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产权该有退出机制了,否则单身、离婚、变故、继承等怎么办?

北京的共有产权政策自从2017年9月份公布以来,已经有很多项目落地,也有部分项目已经交房入住,当然也有很多项目已经在路上。


共有产权该有退出机制了,否则单身、离婚、变故、继承等怎么办?

这是一个好政策,让很多真正刚需的朋友可以买到拥有产权并可以长期居住的房子。目前来看,共有产权的进入机制慢慢趋于成熟,可是真正的退出机制可以说还不明确。

那么,退出机制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呢。管家参考了《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做了如下简化整理:

拿到房产证未满5年的,不允许转让,因特殊原因确需转让的,可向项目所在区住房建委(房管局)提交申请,由代持机构回购。

拿到房产证满5年的,可向项目所在区住房建委(房管局)提交申请,可按市场价格转让所购房屋产权份额,转让对象应符合共有产权购房资格。代持机构有优先购买权,具体价格由地产估价机构评估。购房人转让价格明显低于评估价格的,代持机构应当按购房人提出的转让价格予以回购。

购房人通过购买、继承、受赠等方式取得其他住房的,其共有产权住房产权份额由代持机构回购。

具体实施办法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会同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也就是说,退出机制只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而具体的实施细则其实还没有,这也给诸多有实际困难的朋友带来了困惑。


单身

单身家庭申请购买的,申请人应当年满30周岁。有了共有产权项目,符合条件的单身肯定也是不能错过啊,申购、审核、摇号、选房、签约、贷款按顺序都要做一遍。

30岁的年龄也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了,而这个申请购买的过程可能往往要持续半年甚至1年以上。可是,在这期间大家可能都会碰到爱情、碰到自己的白雪公主和如意郎君。

买了房子,找到了结婚对象,这本来是个好事。但是,就有一部分朋友因为自己申请了共有产权,而另一半自己有住房,从而陷入两难境地。比如有朋友就是因为项目持续了一年,网签都结束了,贷款还迟迟不办。可是,在办理贷款的时候,却被认定为2套,因为2套的认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被认定为2套,就得60%的首付。如果退,因为已经网签,开发商不给退,退就得交违约金。买呢,钱不够,即便钱够了,可能还被某些部门认定为要腾退。那就腾退呗,可是没人知道怎么腾退,因为没有实施细则。


离婚

开开心心的买了共有产权住房,但总是由于各种原因,两口子要离婚,这个也是一个普遍且正常的事情。可是,如果结婚前买了共有产权住房,而离婚的时候怎么分割?

一人一半吧,但房子作为一个实物也没法拆分。那就卖了分钱吧,卖给有共有产权资格的人么,还是卖给代持机构,可是相应的机制没有。

那就给有共有产权资格的人吧,如果两个人都有资格,商量下还好办。如果只有一个人有资格,那房子只能给有资格的人。而有资格的人,可能由于某种原因未必有钱。

反正,离婚本身就是个不开心的事情,因为财产分割又带来一份不开心。


变故、继承、拆迁

人生总是会碰到各种坎坎坷坷,而对于刚买完房的普通人来说,可能在应对变故的时候就畏手畏脚了。

比如家人得了重病,需要花钱看病。可是刚买完房,手里没钱。怎么办,那就把房卖了吧,可是怎么卖呢?一样因为没有实施细则的原因,没法转让,没法腾退。

由于各种原因去世,财产需要继承。而房子作为一个重要的资产,继承人如果没有共有产权资格,没有行为能力而不能继承。那怎么办,还是把房卖了吧,同样会面临卖不掉的尴尬。

拆迁也是个常见的尴尬境地。什么时候拆迁,会不会拆迁,往往谁也说不好。但为了解决住房,共有产权申购机会来了,那就申请吧。可问题是,往往总是那么不凑巧,拆迁真来了。那怎么办,仍然是腾退无门。


共有产权该有退出机制了

以上整理是经常能碰到的一些情况,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正常行为。而实际上类似上面的情况还会有。从道理上来说,只要没有投机、没有欺瞒,就应该让正常的退出。

共有产权该有退出机制了,否则单身、离婚、变故、继承等怎么办?

共有产权的进入机制已经基本完善,可是退出机制只有框架没有细则,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退出显得比较迫切了。所以,共有产权该有退出机制了,否则碰到以上情况的朋友们该怎么解决呢?

共有产权是个新生事物,摸着石头过河,有些政策需要倒逼才能不断的完善。就类似早期的共有产权在落户、上学时找不到实施办法,而被误认为共有产权受到歧视,实际只是流程不完善、宣贯不到位。

大家需要退出的需求越来越多,处于尴尬境地的朋友呼声越来越大,管家在此呼吁相关部门尽快落实共有产权实施细则。呼吁对于那些已经购买共有产权但现在处于尴尬境地的朋友,得到临时妥善处理。

也呼吁开发商朋友,多承担社会责任,为那些非故意处于困境的朋友多开绿灯,让房子在目前唯一可流动的市场里面流动起来。服务、口碑和社会责任,是大家选择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真实的故事

下面是一个单身朋友购买共有产权后,找了一个有房的对象结婚,在面对2套、退房、腾退道路上的经历和坎坷。


购房历程

共有产权该有退出机制了,否则单身、离婚、变故、继承等怎么办?

情况概述

2018年11月,刚满30岁的我以单身身份申请了某共有产权房项目,经过摇号,选房,再网签至今,整个战线拉的非常的长。目前状态,已经网签,但是贷款审核出现问题。由于对象有房,开发商2019年12月10日通知,按照现行房屋贷款政策规定,公积金审核认定为2套需尽快补足60%首付,利率按二套贷款政策进行。如不能缴足首付款退房的话,则按照合同违约处理,10%的违约金,预计约20W。

各方协商

1、某开发商:多次协商无果,开发商告知,只负责卖房,你要是退房就是违约,需要支付违约金。近期本项目再次申购就要开始了,催促尽快缴足房款。

2、市住建委政策科:按照政策需要腾退,但是目前没有腾退细则,建议咨询具体分配执行的区住建委。住建委政民互动版块相似问题的回复是:须腾退。(目前再登录网站,由于网站改版,找不到该问题了。)

3、某区住建委的审查科:认为我在申购时候是符合资格的,目前没有腾退的实施细则,政府办事要按照条文、政策,现在要求开发商免费退给我无依据,也已经出面和开发商沟通过退房事宜,开发商表示自己只管卖房,拒绝了请求。坚持要求补款或者按违约扣10%的情况处理。虽然情况不同,别的项目也有全款退给购房者的,但是目前这个开发商比较强硬,如果没有网签,很多事都好商量。能否拿到房产证,不一定。而且目前国家在研究上一个动态监管系统,就是对于不符合资格的人腾退,目前还未上线。也许是交房后,先运行一段时间,对于不符合政策的业主统一清退。

4、合同上的代持机构:咨询代持机构是否回收?回复是目前还未进入到接入时机,建议咨询某区住建委。

5、思考:看起来大家都没错,但问题确实有。目前的问题属于签订合同后,失去购房资格。之所以产生这样进退两难的困境,在于国家出台的关于房地产调控的限购政策,共有产权房其本身严格的政策制约,误伤了部分购房者。截止目前,共有产权房的政策也只有2017年的一个试行办法。后续如何执行、如何操作,并无具体的政策。而转让房屋的政策也以取得房产证为节点,对于我这种可能都拿不到房产证的情况,如何腾退,如何转让,并无规定,只是有一个需腾退政策方向。

资金有限,才购买了共有产权房,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让经济陷入寒冬,我们夫妇工资相比以前,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按60%交首付款或者是支付20w的违约金这两种选择,令本就不宽裕的我们,雪上加霜。

结婚买房本是好事,但因对象有房,却让购房人陷入困境。不可能为了一套房让人放弃感情。不知结婚是否算是一个违约的情况?因为没有具体政策的支持,而购房者需要承担后果。在漫长的过程中,购房人资格发生变化,开发商是否有责任,是否应该体现一点责任担当呢?


结尾

单身还敢买共有产权么,面对可能的爱情和机会如何选择呢?恐怕这些都会引起大家的激烈讨论,因为爱情和房子在人生道路上都很重要,我们需要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我们也要面对现实。

同样,离婚、变故、继承、拆迁等情况,也一样有着尴尬、矛盾的故事在上演。

管家再次呼吁,呼吁共有产权退出机制抓紧落实,呼吁对那些因为各种原因需要退出的朋友得到重视,呼吁开发商多点社会责任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