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補劑的憂慮

上網課,交作業(十一) 維生素補劑的憂慮

指導老師:史仍飛


維生素補劑的憂慮


維生素補劑的由來

1911年,波蘭科學家Casimir Funk博士通過給鴿子喂不同的食物並觀察它們的健康狀態,認為食物中含有一些之前未被發現的必須營養物質,缺少它們便會導致生病。他給這種物質命名為Vitamine,也就是現在為人熟知的維生素。Funk博士當時只想研究那些困擾人們的疾病。大概沒有想到他的發現會催生出一個每年產值達一千萬億美元的產業——維生素補劑。

人們對維生素補劑所知甚少

如今關於服用維生素補劑的潮流已在全世界盛行,許多人都認為服用此類補劑有益於身體健康,可以增加記憶力,提高免疫力等。缺乏維生素導致的疾病眾所周知,如缺乏維生素A影響視力,低水平維生素C會導致壞血病等。但人們關於維生素過量的後果則瞭解甚少,如過量的VD會導致骨石化病,更易骨折和摔倒,維生素A過多症則極易致命。如下圖所示,我們每日的維生素需要量很少,幾乎微乎其微,正常人群日常飲食得當的話是幾乎不需額外補充的。

維生素補劑的憂慮


維生素到底是什麼

維生素又名維他命,通俗來講,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必須的一類有機物質,是參與生物生長髮育和新陳代謝所必需的一類小分子有機化合物,也是保持人體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質。維生素在人體內的含量很少,但生理作用很大,它們往往作為體內一些重要酶的輔助成分,參與人體某些十分重要的代謝過程。它們在人體內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直接供給,一旦食物中缺乏某種維生素,則無一例外地引起相應的代謝障礙,並表現出相對特異的臨床症狀

如今我們已經確認了13種維生素。它們可以大致被分為兩組:水溶維生素和脂溶維生素。水溶維生素可溶於水,包括維生素C和所有的B族維生素;脂溶維生素可溶於油脂,包括維生素A、D、E、K。人體可以將多餘的水溶性維生素排出體外,但脂溶性維生素會被貯存在肝臟和脂肪組織裡,不易排出。

維生素補劑的憂慮


維生素不是萬能神藥

有調查顯示,如今複合維生素片是歐美國家超市和藥店的熱銷產品。西方國家人民每年花200億美元購買膳食補充類食品,其中三分之一是多種維生素片。可以看出不少人希望通過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預防慢性病、防治感冒。

近年來許多研究表明, 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能對癌症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但這主要指通過飲食來攝取維生素,並非維生素補充劑。然而, 最新科學研究卻證實,維生素並不是預防癌症的靈丹妙藥,服用維生素對預防癌症幾乎沒有任何效果,維生素C甚至還可能降低某些抗癌藥的作用。

此外,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也發現,服用硒和維生素E不僅不會降低前列腺癌的風險,還可能增加前列腺癌和糖尿病的風險。更嚴重的是,癌症研究者還發現,補充維生素C可能會降低一些抗癌藥的效果。

維生素補劑的憂慮


正確認識維生素補劑

現如今補劑中的維生素幾乎都來自於工廠,玉米發酵和石油化工都可以人工製造維生素,效率比大自然高几十萬倍。原本在自然狀態下很少發生的維生素過量,也由這種製造而有了積累的可能。

維生素製劑作為保健品並不歸類在藥品範圍,由此維生素製劑的上市也不需要經過藥品般的嚴格試驗和篩查,包括美歐的保健品市場也是如此。換言之生產維生素製劑的廠家幾乎可以毫無限制的在製劑裡添加維生素,在包裝上吹噓效果,而不必擔心受到什麼多餘礙事的監管。可它們和藥物一樣有併發症和副作用,並不是什麼可以放心隨便使用的靈丹妙藥。食物吃過量都可能是毒,何況人工製造的補劑。

維生素補劑的憂慮


使用維生素補劑的建議

目前對維生素補劑的推薦主要是針對特殊人群,新生兒可以考慮補充維生素D;備孕者和孕婦考慮可以促進鐵吸收的維生素C以及葉酸;50歲以上的人群應考慮維生素B12;特殊飲食,如素食或特殊疾病者,最好去正規醫院的營養門診評估健康和食譜後遵醫囑。

對健康成年人而言,如果有心關注健康,別忘了補劑並非沒有風險,而再好的補劑, 也補不上不良膳食結構帶來的傷害。不妨回想一下,過去的一週自己是否吃遍了蔬果谷奶,外加多種來源的蛋白質這五大類食品?每日是否吃夠一斤蔬菜?應該限量的油鹽糖酒又吃了多少?


參考文獻

[1]陳福民.漫話當今流行維生素[J].化工管理,2014(31):91-94.

[2]遊識猷.維生素,補不補?[J].勞動保障世界,2014(09):60-6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