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低價、免費”瘋狂引流 教學質量成教育機構試金石

半島記者 劉雪蓮

價值299元課程,現僅需9元;小語種免費學,零基礎輕鬆入門,499元課程限時免費;原價888元課包,現在零元購……受新冠疫情衝擊,學生被困家中只能依賴網絡學習,眾多教育機構力圖在這一在線教育的“風口”之上分一杯羹,用低價甚至免費模式參與流量收割。不過,記者近日採訪獲悉,疫情在為線上教育帶來機會的同時,也成為教育機構教學質量的試金石,部分機構的線下問題在線上充分暴露,引發家長退費。

免費、低價,在線教育瘋狂引流

“前天下午,我半天時間就接了三個電話,都是教育培訓機構推廣線上課程的。”劉女士的女兒今年上初一,她感覺春節之後的這段日子,到處都是各種低價免費線上課程的誘惑。

劉女士手機裡存了一些機構推廣課程的廣告截圖,這些廣告都是她上網時自己“蹦”出來的,她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這些廣告裡,有的是原價299元的5節網上數學課,現在只需要9元錢;有的是原價499元的網上小語種課,現在限時免費,零基礎輕鬆入門;還有的網上外教一對一英語學習課程,亮出原價888元的課程包現在零元購的優惠。

劉女士告訴記者,春節之後,她手機上就沒斷過線上教育機構的推廣信息,最近,青島本地線下教育機構的營銷電話也多了起來。“打通之後聊幾句,就表示要加我的微信,給我發材料,讓相關老師跟我進一步聯繫。”劉女士說,這些營銷電話的套路都差不多。

“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學生們只能通過網絡進行學習,這確實給線上教育帶來機遇。”青島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網上課程幾乎成為剛需,原來線上機構需要花費大量營銷費用才能獲得生源,而現在靠低價或者免費課程,就可以獲得巨大流量,所以各線上教育機構肯定都不會放過這一機會。

這位負責人還告訴記者,青島的部分線下教育機構,剛開始是對線上教育持觀望態度的,覺得等一陣子疫情過去後就可以恢復線下課程,但是隨著疫情持續,這部分機構的壓力增加,不得不轉戰線上課程,這些機構現在很多在通過電話營銷試圖吸引學生。

線上資源良莠不齊選擇難度大

“剛開始時看到網上有那麼多資源時,說實在的我很興奮,但真正去看這些資源時,就慢慢冷靜下來。”

賴老師是市北區一所小學的語文老師,平時就比較善於利用各種網上資源,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網上呈爆發趨勢的各種學習資源,也一度讓她激動不已。有道、學而思、作業幫、猿輔導、騰訊視頻……賴老師關注了眾多機構及平臺的免費課程,主要研究對象為作文,小學、初中、高中的都研究。

“總體感覺就是線上資源很多,但是水平不一,甄別特別費時間。”賴老師說,同樣是線上作文課,有的課程一個半小時全是乾貨,一分鐘都不捨得落下;有的一個半小時的課,用二倍速聽40分鐘啥也不耽誤,能聽到幾個不錯的點就很好了。

賴老師表示,網上龐大的資源,對於老師來說甄選起來都這麼困難,讓學生和家長來選更難。有些免費資源看似是天上掉的餡餅,但如果質量很差的話,其實就是浪費孩子的時間。

孫女士給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報了一家知名機構的線上作文體驗課。課上,老師主要講童話故事,然後和孩子們互動比較多。

“兒子就喜歡老師點名讓他在群裡發言,要不就是老師說聽懂的回覆666,他就很興奮地回覆。”孫女士說,幾節課下來,她覺得兒子上網課就是在玩兒,像做遊戲一樣,老師讓他下課後將學習內容總結在筆記本上,他也一個字兒都沒寫。“體驗課結束後,就沒有再給他正式報課。”體驗課後,孫女士就和這家機構的線上課程說再見了。

線下轉線上,有人歡喜有人憂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當線上教育機構拼命收割流量時,眾多線下教育機構也在努力嘗試線上教學。

夏女士在青島的中小學生作文輔導界頗有名氣,她帶領的作文教學團隊,線下帶了將近1000名學生。當疫情來臨,這些孩子的線下課程全部搬到了線上。

“線上作文太難教了,真是活活給累死了。”自從作文課從線下搬到線上,夏女士的感覺就一個字兒,那就是累。

記者看了夏女士給學生們修改的作文,大片大片的紅色,有的簡直用重寫一遍形容都不為過。

“作文就是適合小班教,一邊講,一邊現場給糾正。”夏女士告訴記者,作文線下課搬到線上後,如果還按照原來的小班來,線上課太消耗時間,根本講不完,只能合班上,配助教。但是這樣的課,就只能講大方向,孩子掌控不了就寫飛了,批作文就特別累。原本線下課程搬線上為權宜之計,但因為線下復課無確切日期,夏老師和她的夥伴們已經開始設計線上教學模式了。

線下轉線上,有人覺得辛苦,有人卻覺得撿到了寶。

胡女士的女兒今年上初一,她曾經和女兒上過某著名培訓機構的線下課。“滿滿一屋子學生,後面還有陪讀的家長,我感覺特別不舒服。”胡女士說,線下課一節課將近3個小時,孩子會了的,也得坐那兒聽,不會的還是似懂非懂,老師也不會重點單獨面向你講。

雖然胡女士對這些機構的線下課並不感冒,但是女兒上初中後,對於數學學習有恐懼情緒、缺乏自信,她考慮再三,還是決定給女兒報了這家機構的寒假班。“因為疫情,寒假班從線下到了線上,沒想到非常適合孩子。”胡女士告訴記者,這家機構的線上課程,每週末一節,課程2個半小時,然後輔導老師再總結總結差不多3個小時了。孩子沒掌握的知識點可以線上多次回放。和學校老師的教學進度相比,機構課程的進度較快、難度稍高,上完機構的課程後,再上學校老師的課,孩子就非常自信了,而且正好也是對知識的一個鞏固。

胡女士覺得,即使今後疫情結束,這樣的線上課程也可以作為補充,給女兒留著。

線上課質量成教育機構試金石

疫情讓線上教育站在風口上,有的機構借風勢飛得更高,有的卻會被風吹落。

“線上課程簡直就是教育機構的照妖鏡、試金石。”前段時間,宋女士給上高三的女兒報了一家機構的文化課輔導班,機構的客服老師態度非常好,宋女士也一度很信賴這家機構。但是,線上課程卻讓宋女士認清了這家機構的真實水平。“我和女兒一起聽了幾節線上課,老師水平太差了,講得一團糟。”宋女士說,原先女兒說老師課講得一般時,自己還以為是女兒想偷懶不上課,線上自己聽了才發現,老師的課真不是一般的糟。

宋女士現在回頭想想,感覺這家機構把勁兒都用在營銷上了,給人特別專業的印象,但是真實水平真經不起聽上幾次課。“我後來很堅決地退了費,這種課不能上。”

除了老師教學水平差勸退了部分學生,也有學生家長受不了網課硬件的“掉鏈子”。“孩子上在線英語一對一課,一共半個小時的時間,老師掉了三次線,整節課支離破碎,孩子到最後都很不耐煩了。”趙女士興致勃勃帶孩子上體驗課,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孩子說什麼都不想再上了。對於此次因疫情帶來的在線教育風口,教育界相關人士認為,此次在線教育流量爆發,更多隻是將學生家長吸引到網絡上,但更重要的是轉化率,有多少用戶可以從免費試用到成為真正忠誠的長期付費用戶。而這關鍵的要靠教育質量。

“此次在線教育流量爆發,很多機構無論在師資還是在硬件上都並未做好準備,就開始匆匆迎接用戶,實際結果不僅沒有吸引人,相反讓學生和家長產生負面評價和感受。”這位教育界人士認為,此次疫情為在線教育帶來機會,但也會加速優勝劣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