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都有外戚干政,为何明代较少?只因朱元璋设立三条防线

外戚干政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叫历朝历代的皇帝头疼不已的一个问题。皇权在古代那是一个极大的诱惑,而外戚;虽然是外,可也占了个戚字,自然不会对权利无动于衷。所以历朝历代,虽然每个皇帝都对这种事头疼无比,甚至到后来还出现了后宫不得干政的规定也还是屡禁不止。到了有明一代,外戚专权的生存土壤,基本已不复存在。

历朝历代,都有外戚干政,为何明代较少?只因朱元璋设立三条防线

因为以史为鉴的原因,在历代的统治者中,基本都会尽力避免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悲哀。到了明朝,创立者朱元璋煞费苦心的剪除他朱家王朝的威胁,想把大明打造成一个皇帝高度集权的国家,于是颁布了种种约束法律。其中这三条防线有效的遏制了外戚干预政治。

历朝历代,都有外戚干政,为何明代较少?只因朱元璋设立三条防线

限制勋位、内阁高官选拔

明代对外戚一般只给钱粮不予实权,甚至对外戚要吝啬爵位,不给他们高级称号。明代废丞相后官员无首脑,之后的内阁地位初期仅为辅弼,内阁学士不过正五品。仁宣以来,内阁学士兼任六部尚书等高级职衔,地位隆重,成了实际上的宰相。但是这里面有个前提,入内阁就意味着有大学士头衔,大学士不仅是个名称更是表示自己真的有文化素养。内阁阁臣要求有极高的文化知识水平,这一点可谓入阁的绝对必要条件,就连明代奸相也得有知识,比如青词宰相严嵩,文化素养极高。正是尊贵不足、文化不够,连同出身民间毫无根基这三条共同作用,成了明代外戚干政路上的拦路虎,也因此明代外戚对政治干预较轻。

历朝历代,都有外戚干政,为何明代较少?只因朱元璋设立三条防线

选秀女、贤后

明太祖对外戚干政可谓敏感,因为明太祖过于重视外戚干政,所以对外戚的选拔和管理上就尤为重视。首先就是在后妃的选择上,明代的有名现象就是皇妃出身极低。太祖的马皇后就出身不高,归根究底是个民间百姓之女。马皇后母仪天下后可谓是一代贤后,就没有放任外戚为非作歹。之后的皇后大多都是贤惠得很。朱高炽的原配老婆张氏,她在朱祁镇幼年登基时,有大臣请她垂帘听政,她直接拒绝了,理由是不能破坏祖宗制定的法律。外戚欲要干政,必须得通过后宫,这大明朝的后宫多数都贤惠(其实是被朱程理学毒害的)。后宫们主动不去干政,外戚即使想染指,也失去了通向权力的桥梁。

朱元璋奉行从民间良家选取皇妃的选秀女制度,从民间选上来的这些人,出身低,文化素养不高。在科举制度完善的明代,非科举正途出身的人虽然富贵但被人鄙视,直接遏制了外戚们得道之后进一步扩展权力。

历朝历代,都有外戚干政,为何明代较少?只因朱元璋设立三条防线

整体社会思想

社会发展到明朝,外戚等各种专权,都已经有了丰富的历史为鉴。封建皇朝发展到明清两代,皇权制度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了顶峰,没有人可以肆意废立皇帝,同样,皇帝也不能随意去封赏处罚。

历朝历代,都有外戚干政,为何明代较少?只因朱元璋设立三条防线

在这个环境社会下,外戚要想搞点事情,无异于难于登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