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到底怎麼了?逐漸淡出課本的他,會淡出歷史嗎?

魯迅先生淡出課本,是不爭的事實,我們最為熟悉的《阿Q正傳》、《藥》、《記念劉和珍君》和《風箏》等,已經從某些教材中被刪去了,雖然增加了一篇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卻顯得那麼蒼白無力,並不能改變魯迅淡去的事實。

從課本之最到逐漸淡出,能明顯看出他在課本中出現的曲線。魯迅先生之前在語文教材裡出現的次數極多,因為先生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的方向,偉人已經將他定位,他成為語文書之霸也是順理成章的了。但近年他的作品不斷從語文書中消失,“去魯迅化”成了一個趨勢,只怕不久的將來,他的作品會在語文書中絕跡,真正成為歷史了。

是魯迅的文章不好嗎?當然不是,我們看他的《狂人日記》、《阿Q正傳》、《祝福》都是極具時代特色的,《風波》描寫張勳復辟過程中的江南水鄉簡直令人叫絕,回憶錄式的《阿長與山海經》、《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是上品,個人也非常喜歡《藤野先生》。甚至還有傳說《記念劉和珍君》一文將段祺瑞逼得長跪不起、從此皈依佛門長期茹素的無聊話題,但至少證明先生的影響極大極大。

但先生已經日漸從學生的教材中日漸隱退了,很多能識文斷字的學者分析他為什麼失去了時代的恩寵而成為歷史的棄兒。總結一下,我們看了許多篇分析魯迅先生的文章在課本中減少的原因,無非以下四個因素:

第一,先生的文章太晦澀和深奧,對學生們特別是中小學的孩子們來說,太難懂了。

第二,魯迅的文章入選教材的太多,為公平起見,減少他的比例,增加其他優秀作者的比例。

第三,現在是和平時期,魯迅的文章格調太尖銳,稜角過多,可以刪去一些。

第四,魯迅的文章也有著鮮明的時代侷限性,時代不同了,課本自然也要與時俱進。

應該說,以上原因都對,但又不完全對。

說魯迅先生的文章難懂,能難過文言文嗎?像朱熹老夫子的《春日》背後的含義如此之深,卻放在小學課本中,魯迅先生的文章,總不至於比這個更難懂。朱老頭子生在南方,長在南方,連朝廷都在南方,泗水早就讓異族佔了去,他還尋什麼芳呢?

要說魯迅先生入選教材太多,堵住了其他才俊的上講之路,那我們可以問一句,魯迅的文章是今天才入選的嗎?這些才俊之士昨天就不是才俊嗎?

說魯迅先生稜角尖銳而多刺的,有一定道理,但如果說是因為這一點要從課本中刪去,相信大部分人不認可,因為民族並不需要太多的水晶球,更需要仙人掌,正因為刺痛,才讓人猛醒。只是如果當今出一位魯迅式的人物,大家能否接受得了,魯迅先生在日,就幾乎被整個文化圈所不待見。臺灣曾經出了個略有點像魯迅、但才德都明顯等而下之的李敖,就足以攪得兩岸文藝屆雞飛狗跳了。

最後一點,說魯迅先生文章具有時代侷限性,需要與時俱進的,這算是個原因。以前讀書人無非就是在四書五經的框框裡打轉,青春做賦,皓首窮經,而現在,一個學生從小到大,讀到的四書和五經裡的文章,也不過寥寥幾篇。

但上述分析仍然忽略了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同時又是一個簡單而深刻的原因,總結成三個字的關鍵詞就是:“反傳統”。

魯迅先生是反傳統的,他對舊的中國文化特別是文言文深惡痛絕,領導的新文化運動幾乎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直接否定,主張全盤西化。儘管他自己能用文言,也有時候用文言寫作,但他把原因歸結為“又慮鈔者之勞也,乃復縮為文言”……

新文化運動對中國迅速融入世界厥功甚偉,但全面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則是一樁十分遺憾的事情,中國文化的斷層、年輕人對傳統不甚了了都和魯迅積極參與和主導的新文化運動有直接關係。稍後的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一樣,也需要從一個客觀的角度反思和重新評價。

目前的中華民族,正在大國崛起,老祖宗留給我們不知多少財富,絕不可能輕言放棄。儘管傳統文化有糟粕,但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潑出去。從這個意義上講,過分否定傳統文化,數典忘祖,是魯迅先生最大的短板,既然他要否定傳統文化,我們只好否定他了。

只是,對於魯迅先生,不能一棍子打死,他的作品有很多好的,他的思想也有很多好的,有著極為寶貴的意義,可以“拿來主義”,為我們所用,也算一種批判的繼承吧。

更何況,恢復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又是當今食肉者的英明決策,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魯迅先生與這一治國的基本國策相悖,又怎能大規模出現在如今的教科書中?還好,他的文章只是減少,並沒有絕跡,更沒有列為禁書,找起來方便得很,並不妨礙挖掘先生深度的志學者們鑽研。

至於魯迅先生會不會淡出歷史,這個不敢妄言,但根據一切都是發展變化的原則,這一天也許會到來。畢竟孔子的文章也做不到永垂不朽,偉人的語錄也不可能與世長存,何況魯迅先生呢?這簡直是一定的。

魯迅到底怎麼了?逐漸淡出課本的他,會淡出歷史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