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老年人更易被謠言和詐騙信息“洗腦”?

疫情期間,一些真假難辨的謠言紛至沓來,“雙黃連能預防新冠肺炎”、“加熱口罩可以消毒”等在朋友圈廣為流傳。而在此之前,“少鹽有時候真的會致命”“白米飯是垃圾食品之王”“電吹風用好了能治療鼻病”等形形色色的傳言也是令人眼花繚亂。


為何老年人更易被謠言和詐騙信息“洗腦”?

這些謠言傳播的目標群體,正是老年人。回看這些謠言信息,我們不禁納悶:明明很荒謬,這些“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的米還多”的老年人,為什麼會對此深信不疑呢?


數據顯示老年人是謠言“易感人群”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銀髮族”進入網絡世界,學習如何獲取資訊,與外界展開交流。然而,由於缺乏對信息真假的辨識能力,他們很容易被網絡謠言所誤導,漸漸成為謠言傳播的“易感人群”。


更讓人揪心的是,這些年來,有相當一部分老年人成為謠言與詐騙的重度受害者。


2018年下半年,人民網輿情數據、騰訊公司安全管理部等部門聯合發佈了《中老年人上網狀況及風險網絡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9月,微信55歲至70歲用戶達到6100萬人。微信謠言防護機制觸發用戶中,超過四成為老年人曾遭遇保健品詐騙,25.1%曾遭遇紅包詐騙,24.2%曾遭遇中獎詐騙。而網絡傳銷、理財欺詐、非法集資等詐騙的佔比,也均超過16%。


2019年10月,騰訊110平臺發佈的《中老年人反欺詐白皮書》指出,2019年上半年,騰訊110平臺共受理中老年人受騙舉報量超過兩萬人次。其中,97%受騙的中老年人曾遭資金損失,涉案金額從百元到數萬元不等。白皮書還顯示,從詐騙受害人群來看,60後群體更容易落入虛假投資等騙局,人均被騙金額最高。


這些數據也說明,儘管中老年人生活經驗豐富,但面對紛繁複雜的網絡環境和真偽難辨的詐騙手法時,他們極易落入詐騙團伙的陷阱中。


從普通市民到大學教授都會上當


曾接觸過大量老年詐騙案件的杭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某警官表示,那些非法的投融資項目其實很“奇葩”,稍微辨識一下就知真偽,但有些老人就是對此深信不疑。


他曾經手過一個“二胎奶牛”的案子。非法集資的人宣稱國家放開二胎後,很多媽媽怕影響身材不願意母乳餵養,二胎就要喝牛奶。這樣一來,奶牛的需求量非常大,現在市面上的牛奶根本不夠用,投資二胎奶牛,可以賺大錢。鼓吹可以達到年化16%-24%的收益,但養奶牛的項目基地卻是不存在的。


還有的“火星登陸計劃”。詐騙分子宣稱在製造登陸火星的“諾亞方舟”,當世界末日來臨之時,投資者或其子女可以登上火星避難,成為星際移民。


“這些一聽就很假的項目,卻有很多老人曾上當受騙。”該警官介紹,甚至相關部門在取締非法組織時,老人還上前阻攔,堅持認為自己的投資正確,“講師”的計劃很科學,項目可行性非常高。“他們中還有退休的教授,令人匪夷所思,也深感無奈。”


除了詐騙信息,在疫情期間,也是流言滿天飛。從事媒體工作的王小姐,對自己家裡老人的“固執”也頗為痛苦。喝酒抽菸預防新冠肺炎有效,油滴鼻、吃維生素C、燻醋等這些網上流傳的民間方法在家裡輪番上陣。無論怎麼勸說,父母都要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試一試。


特殊心理:老年人普遍害怕衰老和生病


張瀅教授認為,謠言是指當前沒有可靠證明的陳述,然而看似可信的內容通常與事實相去甚遠。但這些“看似可信”,卻成為了謠傳和小道消息得以傳播的根基。其中言過其實或危言聳聽的部分,在某種特殊心理作用下被廣泛傳播。


而謠言之所以能在老年群體中流行,很大部分因素就是抓住了老年人普遍害怕衰老和生病的特殊心理。這些謠言在傳播時,經常使用刺激性的語言,比如“有毒”、“致癌”、“猝死”等,再用一些看似專業的名詞和數據來佐證說辭,這樣謠言看起來就“很客觀”了。


“傳播這些謠言的平臺,很大部分都是想向老年人兜售商品,所謂的綠色食品、特效藥品、醫療器械等,從而實現流量變現。”張瀅認為,製造謠言就是為了博取關注,從而達成生意的目的。


另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認知能力和記憶力會慢慢退化,對於虛假信息的辨識能力較弱。如果頻繁接觸一個信息,就很容易被“洗腦”,從而不能理性分析。


不過,張瀅也坦言,現代社會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為科技化,老年人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如年輕人,缺少辨別信息的有效渠道。“很多謠言會包裝成為‘官方’的樣子,對成長和受教於特殊時代的老年人來說,很容易與這些信息達成思想的共鳴,從而成為謠言的實踐者,還會深受其害。”張瀅說。


生理因素:前額葉皮層老化 讓人變得自私和輕率


那麼,為何人老了對信息真假的辨別能力就會變差呢?


張瀅介紹,容易受騙的老人,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多少有點愛佔小便宜,或者貪心。“然而,這也是有生理上的原因的,”他說,“這可以從人體的大腦結構來說,也就是前額葉皮層老化有一定關係。”


大腦前方的前額葉區域涉及規劃複雜的行為、決策和社會行為等複雜的功能,這一部分受損後就容易上當受騙。即使是一些智力水平非常高的人,如果大腦正中的前額葉皮層受損,也會成為受害者。


有研究發現,前額葉是大腦所有結構中最遲發育的,又是最先老化的,特別是在生命的第六個十年之後,大腦額葉的功能會持續下降。


“正因為如此,很多老人的身體和大腦的其他功能雖然還很好,但前額葉已退化到孩子時的狀態。”他解釋,前額葉皮層的功能減退,會導致之前被前額葉控制的低級中樞的功能釋放出來,其中就包括自私、輕率等。


然而非常無奈的是,我們或許可以延緩老年人身體變差的情況,但很難改變上述症狀。“所以,對於老年人可能輕信謠言或詐騙信息的情況,我們應該給予理解,體恤這是生理變化帶給老人諸多不便中的一項。”張瀅建議,年輕人可以經常給這類老人提供關於誤導性的信息、詐騙信息的反駁證據,講一講真實發生的案例,經常與他們分享新型騙局。這樣,老年人的懷疑能力會有所提高,從而可能會降低老年人輕信誤導和詐騙信息的程度。


“事實上,老人是謠言和詐騙的受害者,作為他們最親近的人,年輕人要反思自己是否給予了他們足夠的關懷和陪伴,”張瀅說,在勸導時要有足夠的耐心,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