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和她的日记——啥也不是,散会

方方和她的日记——啥也不是,散会

方方是谁?仍有人并不知道,我们先来看看她的履历:

方方:本名汪芳,现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因方方日记,登上洛杉矶时报头条,在美国华人圈影响深远,国内也引发热议。

有人认为,方方日记真情实感,记录了武汉日常生活状态。也有人认为,日记脱离实际,带有太多的主观情绪,充斥着阴暗压抑的气息。

所以今天我们讨论一下《方方日记》。

武汉的日记有很多,各种自媒体和市民自己记录的电子文档在网上流传甚广,但是有较大范围影响力的首推《方方日记》。毕竟方方不仅是成名已久的作家,又是作协主席,一言一行备受人们关注,也因此引发了最大的争议。

争议的核心在于方方是否臆造了事实。

在我看来,她臆造了事实,事实上,我母亲在疫情初期看了她的日记,一度恐慌误以为医疗崩溃,因此从我的角度看来,这本日记就是一个大型yao+言发源地,而且由于她作协主席的身份,还使这些失+实说法也具有了一定可信度。

在我看来,文学创作反映现实生活,所以如果客观记录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值得夸赞的。但是如果过分夸大自己的主观情绪,对不了解的事情进行放大变形,那么这样的记录并不是真实的记录,其本身创作的出发点和意图,就值得我们去质疑。而恰恰《方方》让人不适的缘由,那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恶意。

在日记中,充斥着阴郁压抑的气息,以及擅自的揣测。在日记里,她似乎把自己当做了救世主和(dao)(de)标杆,似乎只有她的记录才是真实的,而别人的都是虚构。然而日记期间她蜗居家宅,又何曾去过一线?又是否见过基层工作者的辛劳,不过是讲一些转述和小道消息进行艺术加工,夸张放大。而这些未经证实的信息的臆想式夸张和记录带来的恐慌,她是不在乎的吧。所以她是一个文人吗?她似乎更像一个玩弄文字游戏的痞子。在她的日记里,看不到相关方的努力,没有阳光,似乎全是痛苦、苦难,并基于以上的臆想,否定一切。哦,还对持异议者进行攻击。

哦,你看多么完美。方方用他的笔为刀,向着同袍扎下了狠狠的一刀。你看那些上演农夫与蛇的海外媒体所说的:中国是——病毒发源地,不作为,破坏自由......

啧,方方,你看这些标题是不是格外眼熟?

是啊,当然眼熟,那些正是你笔下的创作啊,而且由于你的身份,这些臆造式的话语也变得格外可信。呵,真真无愧于你的“家国情怀”。

然而事实是什么?

1、中国防疫得力、海外医疗崩溃的鲜明对比;

2、中国并非病毒发源地。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了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共6位科学家的一篇文章“The proximal origin of SARS-CoV-2 ”,通过对基因组数据的比较分析,明确指出:新冠病毒并非源自实验室,也不是一种故意制造的病毒,而是一种自然进化的产物。中国科学家也在顶级期刊《自然》、《细胞》上发文、证实了华南海鲜市场并非病毒起源地。


方方和她的日记——啥也不是,散会


你看你写了那么多,却偏偏看不到真相?难道你住在自己的豪宅中,享受着抗疫成果时,却看不到治理能力的提升?救援的有序?

如果中国不够好,那么你再看看欧美,它们才是你心目中的向阳地吗?那就麻烦你睁大眼睛看看这组数据(数据统计截止至2020年3月30日23:30):

中国VS海外:

方方和她的日记——啥也不是,散会

呵,我们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如果这份答卷都不能让你满意,那些作业都抄不好的人又凭什么受到赞扬?凭你面子大,还是背后有猫腻?

方方们,文人要有文人的骨气,也要有文人的气节。打着公(gong)知的名义,背地却臆造,这算不上文人,不过是一批墙头草,一般的人物。你不能既想要享受发展的福利和便利;又想要靠自己耍嘴皮扭曲事实,难道公序良俗也敌不过你们的颠倒事实?

我看到微博中有人说得好:“为什么方方被捧到天上?那是因为有一群“恨、国”的砖家、叫兽跪在地上”。

武汉已经解封,中国给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案。既然自由的灯塔无限好,那不妨收拾行李,去美国做你“客观公正”、“独立自由”的良心吧。麻烦您放过“不完美”的中国,我们老稀罕它了~

啥也不是~散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