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半年素,血脂反而高了,破解其中的秘密

老杨,平素喜爱吃肉,体检时检查出血脂高,医生说高血脂是百病之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要他多吃素,勤走路,把血脂降下来,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可是老杨吃了半年的素,一口肉都没敢吃,复查血脂时反而高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吃了半年素,血脂反而高了,破解其中的秘密

55岁的老杨是个厨师,可能是职业的原因,特别喜爱吃肉,无肉不欢。一次体检发现,他血脂中的甘油三酯高达2.7mmol/L,低密度脂蛋白也偏高,医生告诉他说,您的血脂很高,如果不把血脂降下来,会导致血管内的血流变慢,容易产生动脉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的发病率。遂让老杨不仅服用药物,还要坚持饮食控制,戒掉经常吃肉的习惯,多吃素,勤走路。

老杨也怕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来找自己,从医院出来后就制订了自己的食谱:西红柿VC含量高,西红柿炒鸡蛋;冬瓜利水,还能减肥;炒冬瓜,芹菜含膳食纤维多,炒芹菜;还有烧茄子等等。

经过自己的坚持,老杨度过了,一见肉就慌的时间,慢慢的习惯了吃素。半年后,他满怀希望的来到医院复查血脂,可是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事,就是血脂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

医生也纳闷了,为什么不见疗效呢?经过仔细的询问老杨后,才知端详。原来老杨认为,血脂高和吃肉有关,我不吃肉不就行了,但是为了改善口感,他在做饭时要么先把菜过油,要么炒菜时多放油,自己认为这样既改善了口感,又不吃肉,从而降血脂,一举两得,岂不美哉。然而事与愿违,老杨的一个误区使自己的血脂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升高。

其实控制饮食也有很多的学问,一定要清淡、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肉一定摄入高脂肪,但不吃肉不一定是低脂,炒菜时油放多了也不行;生活中如何选择食用油呢?

吃了半年素,血脂反而高了,破解其中的秘密

一、适宜人群

食用油一般包括饱和脂肪酸和非饱和脂肪酸类

饱和脂肪酸类:椰子油、棕榈油,猪、牛、羊等动物油脂等,不适合高血脂人群食用。

非饱和脂肪酸类:橄榄油、茶油等,适合高血脂人群少量食用,少量、少量、少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要少量。

二选择方法

吃了半年素,血脂反而高了,破解其中的秘密

两看一闻,看时间和油质,无沉淀、透明度高,生产日期近;问气味,无异常气味。

您身边的人有这样的误区吗?转发给他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