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一座有文化的城市

周闞平

平涼,一座有文化的城市

文化藝術瑰寶——崆峒山古建築群。


  文化,“人文化成”一詞的縮寫,此語出於易經賁卦彖辭。文化的特點是:有歷史,有內容,有故事。


  對一座城市而言,文化意味著生產力、競爭力和凝聚力。如那些旅居海外或異地他鄉的平涼人,說起老家平涼,一定會說起涇河、柳湖、崆峒山、大明寶塔、龍隱寺等文化載體,而它們之所以會被遊子銘記,併成為一種故鄉圖騰和精神寄託,不在於山水,不在於建築,而在於文化。


  文化這東西,聽起來很玄虛,既不能當飯吃,也不能當錢花,但如果沒有文化的支撐和滋潤,多富有的人也會顯得粗鄙,多發達的城市也會顯得索然無味。有文化學者說:“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敗,城市的發展最終以文化論輸贏。”


平涼,一座有文化的城市

大明寶塔。


  譬如北京城,吸引我們的不是它的大,它的繁華,而是它的文化載體,如天安門廣場、故宮、長城、衚衕、什剎海等等。沒有人去北京是為了看高樓,也沒有人去北京是為了轉彎遇見達官貴人。同樣道理,這些年平涼城裡建了很多高樓和花園小區,修了很寬的馬路,綠化也搞得不錯。然而,這些只是城市的外衣或軀殼,而不是裡子和靈魂。


平涼,一座有文化的城市


  涇河雖然已乾涸,但它始終流淌在平涼人的血脈裡。因為涇河不僅僅是一條河流,它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涇河流域文物古蹟馳名中外,平涼境內有崆峒山道院建築、涇川縣王母宮石窟和南石窟寺,還有涇河龍王、柳毅傳書的故事流傳深遠。


  崆峒山也不僅僅是一座風景秀麗的山峰,它是中華道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自古就有“中華道教第一山”之美譽。傳說,被尊為人文始祖的軒轅黃帝曾親臨崆峒山,向智者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秦皇、漢武亦慕名登臨,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趙時春、林則徐、譚嗣同等歷代文人墨客筆下多有讚譽,崆峒武術聲名遠播。所以,每年五一、十一小長假,摩肩接踵登崆峒的中外遊人,並不是來看山的,而是想親身感受一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崆峒文化。


平涼,一座有文化的城市


  “柳湖在隴東的平涼,是有柳有湖,一片柳林之中一個湖的公園。我卻在那裡看到了兩個湖的柳,和柳的兩個湖。”這是著名作家賈平凹散文《柳湖》的開篇語。這座“隴上名園”始建於北宋神宗年間,時任渭州(北宋平涼稱渭州)知府蔡挺“引暖泉為湖,環湖植柳,建避暑閣於其中,為柳湖之所由肇”。明嘉靖時,韓藩昭王佔為苑圃,築亭榭樓閣十多處。清乾隆時,闢“百泉書院”,後改為“高山書院”。同治十二年陝甘總督左宗棠修復更名“柳湖書院”。1958年闢為公園,隨後陸續修建,遂成今日之柳湖。進入園中,如入詩畫意境。陽春三月,柳絮如雪,隨風而起,飄灑紛揚,遊人被罩在如煙似霧的輕紗中,佳境妙趣,難以言表。昔日“平涼八景”之一的“柳湖晴雪”即得名於此。


平涼,一座有文化的城市

龍隱寺。


  正是有了這些文化載體的支撐和滋潤,平涼城在鋼筋混凝土的包圍下,仍然不失其嫵媚風韻。城區漫步,一處處新建的生態景觀,無不鐫刻著這座城市專屬的文化烙印,古風盎然,令人回味無窮。


平涼,一座有文化的城市


  有建築學家認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建設中蘊藏著巨大的文化影響力。平涼城開埠1200年,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其獨一無二的“基因”。源於此,城市規劃建設風貌特色定位正是以“山水為形、文化為魂”,力求從平涼的歷史文化、現有人文和自然風貌以及未來的發展出發,在歷史與文化、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提煉出能夠代表平涼特色的元素,留住屬於平涼的“文化基因”。  


平涼,一座有文化的城市

市博物館外景。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客廳”,它讓本地人能瞭解自己的前世今生,讓外地人能瞭解這個城市的過去與現在。建館於1979年的平涼博物館,是迄今為止甘肅14個地州市之中規模最大、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去年國慶假期,平涼博物館接待參觀者7萬餘人,平均每天1萬人,足見平涼人對於文化的熱愛和敬仰。在平涼,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才是這座城市名副其實的地標建築。


  你可以說平涼城缺少一些什麼,或者不夠發達,但它唯獨不缺文化。放眼未來,惟有城市文化能為城市復興注入新生的力量,為城市崛起昇華不滅的靈魂,為城市在競爭中創新發展、脫穎而出提供土壤和資源。


平涼,一座有文化的城市


  腹有詩書氣自華,人如此,城市亦如此。平涼就是一座能讓人感受四季、看見鄉愁、擁有寄託、認同歸屬和心靈棲息的五線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