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傷亡比為1:13的山地進攻戰(上)

作者 王伯亮

一次傷亡比為1:13的山地進攻戰(上)

一次傷亡比為1:13的山地進攻戰(上)

王伯亮 河南商丘人 1976年2月入伍戰時任127師380團8連3排長 榮立二等戰功

1979年2月27日。晨7時,部隊準時出發,但作戰任務改變。我連改打5號高地,而後向10號高地發展進攻。

我排仍是主攻。在上級炮火準備後,全排交替掩護、搜索前進……。

5號高地沒有敵有生力量,我排又繼續向前推進。

10點30分許,到達一小山頭,突遭7號高地東側一無名高地敵火力襲擊,八班機槍手陳子國大腿受傷。全排迅速佔領有利地形、與敵對峙、搶救傷員。

經觀察判斷:該敵可能在5號高地受到我強大炮火襲擊後,被迫退到該高地倉促組織防禦,兵力約為兩個班。

一次傷亡比為1:13的山地進攻戰(上)

前排佩一等功的是機槍手馬水龍,後排左一是八班副張廷雲、右一是七班副賀保國。

我們和敵人之間直線距離約一百三、四十米,除兩個山坡中間有一塊三、四十米的開闊地,其餘地形稜坎較多,且不太高陡,可以充分利用。

報告連指揮所後,連指命令殲滅該敵。一、二排擔任助攻,我排擔任主攻。

這時二連到達,可保障我們右側安全。我決心如下:利用迂迴包圍的戰術,堅決殲滅敵人。

戰鬥部署及經過:八班擔任主攻,從左側迂迴到敵側後攻擊,七班擔任助攻,從右側發起攻擊,九班首先從正面佯攻,吸引敵人火力,並擔任掩護。

重機槍由副連長周達均同志指揮,以火力掩護全排,八二無炮佔領有利地形,伺機消滅敵火力點。

當七、八班到達翼側時,用火力掩護九班從左側跟上八班。然後,九班跟上八班後,我命令九班迅速佔領了左前方一無名松(杉)林小山頭(此處未發現敵人),防敵側射火力、防當面之敵逃竄,並掩護八班、七班繼續攻擊。

一次傷亡比為1:13的山地進攻戰(上)

這是戰後九班的合影,前排中間王伯亮,前右二是九班長陸作木,前左二是九班副楊登峰。

在戰鬥中各班利用小群多路、分組、單個躍進戰術,互相掩護、交替前進,迅速到達了指定位置一一敵陣地前的一道稜坎,基本形成了圍殲之勢,距敵約四、五十米,真是短兵相接。

敵人居高臨下,且火力並不弱,我傳令大家準備手榴彈,聽口令:"先拉弦、一、二、投",這樣能防敵撿彈反投下來。趁手榴彈爆炸後瞬間,同時衝鋒,輕重火器全開,一鼓作氣,連續猛攻,佔領了敵陣地。

這時發現山下邊有逃跑的敵人,我排採取了追擊和火力追擊相結合的辦法,又消滅了一名敵人。看著我方的曳光彈直往敵人身上鑽,真痛快。(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