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国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钱、有名,为何终生不嫁?

吕碧城生在清末,是一个被退了婚的女人。

在那风雨飘摇的乱世,她一生未嫁,却活出了一般男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女学创始人”、“民国最霸气女企业家”。

她曾这样说过:

“即便这一生没有爱情也没关系,幸而手边略有积蓄,不愁衣食,只有以文学自娱。”

当张爱玲在情爱里起起伏伏,萧红在穷困和渣男中沉沦时,吕碧城却活得极其精彩,极其通透。她用一生的绚丽告诉我们,没有爱情的女人,也能极其优雅的过一生。

她是民国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钱、有名,为何终生不嫁?


吕碧城是进士吕凤岐的第三个女儿,她自小就才华横溢。5岁时,听到父亲吕凤岐说“春风吹杨柳”,她脱口而出:“秋雨打梧桐。”

她不仅在诗词方面极有天赋,出口成章,在绘画方面也极出彩。

她是民国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钱、有名,为何终生不嫁?


她原本生在一个幸福和美的家庭中,父慈子孝,殷实美满。无奈家道中落,吕父仕途不顺,两个儿子相继夭折。吕碧城12岁时,父亲猝然病逝,留下吕母和4个女儿。

父亲去世后,因家里无男丁,族人为霸占吕家2000顷良田和家产,将母亲严式幽禁起来。

母亲软弱,终日以泪洗面,几度寻死。吕碧城却偏偏不认命,她写信给父亲的朋友,四处奔走控诉,终于求来应得的结果。

万万没想到的是,此举却让吕碧城遭遇了巨大的打击。早年与吕碧城订婚的汪家,断然提出解除婚约。

理由竟然是:“她小小年纪,竟有如此魄力,呼风唤雨,日后恐难管教。”这样的退婚理由虽然荒诞,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代似乎也不难理解。

在那个时代,退婚对女子来说可是奇耻大辱,《红楼梦》中,尤三姐因为退婚即刻挥剑自刎。

退婚的羞辱和打击,成为吕碧城一生的伤,让她消沉过,心灰意冷过,甚至影响了她一生的婚恋观。

多年后,吕碧城回忆这段经历,用了12个字形容:众叛亲离,骨肉齮齕,伦常惨变。

她是民国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钱、有名,为何终生不嫁?

在世风日下,世态炎凉中,吕碧城一家只好去投靠舅舅,寄居天津塘沽舅舅家长达七八年。期间,她发奋苦读,思想甚是前卫。

转眼到了1904年初,吕碧城向舅舅提出要到天津探访女学,思想守旧的舅舅当即把她臭骂了一顿。吕碧城的一心想出外求学,遭到了舅舅的坚决反对。

舅舅语重心长的劝慰:“女子无才便是德,你不如找个好人家嫁了,女人有夫家依靠才是天。”

吕碧城坚决不认同,她不要靠山,她要靠自己。当其他人都不理解她时,她只好冒天下之大不韪:离家出走。没有带行李,也没有带钱。

正如电影 《无问西东》所说: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一定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什么好人家,如意郎君,半生倚靠,她都不要。

她想要的,想依靠的,靠自己去争取,去打拼。

她是民国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钱、有名,为何终生不嫁?


幸运的是,她在路上遇到了贵人,将她引荐给《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才华横溢的她,很快就被英敛之赏识。

英敛之被她的才气所吸引,成了吕碧城生命中最重要的伯乐,也是改变她一生命运的男人。

从此,她开启了清末民国第一奇女子的人生。

一个21岁女子,凭借才华与美貌,独闯社会,很快征服了京津文化圈。

吕碧城由此走上独立自主道路,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在英敛之的支持下,她发表了许多在当时看来颇为激进的女权诗文,引起政文两界名流的关注。

庄子的《逍遥游》这样写心怀大志的鹏鸟: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21岁的吕碧城,就是那只背负青天,没有什么能阻挡,一心向南的鹏鸟。

她写诗,从不拘泥于小情小爱,心怀祖国山河;她发文,为的是唤醒尚未觉醒的女性同胞们。

她是民国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钱、有名,为何终生不嫁?

吕碧城创办女学,23岁就成为“北洋女子公学”校长,轰动全国,声名鹊起。

她呼唤女性解放自我,接受教育。她认为,女性必须打破夫权统治,拥有一个独立的灵魂,独立自主,自强不息。

她以一己之力,以笔为刀,大力砍向桎梏,救赎那些被束缚了的女子的灵魂。

吕碧城的诗词,才气逼人,识见高远,已经不是传统的闺阁才女所能比拟。

于是,文学界喜欢她,认为她可与李清照媲美;革命界喜欢她,认为她有助于推动女子独立;政治界喜欢她,认为她有新思想,适合办教育。

当然,还有人喜欢她,是因为她的美貌。她清丽脱俗,气宇轩昂,眉宇间有一股英气,又不乏江南美女的优雅。引无数社会名流为之而倾倒。

她是民国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钱、有名,为何终生不嫁?

然而,对于追求者,她一一回绝,也许她认为“比爱情更重要的,是理想。”

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还不到30岁的吕碧城就已经拿下了好几个“第一”:

近三百年来第一女词人,中国新闻界第一个女编辑,中国最早一所女校的女校长,与秋瑾齐名的女权运动先驱者……

吕碧城特立独行,反叛意识很强,她一生的传奇,远未就此止步。

当吕碧城在天津的名声如日中天的时候,她却与英敛之决裂了。

个中缘由,扑朔迷离。有一种说法,英敛之早先对吕碧城有超越一般感情的爱慕,他在见到吕碧城后的日记中,说自己“怨艾颠倒,心猿意马”。

但他已有家室,吕碧城自然不愿意将就。于是,两人展开多日针锋相对的书信辩论后,吕碧城宣布脱离《大公报》。

她孤身南下上海,凭着一股骁勇杀入商界,涉足外贸,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在商场上,她俨然女王风范,眼光独到,做到了快准狠,三年的光阴,她就成了“上海滩最有钱的女强人”。

此时,吕碧城集美貌、才华、财富、名利、地位于一身。

很多人在拥有这一切之后,往往会满足于现状,从此不再努力奋斗。但吕碧城并没有,她不断的挑战自我,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她要去见识一直渴望的更广袤的天地。于是她放下一切,游历西方,学习西方文化知识。

她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成年后,还自学了外语。这为她的出国游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她到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学习西方文学、美术,并坚持写作,将西方文化的精髓引入中国。她著成的《欧美漫游录》,介绍了西方文明,为国内读者揭开了西方文明的神秘面纱。

有人曾说:一个真正见过大世面的人,会讲究,能讲究,也能担得起最好的。

在旅居西方期间,和张爱玲、胡适等其他文人的窘迫不同,她从不为生活所累,她穿最高档的华服,住最奢华的酒店,一改“穷酸文人”的做派。

四年后,也就是1922年,吕碧城学成回到上海。一回国,她就在静安寺旁自建豪宅,装修得富丽堂皇,还请了两个印度人昼夜巡逻。

她是民国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钱、有名,为何终生不嫁?

吕碧城自建的房子


此时,吕碧城是上海滩最知名的交际花。她眼光独特,穿着时尚,特立独行,俨然大上海的摩登女郎。

一袭黑色蕾丝长裙绣着孔雀翎的图案,头发上插上长长的孔雀翎,游走于酒会、party和舞池,惊为天人。

她是民国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钱、有名,为何终生不嫁?

吕碧城父亲的朋友、当时已经70多岁的樊增祥,看到吕碧城如此行事,却是十分赞赏,说她是:

巾帼英雄,如天马行空,即论十许年来,以一弱女子自立于社会,手散万金而不措意,笔扫千人而不自矜,吾所深佩者也。

吕碧城在上海的地位极高,有这么一件事可以反映出来。

有一次,她的宠物狗被洋人的摩托车轧伤,她立即请律师出面交涉,霸气十足。作家平襟亚知道此事后,写了《李红郊与犬》一文发表,影射吕碧城为狗打官司。

吕碧城大怒,将平襟亚告上法庭。平襟亚一看势头不对,赶紧躲了起来。吕碧城并不罢休,登报悬赏捉拿平襟亚,说谁能缉拿平襟亚,她就以慈禧太后亲绘的花鸟图一幅作为酬劳。

她是民国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钱、有名,为何终生不嫁?


地位如此之高的她,却再次的不满足于现状,1926年,她再次离开上海,出发周游列国,先是美国,然后是欧洲多个国家,最后长年旅居瑞士。

当年,她拒绝了秋瑾的邀请,说自己不是一个排满主义者,而是一个世界主义者。20余年过去了,她真的践行了她的立场。

在那样的年代,她的气质,她的才华,她的独立,她的能力,让多少男人都自愧不如。

她从不依附,也不迁就。她从不将希望寄托于予任何男人,更不奢望得到爱情的庇护。

她最硬的底牌就是她自己。

她是民国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钱、有名,为何终生不嫁?

吕碧城这样的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世间少有的奇女子,竟然终身未嫁。

文学大师吴宓为吕碧城的词集《信芳集》作的序中写道,集中所写,不外作者一生未嫁之凄郁之情。

自此她被冠以“民国第一剩女”的名号。

吕碧城自是十分不悦,回应他:“即便这一生没有爱情何妨,幸而手边略有积蓄,不愁衣食,只有以文学自娱。”

爱情对吕碧城来说,从来不是必需品,只不过是一件锦上添花的装饰品而已。有则再好不过,没有也无伤大雅。

她不乏追求者,只是没有真正如她所愿的,不愿将就罢了。1918年,在去美国之前,曾任民国交通总长的叶恭绰等人约吕碧城喝茶。席间,聊起了她的婚事。

吕碧城说:“生平可称心的男人不多。梁启超早有家室,汪荣宝(当时江南四公子之一)人不错,也已结婚。张謇曾给我介绍过诸宗元,诗写得不错,但年届不惑,须眉皆白,也太不般配。”

她是民国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钱、有名,为何终生不嫁?

诸宗元


听得同座中人,个个咋舌。可见,吕碧城爱的是才子,才子才能配得上佳人,只可惜才子都已经有所属了。

又有人说,你不是袁世凯家二公子袁克文的红颜知己吗?

吕碧城笑而不答,过了一会儿说:“袁寒云(袁克文,号寒云)属公子哥儿,只许在欢场中偎红依翠耳。”

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曾对她很是倾心,并在她危难之时救她于水火,但她却婉拒了。她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男人。

她是民国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钱、有名,为何终生不嫁?

袁克文

英敛之对她有知遇之恩,却已有妻室,她便发乎情止乎礼,从无越界。

她并非独身主义者,那些柔肠百转的诗词中,也曾读到一片向往爱情的女儿心:

又见春城散柳绵,无聊人住奈何天。琼台高处愁如海,未必楼居便是仙。

但是无法达到琴瑟和鸣的爱情,她情愿不要。她的人生,已经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想要的一切都尽在囊中,爱情和婚姻并非一定要拥有。

若问一个女人没有爱情,这一辈子要怎么过?愿卿读读吕碧城。

她似一朵带刺玫瑰,美而不容亵渎。正如作家金韵蓉所形容的:

她勇敢地用浓烈的色彩来冲破阴霾的天空,用绝对的香气来唤醒沉沦的气氛,她敢于以婉约的姿态来展现自我,也敢于用舍我其谁的勇气来争取权利。

她一生绚烂,便胜过人间无数,几世轮回。

她独立,卓群于世,也许对她来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的超越自我。

她善良,旅居国外期间,多次往国内捐钱。抗战爆发后,她给国内的赈灾机构捐款,尽力帮助流离失所的难民。

她虔诚,晚年,从一个最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变成了一个佛教徒。曾在曼谷作佛学演讲,关于人生最大的问题,是由何而来,向何而去。

她是民国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钱、有名,为何终生不嫁?

在最后的岁月,她想回到故土,于1940年初抵达香港。国内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感时伤世,掩袂泪下。

随后,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她只能避入一座寺院。到1943年病逝,享年60岁。

一段传奇,就此落幕。

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

人生的长度或许是注定的,但宽度却可以凭能力撑开。吕碧城的一生,活出了别人几生几世的宽度。

她通透到了极致,是背负青天的女子,在临终前说:我到人间只此回。

死后,她让朋友把骨灰和面做成鱼食,洒入中国的大海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