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沣河(作者文杰)



记忆沣河(作者文杰)

(作者文杰)

每当我们说起长安,总有说不完的后续话题,长安有八景,长安有八水,长安有八百里秦川,长安北有黄土高坡,长安南有秦巴山脉,东有潼关古道,西有铁马秋风大散关。长安有秦皇汉武,有钟楼鼓楼,有大小雁塔,有古城墙有古离宫,有流传千古的唐诗宋词,有根深蒂固的中华文明。长安有讲不完的皇家故事,长安有道不尽的平民往事,有涛涛流传乡村野史。

我爷爷的时候,他们住在沣河河东河迪村,我爷爷也说不清他们是啥时候,从那个地方搬迁到沣河东岸的,我父亲的时候,我记得我父亲说他们是随着我爷爷,我伯父和三个姑姑为了躲避上世纪三十年代陕西关中一带发生的瘟疫(虎列拉)从河迪村大堡子,搬到东路房房,也就是河迪十三队的。

当沣河从秦岭北麓南研子沟(原长安县西南秦岭北坡南研子沟)奔流出沣峪口以后,便在五楼湾接纳了户县和长安乡邻的祥峪河和太平河水,裹挟着一路向北,到秦镇城南,河迪村北面,吸引着洨河河水,洨河上游潏(yu)河,滈河,金沙河,完成以上汇集后形成“四水归一”(大的河流,沣、太、潏、滈),然后一路向北,在草滩农场西流入渭河。沣河全河长78公里,流经西安咸阳两市,长安、户县、未央和咸阳沣东四个区县,流域面积达1386平方公里,是渭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沣河水流日月长,四水归一入未央。

几千年沣河流淌,几千年秦川沧桑。”

长安八水各有千秋,东有浐灞合一,北有泾渭东流,而沣河,在进入渭水之前,便容纳了潏、滈、沣、太(与祥峪河与高冠河刚出峪就合为一条河流)四水归一,只有涝河,鹤立独行,在长安八水的最西面,与沣河并行直接入渭。

沣河是我的母亲河,我的家乡南留村位于沣河西岸,是一个美丽而古老的村庄。

我小的时候,常常和小伙伴们三三两两去沣河河里玩耍,常常在南留村和河里村(河迪村)之间的鬼门深学游泳,也常常去秦镇和水寨那里的沣惠渠拦河坝隔岸观水,那时候每到雨季来临的时候,沣河便时常涨水,有时候会时不时的从上面漂来几根木头,椽和檩什么的,有时也有猪和羊等,也时常能看到有几个胆大的乡邻,站在河边顺水打捞的。

每到夏天,天气稍有稳定以后,也就七八月份,我们也时常去拦河坝东面的截渗(拦河坝沣惠渠首沣河内往外导流的地方,水比较深,水流很急)去学游泳,那是稍大一点孩子们常去的地方,那个地方很危险,几乎每年都有出事的,我村就有一个好像是姓石的年轻人,就在那里出了事,一起去学游泳的几个娃,就他没有回来。南留村的孩子一般都是在拦河坝西面,秦镇东南门那里玩,那里河岸较宽,河提上堆放了很多大石头,也可能是先人们为了保护秦镇城池专门堆放在一起的。

后来,大概是在七十年代初期,南留村开始修建水库,四到五年的时间,修建了大口井小口井,秦镇庆镇村河迪十三队十四队的孩子们也就基本上不去沣河游泳了,小口井便成了娃娃们学习游泳的地方。

(文杰摄影)

我很小的时候,常听父母亲给我讲故事,母亲讲了很多故事,有传统故事,有她小时候的故事,也有很多南留村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物,我有很多记不清了,母亲没有文化,不识字,但母亲的记忆力很好,母亲常常能给我们讲她从外祖父外祖母或者其他什么人那里听到的故事,讲给我们听,用来教育我们。

母亲也常常讲她小时候,,是如何跟着姥爷姥姥从山东淄博一路向西来到陕西的,母亲时常说起她小时候随家人落脚在铜川的金锁关,后来又是如何到了富平县王廖镇北坡一个叫顺义村的地方。

母亲没有上过学,不识字,母亲的名字也是和父亲结婚以后,由父亲改的,在过去那个年代,那个社会,母亲,只有小名,没有官名,母亲后来的名字,是父亲给起的,也是父亲教会了母亲会写自己的名字。

小时候,父亲也常常给我讲很多的故事,但由于时间太长在我的记忆里已经少之又少,每当我回忆起父亲,想极力回忆一下,想写写父亲,但是记忆却总是很模糊,记不得了,有时也不得不向哥哥姐姐们求证一下,所以得来的,终究只是听说而已。

父母亲的故事里,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母亲她们老家石河县朱春登放舍饭的故事;还有沣河两岸八月十五送月饼杀鞑子的故事;以及本村杨家姑娘为了全村百姓嫁给太平军首领蓝二顺的故事,直到去年开春的时候,我写了《南留村往事》,里面简略叙述了南留村杨家姑娘的故事,但总觉得事情不是那么完整,最近查了一些资料,也向村里老人了解有关细节,在此做一下较为详细的阐述。

时间应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期,也就是在我出生的整整一百年前,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故事,特别是南留村发生的故事。

说的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极大的撼动着清朝的统治地位,这场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农民起义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了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也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到1864年,这场历经14年,波及全国18个省,随着太平天囯集团内部不团结,首都天京(南京)被攻陷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最后一支由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率领的部队,于1872在贵州被消灭,标志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终结。

在南方的太平天国轰轰烈烈发展的时候,也即清咸丰九年(1859年),西南边陲的云南昭通府大关厅(县)牛皮寨乡民 李永和、蓝氏兄弟老大蓝朝柱(蓝大顺)老二蓝朝鼎(蓝二顺)跟风呼应太平起义军举旗 起义,建立大明政权,以顺天开元纪年。意图北上四川、陕西。

到同治元年(1862年),蓝大顺、邓天王、蔡昌龄、郭刀刀、曹灿章部等先后分别进入陕西。

这只部队最先进入陕西的是邓天王和蔡昌龄两部。邓、蔡是蓝二顺的部属,四川绵阳丹棱之战,蓝老二战死,突围后,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邓天王率部北撤,于同治元年二月,由四川北部进入陕西宁强阳平关,驻扎宁强县的汉中镇总兵布克坦逃至汉中。邓天王这时召集汉中附近数百下苦烧炭的工人加入义军,扩大了队伍,旋即东下南郑,由新集至桑园铺一带。

蓝朝鼎(蓝二顺)四川绵阳丹棱战死以后,蔡昌龄成为首领,自称蓝二顺,接过蓝帅义旗,继续北上。

这个蔡昌岭后来与南留村有一段佳话,也是后话。

蔡昌龄率部北上至川陕边界,三月也由汉中到桑园铺,与邓天王部会合。四月,邓天王、蔡昌龄(自称蓝二顺)围攻汉中府城,转战西乡、石泉、汉阴、镇安等地。

蓝朝柱也就是蓝老大丹棱突围后,率部北上江油、平武,转战于川东。同年四月攻克四川万源县,经秋梁坡进入陕西镇巴县的渔渡坝等地。五月十日,攻克镇巴县城;五月二十一日,攻克西乡县,杀死清府知县巴彦善。义军继续北上,进围洋县。驻守洋县的陕西藩司毛震寿闻讯逃至西乡县。六月九日,洋县城陷,义军入城后,杀死知县汪泄、都司周维兴、游击恭额勒等。

蓝朝柱占领洋县以后,便在洋县建立根据地,成立临时政权,改洋县为靖州,封王建制,布告安民。

在新建政权里,蓝朝柱自称“汉显王”,命人镌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白玉印玺。行政机关下设都司、巡捕、先锋等官职。同时把他的这支义军称“顺天兵”,统一身着黄色服装。宣布几大纪律其中主要三条:一是不准抢劫;二是不准烧杀扰害百姓;三是不准侮辱妇女。

同年五月以后,入陕的李、蓝起义军还有郭刀刀、曹灿章等部。郭刀刀与蓝朝柱在万源县分兵后,东走湖北竹溪、竹山等地。

七月,李、蓝部队进入陕西平利,欲沿汉江西上,至洋县与蓝朝柱会师,因清军截断西进道路,于是引军北上,来到周至、眉县、歧山,转战宝鸡、凤县,后至甘肃两当、徽县。十月又南下攻克略阳,由宁强返回四川。曹灿章于八月进入镇巴县城,活动在石泉、汉阴等地。

进入陕西的蔡昌龄部,依然打着蓝二顺的旗号,继续为汉显王蓝大顺攻城掠地,西征途中,进入沣河两岸,进入南留村,并在南留村安营扎寨。

这段历史,在太平军的行军路线没有记载,但在南留村的故事里,确实有过这么一段记载。

同时期进入陕西关中的还有江淮一带的捻军,至于捻子军,更是亦兵亦匪,是有一个好吃懒做的富二代张乐行发展起来的专吃大户,居无定所的黑帮团队,捻军有骑兵有步兵,步兵为主,骑兵为辅,骑兵主要活动于安徽、河南、山东等八省十多年,鼎盛时期兵力达二十万多。从军事层面来说,捻军是以步兵为基础,这点跟太平军一样,所以他们在战术上偏向建筑坚固堡垒驻守城池,而不是向骑兵那样冲锋陷阵。

跟风跟会吃大户,没有根据地是张乐行最头痛的事,捻军攻占了永城县(商丘)以后,算是有了自己的领地了,而张乐行很聪明,他知道自己这样肯定会受到清朝政府的剿灭,于是他分出来几个忠心的手下,让他们分别去附近的江苏、安徽等地成立捻子军,这样分散了捻子军人多势众的目标,完成了大部队向游击队改制的化整为零过程,使得清政府就不会那么轻易下手对付了。

张乐行在捻军最强盛的时期还和太平天国发生了联系,自愿接受天平天国的"封官"表示愿意和洪秀全一起推翻清朝统治,可是私下还是我行我素一点不配合。捻军的成员构成很简单,老大是张乐行,其余的几乎是农民军队,一点大局观念没有,配合不到位而且纪律松散,好像就是一支为了吃吃喝喝的部队,不过张乐行下了一道很奇怪的命令,去大户人家吃饭可不能伤害别人,也别把钱财全部拿走,要给受害方留上一点点,不至于断人后路。

捻军很像"黑帮团队"可是他们的战斗力还不弱,居然把满清骑兵打跑过几次,可是捻军最后还是从内部瓦解的,清政府收买了几个内部人员反叛,最终把张乐行等人一网打尽,捻军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中。

据有关记载:1866年(清同治五年)10月捻军在河南许昌分为东西两支。西捻军由张宗禹、张禹爵和邱远才等率领,进入陕西,与东捻军结为犄角。次年1月西捻军在西安以东灞桥十里坡歼灭陕西巡抚刘蓉的湘军。但却在左宗棠楚军的夹击下,被赶出西安转而进军陕北,在陕北攻占绥德、安塞、延川等县城。后传来东路捻军被围急讯,于是年12月从陕西宜川进入山西,拟直攻北京,以吸引围攻东捻军的清军主力,达到解围目的。

也就是说,当时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部队和这支从云南昭通过来的“顺天义军”不是一个部队,虽然那时都是反清义军,同时期的捻军也只是在长安城东郊的灞桥十里铺一带和清军有过对抗,便向北进入了陕北,从陕北回到山西的。

(作者文杰于泾渭分明处)

追溯南留村的历史,据记载“从村名看,当属原来未南迁的古留村之一。与其相对应的是秦渡镇北侧的三个羌村(今已改成骞王桥等)。因在羌村之南,故称为南留村。清嘉庆《长安县志》记为留村,《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为南留村。在清同治二年(1864)有一支太平军驻扎,领导人叫蓝二顺(蓝二帅),与村中一杨姓女子结婚。当时成为农民起义中心,名噪一时,一度人称蓝留村。清末民初,因此村木锨有名,又称木锨留村”《长安村落,长安五星南留村》。

那么,进入南留村的太平军到底是那一支部队?。

南留村是一个古老而封闭的村庄,因其位于秦镇以南,秦镇古称为柳州,农业学大寨那些年,平整土地大会战村西南出一古墓,墓碑记:“明文林郎山东四平知县柳州韩公墓志铭,葬于柳州以南”柳州指的是秦镇,(秦镇过去叫柳州)柳州南说的就是南留村,南留村人杰地灵,清朝张恭韶,清代道光年间恩贡,曾为翰林院编修,后官至兵部侍郎赞理陕西地方军务兼理粮饷。中期,出过一位知府,是南留村张家先贤,后辈六队有一位叫张都公的,解放前是村里大家公认的大善人,发展至清朝中后期。

蔡昌岭部进入南留村后,也是按照汉显王蓝大顺宣布的三条纪律:一不准抢劫;二不准烧杀扰害百姓;三不准侮辱妇女,但为了筹备粮草物资,也为攻打秦镇曾驻扎在南留村。

秦镇是方圆几十里的商业大镇,商贾云集,富甲一隅,油水肯定是不少的,秦镇东临沣河,四周建有城墙,城外有护城河,有南门、红南门、西门、北门四个城门可供出入,城高河深,易守难攻,太平军将领蓝二帅(实际上是蔡昌岭部)久攻不克,欲驻扎南留村做攻取秦镇的长期准备,村里族长不同意,那时候南留村也是有城墙有护城河有村民护卫队的,太平军(应该是顺天军)转而进攻南留村,扬言要血洗南留村,村里有张、杨、吴、孟四大姓氏,都是大家族,其中杨家为当时大户人家,也是分了几个门头,南头巷子杨老先生有一姑娘,为保村民,嫁与蓝统领,条件是:不进南留村,不进攻秦镇,姑娘愿随义军头领远走他乡,后南留村得以保全,秦镇战备结束,头领与杨家姑娘喜结良缘。后人也将留村改称为难留村(南留村),南留村在周边没有与其对应的北留村,东留村,只是在户县秦镇以西的某个地方有个西留村,但和南留村也扯不上一点关系,至于其他如长安引镇,周至等有名为南留村的,南留村的历史记载上没有说明与其有啥关联的。

这个蓝二顺,不管是蓝帅,还是蓝统领,应该是蔡昌岭,至于娶了南留村杨家姑娘的是不是蔡昌岭本人,好多南留村人也说不清,也许是蔡昌岭部下的一只小股部队,也是不无可能的,但这确实是南留村的一段佳话。

南留村正南方向的庆镇村,也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庆镇古时叫祁镇,还有一段时间叫七珍。也是经古时战乱灾荒、疾病,遭受灭宗绝户之灾,也有外投奔他乡的,曾经遭遇毁村的罹难,也可能与南留村在同时期有同样的兵家骚扰,南留村因杨家姑娘得以保全,庆镇可能没有这个机会,所以对祈镇(祈求,祈福)这个名称也是值得商榷的。

历史终究还是会发展的,多年后,又有人来此居住,形成有七珍、绣柳、柳树巷3个小村落。清太祖天命二年(1617)太平河水暴涨,大水冲淹了绣柳和柳树巷,两村迁至七珍,合建新村,又有了集市,称七珍村,又或是七镇村,是说本村村民来源比较复杂,可能是四面八方的外来户形成的村庄,但从另一个方面,确实是印证了那个时候沣河两岸柳树成片的事实。

南留村东南方向,庆镇村正东,隔沣河对岸就是五楼遗址,五楼遗址位于五星乡周家堡村西及村西南、北张堡村西及村北,所处位置为沣河东岸的一级阶地之上,地势中间高,东西两侧为缓坡,为一南北方向狭长的台塬,当地人称为“蝎子岭”有说是那时候蝎子经常出没,也有说是台源从南向北俯瞰向一只顺流而下趴着的蝎子。蝎子岭所处的沣河河道也叫五楼湾,是与庆镇村,太平河村之间,由沣河太平河交汇处冲击而成的东高西底弯曲河道,因有沣河,太平河交汇,我们那里叫裤裆堰,(有数据资料:五楼遗址南北约1200米,东西约600米,分布面积约720000 平方米。遗址西南部文化层厚约0.3-0.4米,中部文化层厚约5-6米,北部文化层厚约0.3米。有史料:可见遗迹主要为灰坑,暴露的灰坑形状为袋状、锅底状、筒状等等。发现的遗物主要为陶片,以泥质红陶和夹砂褐陶为主,也见有较多的泥质灰陶以及少量的夹砂红陶。能辨认辨别的容器形状有弧折沿盆、折沿罐、叠唇缸、敛口瓮、鬲等。)

考古专家由遗物判断,五楼遗址包含的遗存年代分别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晚期、新石器时代庙底沟二期(龙山文化早期)、西周时期,仰韶文化遗存居多几乎遍布整个遗址,庙底沟二期和西周时期遗存主要分布在遗址北部。

五楼遗址包含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庙底沟二期文化、周代文化遗存,延续时间较长,分布面积较大,文化层堆积较厚,这些遗址遗物遗存对于我们研究史前及西周时期的聚落分布特点、聚落结构、人际关系和文化谱系等提供了可贵资料。

五楼村是沣河两岸红色革命开展最早的地方,长安革命先烈张新法、康居仁、徐汉儒、李艮等先后在五楼地区传播革命思想、建立农民组织、开展武装斗争。《长安县志》记载:1926年李艮等共产党员奉党的指示,到五楼一带开展革命活动。把五楼地区的农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五楼附近的几个村子,那时候叫五权乡,都有村民参加,农民运动以五楼为中心,迅速波及到户县、咸阳等地。当年成立中共五楼党支部,并在一些村庄也成立支部,随后建立中共五楼区委员会。在五楼地区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抗粮抗捐、减租反霸。公开审判处决了横行乡里、坑害群众的恶绅乡霸张林旺,为群众除了一害。“四一二”大屠杀后,白色恐怖猖獗,而五楼地区的革命斗争仍如火如荼,他们清算当地“十大阎罗”、捣毁五楼厫、处死“黑毒虫”,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李艮,1908年出生于陕西长安,是长安县细柳姜仁村人,曾在细柳府君庙上学,领导了三桥农民暴动,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历任中共长安县委书记,中共西安市委书记,并担任过工农红军第29军政治委员。

而这一年,也是刘振华围困西安城的那一年,二虎守长安,冯玉祥驰援,炸开了玉祥门。

五楼是沣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五楼村是由五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行政大村,在那些年,长安五星乡有两个大村,五楼是五个村,江村是十个村,也叫十堡江村,南留村,河迪村,太原庄也算大村,人口都在三千,四千以上了。

南留村正西有浮沱村,本村先民是从外地搬迁而来,原故地有滹沱河,因纪念老家河流,起本村名为泘坨村,滹沱河应该是蒙古高原的河流。后村子为了抵御匪患,修筑城墙,又有名:泘坨堡,今转音为:扶托村。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浮沱村,秦镇,南留村之间的狼窝坎,一整面的黄土坡原,在开了几年砖瓦窑以后,形成了今天的一马平川。

浮沱村有西周泘坨村遗址,是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滹沱村遗址位于户县秦渡镇滹沱村东和南留村之间的高地上,与秦镇西北的长安县文王灵台遗址相对应。

周文王灵台也叫平顶寺(平等寺)在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据《大雅-灵台》篇中记载着关于西周文王以民力修建灵台时,平民百姓欢乐而顺从之场景,其诗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其大意为;文王开始建筑那灵台,营造它来量地界。老百姓齐来到建造它,不到几天很快的建成了。始建本不须急成,百姓们都急忙的到来修建,是说当地群众热情很高,大家都来帮忙。

现在,周文王灵台历经约三千多年的岁月沧桑,其故迹至今犹存,在今西安市长安区灵沼乡阿底村东南约五百米沣河西岸畔。

说是当年长安城里,长安城南,沣河西岸有三个人各人赋诗一首(句),谁说的东西高大,算谁是胜者。城南人说:城南有个大雁塔,离天只有丈七八;城里说:长安城里钟鼓楼,半截杵到天里头;河西人说,沣河有个平顶寺,把天磨的咯吱吱。后来沣河人赢了。

浮沱遗址高台地上,是为当时文王祭天的地方,有上承天意的意思;文王灵台平顶寺,是周人活动的集中地,是文王下达民意的地方,两者一南一北,遥想呼应。

而秦镇做为古丰京而位居其中,秦镇为关中大镇,隶属户县,与长安交界,在南留村正北略东,据《古今图书集成》载,“秦渡即古丰地,沣水之西岸,丰旧城在焉”,秦渡为西周时代的丰京,周文王伐崇后建都于此。后秦弘始三年(401),皇帝姚兴及文武百官由京城(汉城)赴草堂寺听取鸠摩罗什讲经,在此设立渡口改称秦渡,唐代仍称秦渡村。

秦渡镇最大的改变,是在清代。清以前,秦渡虽然有镇这个实体,却没有城墙来保护。康熙四十五年至四十七年(1706~1708),当时的县令下令在秦渡镇筑起城墙,以保护这里商户和人民的安全。后来,人们不断修补城墙,各段城墙逐渐连接起来,到了光绪年间,秦渡镇的完整的城墙体系最终修补完毕,而在同一时期,关中匪患猖獗,秦镇以及周围一些村庄,也都都开始修城河建城墙,南留村也不例外,浮沱村也不例外,南留村后来的古城墙也是在哪个时期修建的,是村里几个大户人家带头集资,村民义务劳动,捐款捐物。我小的时候也时常和几个小伙伴在村子西门外涝池旁城墙上玩耍。

记忆沣河(作者文杰)

(镇古石桥)

秦渡古镇的城墙上,有五座城门,西门、北门、南门、土南门、大南门,南门有三个,目前秦镇唯一保留的是靠近沣河西岸的一座门了,其他都已荡然无存。秦渡镇没有东门,是因为秦渡镇的东边紧临沣河,东边的城墙既是墙,又是防洪的河堤。

在镇内,商业铺房顺着三条大街的走向依次排列,街面以石条铺设。居民的房屋则多位于背街偏巷。秦渡镇临水,所以防洪排涝便显得尤为重要。四周的城墙用以抗洪,镇内则修有若干涝池,外围的城壕也可用作排水防涝,修缮好城墙的秦渡古镇面积约有1.5平方公里。镇内有,南、北、西三条大街外,还有薛家堡、高家堡、连城堡等13个村堡。同时,在镇内相继兴建了日月楼、药王楼、孤魂楼、花楼、土地楼、无量楼、火神楼、玉黄楼、腊八楼等九座楼,由此,产生了“秦渡镇九楼十三堡”的说法。

这九座楼,也成为秦渡镇的九大景观。如今,走进秦渡镇一些老旧的街边小店,还能看到墙上悬挂着泛黄的“秦渡镇九楼图”,可见九楼曾经在秦渡人心中的位置。然而,时过境迁,曾经的九楼如今已无一座存留,不能不叫人遗憾。

除了有名的“九楼十三堡”外,秦渡古镇里还曾有道观、寺庙十几处,甚至还有一座基督教堂,戏楼竟有三座之多。然而这些古迹,现在基本上已不复存在,只有明代嘉靖年间修建、清乾隆年间重修的关帝庙大殿仍然保留着。

出南留村西门或者南门,西南,浮沱正南,庆镇正西,便是目前全国仅存的禹王庙村,禹王庙指百姓为纪念大禹治水,期盼年年风调雨顺而建立的以供奉大禹为主要目的的庙宇。禹王庙位于西安市鄠邑区秦渡镇南偏西约四公里,此地原有禹王庙一座。明万历十九(1591)年前,庙西侧居人成村,村取庙名得名:禹王庙村。

草堂寺铁钟记有:户县秦镇“禹王庙”,明《户县志》,清《户县新志》、《户县志》:对禹王庙都有记载,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曰:“沣水东注,唯禹之绩”,宋代《长安志》沣水下注:“昔尧时洪水,而沣水亦泛滥为害,禹治之使入渭,东注于河,禹之功也”。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沣水之功在此修筑禹王庙。

《史记·集解》:“崇国盖在丰、镐之间。”户县就是古崇国。《连山易》:“鲧封于崇。鲧,禹父。说明户县是禹父亲鲧的封地,是禹父亲的长期生活居住的地方,说是禹是在户县出生的。

在我们老家有民间传说“高冠潭丢棒槌,禹王庙村捞起来”的传说,其实捞起的地点就指出的是村内的“禹王龙泉”,我小的时候,常随大人们十里八村的看样板戏,看电影,那时候就听说了禹王龙泉,是在禹王庙村广场了有一口很大很深的井,井口很圆很大,说是有一次,一个年轻女娃站在井沿上看电影,不知是被人挤下去了还是自己没有站稳掉下去的,村里人捞了好几天都没有捞上来,有人传说,禹王龙泉可以通到东海里。

出南留村东门向东,要去河迪村,必须要经过河迪十三队,我们村称其为东路房房,早年的时候,我父亲就是从东路房房走出去,最后落脚在了南留村。

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民国十八年)陕西关中闹大旱近乎12个月,从1928年夏忙,到1929年五月份,秦川关中赤地八百余里,滴雨未下,河水断流,地表水位下降,深掏井底仍不见水,两季作物颗粒未收。到了1930年夏忙后才落下几场秋雨,关中大地略显生机,也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活动空间,31年开始了从东潼关到西陇更西的虎列拉(瘟疫),不到一年的时间,关中道人口剧减,死的死逃的逃,加上远走他乡的,被人贩子低价贩卖的,还有从1926年发生的河南刘镇华的镇嵩军兵匪横行,镇嵩军围困西安,李虎臣、李虎成二虎守长安,冯玉祥内蒙五原誓师,驰援西安,炸开西面城墙一个豁豁(后来杨虎城主政陕西,在此修建城门,称为玉祥门),解了西安之围,也就四年不到的时间,整个陕西特别是关中人口锐减大约300余万,已到了十室九空的地步。

那一年,瘟疫肆虐正盛,我爷爷带着伯父父亲和三个姑姑,搬离河迪村,在沣河西岸自家田地里,搭起小茅草房,远离村落,在一个南留村人称为东路房房的地方,躲避瘟疫,从此,也在那里扎下了根。

父亲二十岁时,也是一表人才,在外面混了几年世界,深得南留村一杨姓大户赏识,随将其女嫁于父亲,此时父亲依旧在五权乡,长安县,西安城干事业,至四十年代末期,父亲人生的第二大不幸,中年丧妻,解放前后的几年,父亲便在南留村定居了。

瘟疫发生的时候,父亲在长安县五权乡任秘书,也是组织乡民撒石灰,煮三白汤防瘟疫,时已是三十年代初期,日寇犯我中华,十四年全民抗日战争,父亲在南留村时跟随过王老虎,王老虎(名王敬斋,是杨虎城部下)民国廿五年腊月廿六日(1937年1月7日)杨虎城部王敬斋因其结义兄弟被国民党在秦渡镇枪杀,脱离国民政府,不服国民党调遣,率警备二旅进驻秦渡镇,抢劫四十余日,成为当地名造一方的土匪,秦镇周围商铺农户百姓不管贫富全被洗劫一空。又有记载,说是国民党一杂牌军因得不到蒋介石的给养而兵变,师长王敬斋绰号“王老虎”,一进村就杀人放火,抢掠财物,村民扶老携幼四处逃窜。这是早期的王老虎,后来这支军队投奔共产党以后,开赴河南抗日前线,英勇杀敌,勇猛如虎,王老虎的名声响彻中原大地。王老虎本人在抗日战争表现非常顽强,也成就了亦匪亦兵的两度人生。

四十年代父亲到西安后,也曾跟随张峰伯在西安做事,解放后,张峰伯数次挽留,父亲受不了约束,回到家乡,回到南留村,从此,便长住南留村,直到75年夏天去世。

记忆沣河(作者文杰)

(河西岸安高万荷花苑)

民国时期,陕西数次换将,杨虎城邵力子蒋鼎文熊斌祝邵周主政陕西,也是受了十八年关中大旱瘟疫的启示,也是一直致力于陕西经济民生,蒲城人李仪祉担任陕西水利厅长期间,制订了《陕西水利工程十年计划纲要》,筹划了关中八惠(渠):泾惠、渭惠、洛惠、梅惠、黑惠、涝惠、沣惠、泔惠,计划在十年内水利惠及全省,使陕西成为一个模范农田水利区。可惜先生英年早逝,38年3月56岁带着遗憾去世了。先生去世后的1942(民国31年)10月沣惠渠开工,至1947年(民国36年)7月用了五年时间,修建成渠,工程按照李仪祉先生制定设计的方案(遗憾的是他没有看到建筑和完工)修建,沣惠渠拦河坝在秦镇南东南门处,渠首筑有砌石拦河溢流坝,设计和建设指标包括坝长,坝高,坝右侧设冲沙闸两孔,有进水闸,设计有引水流量,总干渠渠深,渠底宽,渠长等等详细数据,由进水闸经沣惠、北张、细柳、普贤等村,在镐京的焦村南流入西安郊区,在漳浒寨分为两渠,一条流入皂河向北,一条从鱼化入昆明渠向东由昆明路东口折而向北。总干渠主要在长安境内流淌,由一至八斗渠(六斗早废,实用七条斗渠)灌溉长安西片沣惠、细柳、义井、镐京等乡农田近万亩。七条斗渠共长17公里,现可以利用的只有不足7公里,1985年以后因田间工程损坏严重,仅能灌田3000余亩,现在沣惠渠的作用只能是排涝防洪收集雨水,供游人观赏了。

记忆沣河(作者文杰)

(沣惠首 四水归一)

那时候,沣河也时不时有涨大水冲毁堤岸,曾经有过大水漫过南留村东面半个堡子,全村集体抗洪的故事,也有修建拦河坝沣惠渠按村按户按人派员抽户参加劳动的事情。

那时的防瘟疫,陕西关中的抗旱灾,沣河两岸的防洪防涝修河提,多数是沣河两岸的乡贤提议出钱出物修建的,秦镇以北灵沼乡的下南丰村沣河段的梁家桥,就是当地先贤一个叫梁化凤的人组织乡邻修的,小时候听大人讲,说是康熙八年,梁跛子(因梁先生腿有小疾,走路有点瘸)看到乡民东西来往不方便,便筹钱筹物,在家乡的沣河两岸修建了一座桥,名为“普济桥”,后人为纪念粱善人,称其为梁家桥。

再往北沣河上的古桥还有一座是位于马王的灵桥,又名赵福桥,说是晚清时军机大臣刑部尚书赵舒翘所修,另一座是深入到沣河下游咸阳境内的三里桥,据说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本土乡贤大清吴举人修建。均是用碌碡和磨盘等大石修建。

那些年,南留村的人,秦镇大园沣河西岸的人,要去长安县,要去西安城, 是必须要经过秦镇北门那座石板桥的,遇沣河涨水,也就只能向南走庆镇,走太平河,走五星,走新灵路到沣峪口坐车;或者向北十里走梁家桥,走细柳,走郭杜。

南留村的孩子们去五星中学上学,必须要走庆镇,走太平河村,走北强(念犟) ,然后到五星乡政府所在地灵感寺, “灵感寺”,位于长安区的五星乡。是唐朝永兴王府家佛堂。初为西明寺(唐京城内有另一个西明寺),唐贞观末年改为灵感寺。唐玄奘弟子圆测曾住持其寺。道宣律师曾在寺中创设戒坛,亦曾是其弘法的道场,讲律宗于此。并著戒坛图经一卷。是为当年律宗之中心。

位于灵感寺的长安五星中学,其前身叫灵甫中学,张灵甫是东大西村人,原国民党军队74师师长,抗日战争表现出色,为家乡教育事业出过力,小时候大人们常常会用张灵甫回到家乡下马步行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说是张灵甫每次回家,到新灵路口,便让随从众人下马,牵着马走回家,从不扰民,张灵甫在家乡,注重礼仪,崇尚民风,尊重乡党,北大才子,党国将军,但在乡党面前,行事低调,从不张扬。

解放后,西安社会福利院一直驻于灵感寺。

记忆沣河(作者文杰)

(沣河河河迪段)

灵感寺在沣河东岸,我们上学要经过两条河流,太平河和沣河,在两河之间便是著名的东大长,也是长安西片的鱼米之乡,东大,五星,滦镇,以及户县宋村乡,盛产大米,一种叫做桂花球的大米,米质很好,口号十分香甜,不用菜都能下饭,那些年常有我们那一带的年轻小伙子来城里用大米换白面,郭达曾用小品讲述了这一段故事。

那些年,我们经常参加平整土地,把旱地便水田,我们那里叫旱便稻,产量高,就是劳作起来很辛苦。

东大鱼米之乡,长安人杰地灵。

沣河两岸多美景,秦岭山下最怡然。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秦镇修建了大桥,我每每回家路过秦镇,都要看看那座承载了上千年先辈足迹,几十年我们奋斗经过的秦镇石桥,那个已经荡然无存的石桥蹲蹲。

本世纪初,西安到太平口修建了西太公路,西汉高速也在沣河两岸架了起来,近些年,沣河的宁静也随着经济发展,依次被打破,昔日那种不闻车隆隆,但闻流水声的沣河两岸自然和谐的景象已经荡然无存了,年前我回了趟老家,看到河里有好几个钓鱼的,河水清净了许多。看到南留村北,过东路房房,过沣河到五楼湾,有工程队正在架桥,说是修建一座新桥,有说是关中环线南线,又说是西安四环还是五环,不管是修啥,沣河东西通达,已经不在是一个难事了。

但我依然很想往小时候 那段难忘的沣河记忆。

农历庚子年二月

文杰书于西安

记忆沣河(作者文杰)


作者简

李文杰,笔名文杰,闻杰,生于长安农村,毕业于西安市农业学校,现为西安农业农村局干部。 作者由农村到农校,再到农业局,倾其一生,关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几十年的沉淀,使他对三农有着特殊的情感和体验,2019年春开始发表农村题材作品,目前已发表百余篇农村题材作品,其代表作品有《涝池,那一抹残存的记忆》《碾场》《大口井、小口井》《赶集》《祈福石》《道道是我哥》《中秋的月饼》《南留村的秦腔》《即将逝去的葬礼》《沣河轶事》,诗歌《庚子新月祭》及小小说《一只老去的麻雀》,杂文等,作品充满着浓浓的泥土芳香、文字流畅、语言朴实、故事情节总给人美的感受和向上向善的启迪,深受读者喜爱,其作品主要刊登在陕西舆情报告、文言关注、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网易新闻, 文言传媒、未来天地传媒等媒体。

作者写做方向:重拾传统文化,挖掘历史遗留。关注三农题材,野说风土人情。

作者文杰是文言传媒工作室全力打造的极具爱心的以反映三农文化为创作题材的实力派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