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寫個專欄,聊聊“會計實操”那點事兒

一、這個專欄寫點什麼?

這個專欄的內容主要是針對財務實操和會計實操,比如財務專業知識應用、賬務處理和業務技能實操、Excel的財務應用、財務軟件的使用、納稅籌劃、財務自學方法和筆記、經濟法和稅法的財務應用等等,重點在於解決實操應用的問題。具體內容上也不做過多限制,結合我自己的工作和教學經驗,與之相關的都會涉及。

二、為什麼寫這個專欄?

2017年《會計證》取消了,《會計法》也做出了相應的修訂。

修訂之前,舊會計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會計從業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現在修訂為“會計人員必須具備從事會計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從事會計工作的門檻從“資格證書”變成了“專業能力”,難度提高了。

同時,2019年1月1日實施的《會計人員管理辦法》,針對這種“專業能力”做出了進一步解釋:

第四條 會計人員具有會計類專業知識,基本掌握會計基礎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夠獨立處理基本會計業務,表明具備從事會計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

這一系列的變化,與我這些年從事財務工作的體會不謀而合。過去取得《會計證》就可以做財務,導致很多人誤以為做財務很容易。而現在要求“具備從事會計工作所需要的

專業能力”就不容易了,但這也是會計工作真正需要的。

那麼這種“專業能力”包含哪些內容呢?

我想通過這個專欄來嘗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三、說說會計實操

  1. 大部分人學習會計實操就是為了“上崗”,這樣看來,實操的學習目標就必須是獲得會計法規所要求的“專業能力”,以實現上崗。
  2. 可以將這種“專業能力”劃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顯性內容,即財務知識和業務技能;另一部分是隱性內容,即財務思維。這兩個部分缺一不可,並且相對而言第二部分更難獲得,卻更重要。
  3. 顯性內容中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會計、財務基礎專業知識:例如會計科目、借貸記賬法、會計分錄、財務報表、稅種稅率等。
    2. 賬務處理實操:例如籌資業務、採購業務、銷售業務、投資業務、成本核算、一般業務、期末結轉等。
    3. 業務技能實操:納稅籌劃、納稅申報、編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財務報表、財務軟件使用、票據填開與審核、銀行業務操作、各種財務辦公用品使用等。
    4. Excel的財務應用:這一部分也屬於“業務技能實操”,但因為它對財務實在太重要了,所以把它單獨列出來。
  4. 隱性內容:到底什麼是“財務思維”確實很難概括,但具體地看,比如工作方法、邏輯思考能力、知識結構等等,其實都是財務思維建立的基礎。同時對於財務工作而言,這寫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之後會專門寫這方面的內容。

四、寫在最後

我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財務工作者,所以本專欄涉及的也都是普通財務、會計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會圍繞上文提到的“專業能力”,在我的工作和學習經驗之內,做一些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