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們,還在自律健身嗎?我的天,觀念全錯!

周小小是我朋友中在健身房練得最苦的,他從小是個吃不胖的瘦子,矮矮小小還是娃娃臉,終於在被女友嫌棄後立志要增肌10斤。

極其自律,一週7練,每週研究健康餐怎麼做,每頓飯都拿出手機查卡路里...終於,在三個月之後,肌肉拉傷,發誓再也不去健身房。

我健身搭檔阿虎,和周小小的高中同學,練得比我還要懶。一週去個3次,去了也不像周小小一樣上來就跑步機半小時。

選一頂鴨舌帽,帶著耳機,左扭扭右扭扭,然後拿起與他身體不成比例的2.5kg開始熱身。還約我結束後一起牛排大餐。嗯,他剛剛省健體比賽拿了全場第二

老鐵們,還在自律健身嗎?我的天,觀念全錯!


為什麼,同樣的舉鐵,一週7練飲食極其自律的人除了肌肉拉傷什麼變化都沒有,懶懶惰惰的人卻獲得遠超別人的回報?

你做事低效,容易放棄,沒有成果,可能就是你過於自律!




01

為什麼陷入自律,永遠不可能成事

1.人永遠做成不了,內心不想做的事


每天喝一杯奶茶,每天打兩盤王者榮耀,每天刷半個小時抖音,這叫自律嗎?當然不是。

你想吃費列羅。可你牙疼,醫生囑咐你,最近決定不能吃甜的。不得已把費列羅放到最高的儲物架。

你想吃兩把雞,可還有明天的會議報告沒寫,一想到辦公室的女魔頭髮火就頭疼,只能揮淚和隊友告別。

這叫自律。為了往往不是內心情願的目標,你放棄了眼前的誘惑,改變自己的行為。

可人永遠做不成,內心不想做的事。


老鐵們,還在自律健身嗎?我的天,觀念全錯!


你離開了儲物架,茶歇時間,你的閨蜜們給你點了最愛的奶茶,加奶油加奶蓋。

你騙著自己,這又不是甜的。結果還沒下班,你的牙齒疼得更厲害了。

你總算坐到電腦面前,遠處的茶几放著你的手機。

屏幕暗著你頭腦中卻全是和隊友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場景,你眼前PPT的字符都成了醫藥包、突擊步槍、手雷。

兩個小時過去,你還只做了兩頁PPT。

人是被內心的慾望,當下的情感驅使的。

你自律逼迫著自己,或許當時你的理性戰勝了情感,可只要一懈怠,這些原本被壓抑的慾望就席捲而來。

一不留神,就前功盡棄。


2. 遠大理想驅動的自律,會殺死你的熱情


老鐵們,還在自律健身嗎?我的天,觀念全錯!


回想我們為什麼要自律做那些讓我們痛苦的事,背兩萬個單詞,仰臥起坐300個...還不是為了遠大的目標,我要出國留學,我夏天要瘦成一道閃電。

每天在背單詞前,都想著我我還有15200個單詞沒背;每次健身房鍛鍊時,都想著我今天還有300個仰臥起坐...

你永遠活在龐大目標的壓力下,理想越遠大,壓力越大。你被壓力驅使著每天負重前行。

突然有一天,你因為生病,因為太疲倦,少背了50個單詞,少做了100個仰臥起坐。躺在床上,想著明天就要背350個單詞,做400個仰臥起坐。

你一下子,放棄了。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破窗效應】,維護一個東西要付出極大努力,一旦有一點損壞,人就傾向於一壞到底。

老鐵們,還在自律健身嗎?我的天,觀念全錯!




02

我們為什麼會陷入自律陷阱?

1.權威效應,成功人士都自律,自律一定會帶給你成功。


老鐵們,還在自律健身嗎?我的天,觀念全錯!

小時候語文課本上就講,少年魯迅為了不遲到,在課桌上用刀課早字,終成一代文豪。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每天早起跑10公里,寫出傑作《挪威的森林》。

NBA巨星科比,每天在洛杉磯凌晨四點開始訓練,叱吒球場20年。

肌肉男神彭于晏,天天自律健身吃水煮雞胸肉,從胖胖男孩蛻變成國民老公。

這教課書中,父母口中,電視媒體傳播中,這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靠著自律才一步步擁有如今的成就。

想要成功,就必須自律。


2. 迷信意志力,自己沒有堅持一定是意志力不夠。


老鐵們,還在自律健身嗎?我的天,觀念全錯!


晚上10點下班了,癱在床上,可我還得去完成明天的報告,我實在提不起勁,是我不夠自律

是我意志力不夠;我在減肥,一天沒有吃東西,半夜實在扛不住吃了一包方便麵,是我不夠自律,是我意志力不夠。

你一定聽過這樣的說法,你意志力不夠是平時練的不夠,像肌肉一樣練練就行了。越練越強。

又或者聽過這樣的說法,你意志力不夠是因為意志力是有限的,白天用多了晚上就沒了。

這些說法,直覺一聽都非常正確。

所以,你選擇相信一種,就是相信了我不夠自律,是因為我沒有鍛鍊好我的意志力/我沒有合理使用意志力。

只要我去錘鍊我的意志力,堅持自律,克服壞毛病,我就可以成功。




03

如何擺脫自律陷阱,高效成事?

1. 一分鐘啟動,一分鐘獎勵


老鐵們,還在自律健身嗎?我的天,觀念全錯!


一件事,你要靠自律去做。

必然是你的情感覺得,當下這件事的收益,比不上當下付出的成本。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而當下的成就根本就不能和遠大的理想比。

精疲力盡鍛鍊一天,結果一斤沒瘦。還想著瘦二十斤閃瞎朋友的眼呢,一比,全無動力。

那就最大限度降低開始的難度,最快得到反饋獎勵。

《思考,快與慢》中寫到,我們的大腦,總是喜歡即時反饋和短期收益的,這是它一切行為的驅動力。

兩個方法:

1)一分鐘行動

2)一分鐘獎勵

一分鐘行動:

【寫3000字長文】,變成【寫30字】【就想個標題】

【一週不能吃甜點】,變成【把蛋糕放進冰箱】

【每週健身5次】,變成【把運動鞋放在門口】

把任何行動轉化為一分鐘就能做好的事,用極低的難度來欺騙大腦。

一分鐘獎勵:

【健身完】,【馬上來一杯無糖巧克力味蛋白粉】

【寫完3000字】,【馬上到社群分享心得,獲得認可】

【忙完大工程】,【馬上愉悅晚上的SPA】

在一分鐘內就給自己獎勵,但注意要和當前的目標一致。你想瘦,獎勵絕不能是練完一頓小龍蝦。

永遠不要逼迫自己的大腦,而是想方設法去欺騙它,引誘它,久而久之,把它塑造成你想要的樣子。


2. 裝配觸發開關


老鐵們,還在自律健身嗎?我的天,觀念全錯!


就是用一些特定的行為,讓自己建立條件反射,告訴自己:接下來我要進入學習/工作/鍛鍊狀態了。

三個步驟

1)設定一個行為,作為你的觸發開關。比如泡咖啡。

2)養成行為習慣後,進入你設想的場景。比如我泡完咖啡,就進入寫作狀態。

3)在這個場景外,絕對不做這個行為。比如我不會在除了寫作的任何時候泡咖啡。

它就像你的條件觸發器,但你懈怠、疲倦、遺忘的時候,一旦執行這個行為,身體就不自覺得會調整成你之前設定的狀態。

就像巴浦洛夫的狗一樣,一聽到鈴聲就分泌唾液。

但也要注意,在你不想進入設定的狀態時,千萬不能做這個行為。

不知道大家看過巴浦洛夫實驗的後半段,巴浦洛夫要求好友來炫耀他的成功,可狗一旦到了陌生環境,響鈴就觸發不了它分泌唾液了。

關鍵在於建立【特定行為】與【預設場景】的唯一連接。


3. 自我決定


老鐵們,還在自律健身嗎?我的天,觀念全錯!


行為科學有個理論是自我決定理論,簡稱SDT(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認為,人只有在要做的事情並非自願的時候,才會消耗意志力。

領導突然在下班交代你一個任務,即便很簡單,但你一心想著準點下班,你不得不逼自己做完。就會出現難以專注,走神,厭煩的情緒。

倘若你工作就為提升自己能力,這又是一個提升的好機會。那即便任務再難,你也願意全力以赴去完成。

當你要做一件事的時候,不妨時刻問自己

1)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2)我通過做這件事要實現什麼?

3)實現的目的是我真正渴求的嗎?

舉個例子,我決定一個月讀20本書。我到底是要通過這個來告訴朋友,我的讀書量多麼驚人?還是真正想提升自己的思維水平?

倘若真正想提升思維,或許不必在意看了幾本,只會徜徉在認知升級的快感中,不可自拔。

開頭的阿虎,他熱愛健身,非常清楚他的目標就是在健體比賽拿到名次。他所有的訓練都圍繞他的理想和目標,每做一個動作都離他的目標近一些。

何來自律,何須自律。

你可以決定做任何事,只要你願意。



總結:

本該可以完成的事、達成的目標,卻要用自律毀了它。你覺得可惜嗎?

以下是三個便捷的小方法:

1)一分鐘啟動、一分鐘獎勵

2)裝配觸發開關

3)自我決定

既然大腦懶惰,情感驅動。

那我們就可以像渣男一樣,去欺騙它,引誘它,最終馴服它。

你用自律逼迫大腦,就像你和女生表白,乾巴巴的講道理,就是不買口紅、鮮花、包包一樣蠢!


老鐵們,還在自律健身嗎?我的天,觀念全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