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车停、餐饮停、企业停,可有地方公布空气指数不太好,环保问题出在哪?

糊涂人看不明白的事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世界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来了一个急刹车,人们待在家里不外出,就是在给社会做贡献。各行各业损失惨重, 很多个体户和企业已经面临倒闭的风险。即使大家不外出,企业不排放,个体户不营业,为什么有些地方的空气指数还是不大好呢?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千年,尤其是近百年来,每个国家都在快速发展,已经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即使人类活动停止,只是延缓对大日然的破坏。

就像一个人长期饮酒对肝脏造成的损伤,难道几个月不喝酒,肝脏就会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吗?

2、重拳出击,保护环境。

几个月的停摆,空气指数还是不好,说明环境保护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偷排、乱排的现象屡禁不止,虽然ZF对不法企业进行处理,停业整顿、巨额罚款,但对环境已经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为什么还有一些人继续铤而走险呢?应该是处罚的力度不够,监管的不到位。

3、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从小事做起,随手关灯,绿色出行,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减少外卖,不浪费粮食。生存环境的改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所以必须从孩子的教育抓起,从小灌输环保知识,我相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环境会有所改善。


欧源荟


疫情期间车停、餐饮停、企业停,可是还是有的地方公布空气质量不好,环保问题有可能出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居民都宅在家里,尤其是平房生活做饭,产生的炊烟,这个也是空气质量不好的一个原因。

第二,疫情期间,农村有些地方农民,他们焚烧秸秆,或者烧荒,这个也是空气质量不好的一个原因。

第三,虽然基本上企业都停产了,但是供热站没有停,还要保障人们的生活供暖,供暖企业烧煤产生的烟尘,也是空气质量不好一个来源。

以上是我总结的疫情期间,都停产了,空气质量不好可能得几个原因。


心似朝阳


这个问题问的好?还有秦巴山区的每条沟里河里一下雨都是沙石,两年前便宜的啥一样。去年这个时候汉中沙场堆在那里的沙是最多买七八十块钱一方,石门水库以清淤泥为名从水库中抽上来的沙子因含云母重去年这个时候最多40块钱一方还不好卖,今年水库就是100多一吨,有门路的从河里偷挖沙子然后和山沙掺在一起还卖100多一方!这还是在盛产沙市的陕西汉中!以至于本部缺砂石的中国花钱从国外进口沙石,建筑骨料上涨几倍?给国家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更严重的后果,一两年就可以看出,河床身高,河道堵塞路段桥毁!疫情期间全国停工,也没有见空气好到哪里?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些伪专家在祸国害民!


实话实说的玉石老钟


怎么回事,地理位置和天气原因占百分之八十。雾霾严重地带多是靠近山脉的平原,多有山脉的阻挡。

现代城市规划也是问题,高楼大厦此起彼伏,布局不合理,建筑密度大,影响空气走向,没有看到农村人口密度低的空气质量好些。

还有就是水位下降,以前井深度多少,现在井深多少才有水,河里水面已经下降多少,比起建国初期小河小溪消失了多少。这些水面可以抑制多少有害颗粒物的升空。

再有就是绿化面积也是一方面,现在车多,路多,房多,一个城市房屋,道路,停车场占用了多少面积比,绿化面积才有多少。

工业化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污染,以前国家的厂多少,现在的厂多少,产量多高。其它产业也是井喷式发展。

疫情期间全部停工,停产,有些厂没有停,产生的污染物,在大气压和城市布局的弊端下,得不到扩散,所以造成污染。


固德紧固件


餐饮、企业或车辆只是影响因素之一,空气质量不仅受到环境存量因素影响,还受气象因素影响,比如,今天出现了沙尘暴,空气质量就会显著下降。环境保护需要综合施策,打持久战。


喜阳羊


你好,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是一头雾水,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终于找到了专业的解释: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自发:大气污染程度和排放有关,也和大气环境容量有关。气象条件好的时候环境容量大,气象条件差的时候环境容量小

就平均水平而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秋冬季大气污染排放量大大超出环境容量,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甚至能超出环境容量4倍,这种情况持续时间长,就会导致出现重度或严重污染。今年春节以来,受假期和疫情影响,社会活动水平有所下降,“2+26”城市PM2.5、SO2、NOx、VOCs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秋冬季平均水平下降约20%至30%。但同时,区域内频繁出现长时间静稳、强逆温、高湿的不利气象条件,平均风速整体低于2米/秒,相对湿度高于60%,逆温高达10摄氏度。

逆温是影响污染物扩散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垂直角度看,在正常情况下,海拔高度越高,温度越低,空气自暖向冷即自下往上流动,有助于污染物垂直扩散。但在发生逆温时,情况刚好相反,高空温度比地面高,空气垂直上升受阻,就像锅盖一样盖在区域上空,污染物难以扩散。10摄氏度逆温属于强逆温。同时边界层高度降低到300米至500米(是正常情况下的1/2至1/3),京津冀中部、河南中部、山东西部等地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这些导致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比平时减少约50%,太行山前的城市环境容量变得更低。

近期不利气象条件导致环境容量大幅度减小,虽然社会活动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但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2倍以上,这是近期雾霾频发的主要原因。


语过添乱


这个问题问得好,它告诉我们的环保工作者:以前确定的空气污染源头方向偏离了。以前常说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源头之一,今年疫情期间城市汽车停驶但空气质量仍没有好转,说明了什么?说明汽车尾气与环境污染无关!因此,环保部门以后的工作要有新思路。


Tom5695


不要总出难题考专家。专家说车尾气是雾霾产生原因,车限行、减排提国标。说饭店油烟原因,烧烤停、饭店改。说这说那。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告诉我们,车停车,饭店关了,工厂关了。还是出雾霾了。何解。

所以在没有百分百证据时不要枉下定论。这次疫情我一开始说是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类,那有没有可能是人类传染给动物。是不是老美传染给我们都在研究。过早下结论,老美抓住把柄就说它是中国病毒。我们要反思了


潮水20150701


看看英国工业革命时的空气污染程度吧!专家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汽车污染,烧秸秆,都是小污。压老百姓不得罪人。自己安全没危险


只留回忆3


有时候是自然反应,比如雾霾,刮风,下雨,以及自然灾害。有时候,是某些工厂造成环境污染,那只是一个地区,不可能造成全国环境影响。现在的工厂比以前的设备环保多了,可是环境越来越不好。有专家说事农村生活生产造成的影响,有的说是汽车太多造成的伤害。但是疫情封城的时候。环境不好,环保不达标,又怎么说。难道说是人多呼吸造成的??我们不是专家,解释不了。总之环保越来越厉害,生意越来越不好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