喬布斯驗證過的發佈會技術,留存了下來並且可以複用。

    比如廊柱理論。他會在場地沿著心中虛擬的“廊柱”走動,這樣更利於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比如能量區理論。他會在做手勢時,將手放在胸口以上的位置,使人自然體會到正面、積極的信號。

    這些,就是燈泡。


    1980年代的“全民練攤”再來一遍


    羅永浩做直播,這個職業規劃是誰做的?

    蒸汽機的出現,帶動了產業革命的發生。直播相當於數字時代的“蒸汽機”

    話說回來,直播是一件很嚴肅的事。

    嚴肅到我必須搬出一本嚴肅的著作。

    裡夫金在《零邊際成本社會》裡提出過,人類有史以來的產業革命,都是圍繞三個領域爆發:能源、通訊、物流。

    好像想一想,確實如此。

    騰訊不就是從短信到網絡通信時代鉅變時崛起的嗎?

    5G技術的進步,當然對應的是華為在通訊這個領域的引爆。

    所以我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馬斯克佈局的SolarCity、SpaceX、特斯拉,分別對應的就是能源、通訊、物流三個產業革命的引爆點。

    而直播就是這一次產業革命當中,通訊節點的巨大變化。

    它就僅僅是網紅臉跳跳舞那麼膚淺嗎?深深未必。

    直播在通訊這個節點,極大縮短了產品和消費者的距離——幾乎達到了零距離。

    許多管理學家天天培訓企業家,宣揚如何砸掉的管理“隔熱牆”,砍掉出工不出力的中間層的精妙方法,在直播面前,相形見絀;

    許多公關公司煞有介事的堆方案、講故事,然後刷一波數據彙報給甲方自己如何辛苦,在直播帶貨蹭蹭蹭的銷量面前,相形見絀;

    許多以前默默無名的普通人,比如在重慶火鍋店跳舞的小姑娘張輝映、西安網紅導遊冰蛋、還有幾乎天天要搞點夜點心778的健身教練申馳,短視頻火了,變成了明星。

    商業世界承平日久,1980年代的“全民練攤”就要再來一遍。


    一個職業的開始,一個職業的結束


    羅永浩做直播,這個職業規劃是誰做的?

    一名正在工作中的電商主播


    所以,直播算不算一個好職業?

    看一組天眼查的數據:

    *中國目前從事電商直播和網紅業務相關的企業有1200多家,近三年新增了563家企業,佔比將近47%。超過200家直播電商企業曾獲得過融資,輪次較多集中在天使輪和A輪。


    *電商直播企業較多集中在廣東省、浙江省和北京市,幾乎佔據了電商直播江湖的“半壁江山”。


    *廣州逾180家紡織服裝專業市場中,有近一半都在推動商戶試水直播新模式,沙河商圈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淘寶直播基地之一。3月23日,廣州市商務局出臺《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包括“培訓10000名帶貨網紅和’網紅老闆娘’”在內的16條政策措施。


    從數據上看,這個行業在崛起。而在我的理解中,這是一次商業渠道變革。因為商業渠道扁平了,這比行業崛起的烈度更大——所以學校里正在培養出來的一個又一個主播專業的學生,是渠道經銷商的掘墓人。

    1908年,帕森斯在美國波士頓的一棟居民樓裡,創建了職業局。他幫助求職者,特別是新移民審視自己的個性特點,調查當地的就業狀況,然後幫助人們選擇最佳的就業機會。

    他也並不是一個天生的職業規劃師,他是教授、律師、工程師。

    我相信在今天,他也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電商主播。

    以他自己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