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改革才能行穩致遠

官溪村鄉村規劃的前瞻性,產業發展的好態勢以及人居環境的改善……這個全省“三變”改革試點村的欣喜變化,令前來採訪的記者感慨良多。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個大課題,怎麼改,全國沒有固定模式,許多地方還在摸索。以往的改革,有的地方大破大立,否定過去,阻力不小,效果不佳;有的地方雷聲大,雨點小;有的地方,全盤照抄外地經驗,沒有結合本地實際,這樣的改革能走多遠,很難說。但也有不少地方通過傳承創新,凝心聚力,腳踏實地,闖出了一片新天地。官溪村的“三變”改革正是如此,審時度勢定方案,因地制宜謀發展,村民們積極參與建言獻策,改革效果看得見,群眾有信心,成功便有了基礎。

正確的政策和策略必須因地制宜。戰爭年代,毛澤東主席曾告誡人們,不要機械地照搬外國模式,提出將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實踐有機結合,革命才取得勝利。改革開放之初,要不要改,怎麼改,國內有過激烈爭論。鄧小平提出“摸著石頭過河”,設立經濟特區,允許先行先試,因地制宜實施改革措施,才有了今天的發展成就。

3月初,中央吹響了全面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的集結號。上週,我市召開了全市農村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落實上級精神。官溪村的經驗給我們提供了較好的借鑑。一年之計在於春,心動不如行動,希望大家儘快行動起來,根據各村實情,揚長避短,因地制宜推進改革。這樣,改革之路定能行穩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