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欣赏那位周游13国的女大学生?

1

前段时间,微博有一个热搜:

#大学生瞒父母游13国回国发热被隔离#

这个事件现在已经不是热点,可以平心静气地谈谈了。

网上很多新闻标题是这样的:

《女大学生瞒着父母游遍13国,回国后发热被隔离……》

《深圳女大学生瞒父母游遍13国,回国后发热被隔离,被学校记过处分》

《对话深圳游13国女大学生:出发前不知疫情,被骂到失眠但不后悔》

……

会突出几个关键词:

女大学生

发热

隔离

处分

都是很抓眼球的词。

如果去掉一些无关紧要的形容,事件是这样的:

深圳某高校应用外语学院一位学生在2020年1月下旬隐瞒父母独自出国,到达土耳其、法国、瑞士、冰岛等13个国家,3月3日回国,在珠海口岸出现发热症状,被送往珠海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隔离,3月4日、5日,其核酸检测结果均呈阴性。该生因为违反了学校防控规定被记过处分。

这里面的关键词:

时间点

阴性

记过原因

这个女孩被骂得狗血淋头,很多人的骂点如下:

瞒报行程

旅费来源未明

在花费上说谎,欧洲不可能只花那些钱

不负责任

冲动鲁莽

我个人的观点:

觉得这个女孩很勇敢,她不在疫区也没去过疫区,自己攒钱独自出行,出发的时候不清楚疫情,回来的时候,国外疫情还没大面积爆发,她也并没被感染确诊。

她很幸运,能够安全返回国内。

她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就是开始的时候瞒着父母和学校,从她后续接受的采访表明,父母并没怪罪,她违反了学校规定,受到了处分,这也是应该的。

瞒报行程的事实并不存在,因为她只是在开始瞒着父母和学校,后来就坦白了,而且每天按学校要求填写行程。回国后认真填写了去过的国家。

我为什么欣赏她?

有很多30岁左右的人,怀着环游世界的梦想,却总在说没时间没钱,或者怕父母担心,怕安全问题,所以有想法没行动,但这个大学还没毕业的女孩却做到了。如果她被确诊,如果她真的瞒报了行程,那应该被骂,因为是只顾自己没为他人考虑,但结果已经表明了没有确诊,也没有瞒报行程。

我恶意揣测,有些人的愤怒,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一个小女孩却做到了。他们无法面对自己的懦弱,只能通过责骂一个人的鲁莽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至于质疑收入来源,这就更是滑稽了。有些人自己赚钱的能力不怎样,却喜欢质疑别人。

如果网上公布的信息为实,女孩是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再加上她晒出的成绩证明等,应该是很优秀的学生了。深职院很多人不了解,我接触较多,学校主抓实用的职业教育,所以学生的动手能力比一些名校学生还强(估计这话要得罪很多人,等骂。)

女孩自己在微头条上说明了一些事实(源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1661142271224844,附图没有截上)

我为什么欣赏那位周游13国的女大学生?

2

我上高一的时候,班里曾经组织过两次春游,一次去泰山,一次去峄山,我都没能去,家里不让参加,说太危险了,我非常想去,对这个理由也是非常无语,因为班里那么多同学,又有老师带队,能怎么危险呢?

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乖乖呆在家里。

上大学的时候,去过一趟潍坊,到税校去看我的好友,当然不告诉父母,否则肯定又说危险什么的。

大学毕业后,又被关在家里,除了爸爸带我们去玩、公务出差或者行里组织的旅游,一概不让去。长达10年的时间里,我只有一次独自出省的经历,就是去北京探望男友。

长年被管制,导致一旦获得自由,就飞得没边没沿。到了苏州和深圳工作,出差旅行都是家常便饭,有种“报复性增长”的感觉。那时就觉得,结婚太好了,不结婚哪来的自由?

我也没有出门知会家人的习惯,因为出行是很平常的事。

我从小被保护得太好,导致上大学前什么都不会干,大学里锻炼了一下,毕业后又退化了。我并不觉得这是好事。

人类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过,男性成人之路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脱离家庭和熟悉的环境。

第二阶段,你将面对来自陌生环境的恐惧,困难和兴奋,当然你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这些帮助来自那些陌生人和神秘团体。这时你就敢于面对自己的弱点,并摆脱年轻人的恐惧和神经质。

第三阶段,最后,你将回到家乡,成为一个容颜未改但内心成熟的真正男人。

对女性一样适用。

3

我在微博上发表了关于这件事的看法后,有人评论说:

父母在,不远游,远游必有方,老祖先早就说过。保持个性的前提是责任,尊重。

我同意后半句。

前半句,如果是一位中老年人说出来,我觉得无所谓。

但这样说的人,是位19岁的在校女生。

我觉得有点痛心。

我问她生活在什么年代?

她说:不管生活在什么年代,有些道理是不变的。

其实,有些道理,还真变了。

当然,她有她的观点和个人选择,无关对错,只有适合与否。

但对于年轻的孩子们,我还是建议要多往外走走。安全是很重要,但是不必因为外面危险,就裹足不前。

我对这件事情评议的时候,有人说:“如果是你的孩子呢?你也这样说吗?”

这显然是不了解我的人才会这样问。

如果是我的孩子,还用等到大学才周游各国么?

《人生十二法则》这本书中,提到对孩子的培养,有句话我特别喜欢:

“保护远比不上培养和赋能。”

对于这个复杂、多维又善变的世界,父母的能力想要与时俱进,都是很困难的事,如果总想着保护孩子,希望孩子一直生活在温室里,最后的结果,是培养出巨婴和废物。

我曾经处在严密的保护下,但又有什么用呢?

我第一次失恋的时候,痛不欲生,那时候,我也只能独自面对。

亲人逝去的时候,我要去承受很长时间的剜心之痛。

现在,我懂得保护自己,比如现在因为疫情而封闭家中,但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我通过学习、锻炼来给自己赋能,让自己更加强大,等到疫情解除,继续海阔天空。

今天和秋叶说,二宝一定要成为运动小健将,长大以后,什么攀岩啊滑雪啊羽毛球啊统统学起来,当然也要学巴柔什么的,上了学如果有男生欺负她,她可以一脚踹飞,打得他们满地找牙。二宝在武汉,我没办法自己带她,在深圳的干儿子和干女儿,我已经给他们和洋星预约好了,三岁开始,跟着洋星开始运动,从小就培养这习惯。对我家这些宝宝们而言,出国什么的根本不是稀奇事,干儿子的爹在考虑让他从小就到国外接受教育。

4

遗憾的是,很多人已经被某些媒体的信息投喂培养成了独特的阅读习惯和偏低的理解能力,容易被牵引,周身都是容易被激发愤怒的触点,只看标题,只按自己的固化思维去理解,而不管事实是怎样的,而且,他们还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相。

多读好书,多去一些国家深度游历,多接触优秀的人精彩的事,让自己的世界不断扩大,像坎贝尔说的三个阶段那样,踏上成人之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