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萎病使茄子半邊瘋、黑心,人稱不治症,採取6項綜合措施防效好

茄子屬於茄科植物一年生蔬菜,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在我國各地都有普遍栽培,是夏季主要蔬菜之一。茄子食用的部位是它的嫩果,營養豐富,富含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經常食用能降低高血脂、高血壓、抗衰老,茄子果實中含有龍葵鹼,具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抑制消化系統腫瘤的增殖,對於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

黃萎病使茄子半邊瘋、黑心,人稱不治症,採取6項綜合措施防效好

茄子種植歷史較長,栽培類型也很多,目前供食用的栽培類型有長形及圓形果實,品種多達上百種。無論哪種類型茄子,在栽培時,由於其生育時期較長,伴隨的病蟲害發生也很多,其中有一種病害對茄子生產危害非常嚴重,各地發生又都比較常見,許多農民朋友因防治不得法而效果不佳,也是叫人"頭痛"的病,有人稱它為茄子的不治之症——茄子黃萎病。

茄子黃萎病,俗稱半邊瘋、黑心病、半身枯萎病,是為害茄株維管束的重要病害。近年來,隨著茄子栽培面積的擴大,病害發生越來越重,該病多在茄苗定植後不久即被侵染髮病,但卻在植株開花坐果後開始顯現症狀,所以常常延誤防治時機,嚴重地影響茄子的產量和品質。一般年份發病率為40%~50%,嚴重年份發病率高達70%以上,使茄子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成為難以防治的難題。

黃萎病使茄子半邊瘋、黑心,人稱不治症,採取6項綜合措施防效好

茄子黃萎病症狀

那麼,茄子黃萎病發病有哪些症狀,是由什麼病菌引起的,有哪些發病規律,如何有效防治呢?下面為您回答這些問題,以此介紹茄子黃萎病的防治技術。

一、茄子黃萎病發病症狀

1、發病時期。茄子黃萎病在茄子整個生長時期均可發生,但在苗期發病較少,多在坐果後開始出現症狀,以結果時期發病最為嚴重。

黃萎病使茄子半邊瘋、黑心,人稱不治症,採取6項綜合措施防效好

茄子黃萎病植株受害症狀

2、發病順序。茄子黃萎病發病順序與青枯病相反,一般是由植株下部或中部葉片先出現黃斑、萎蔫等症狀,之後病症再向上部發展,直至全株受害。

3、葉片發病表現。初期葉片的葉緣及葉脈間褪綠變黃,隨後逐漸變為褐色圓形斑塊,這些病斑逐漸擴大,可佈滿兩支脈之間,病情急劇發展時,往往全葉黃萎,變褐枯死。通常情況下只有半邊葉發病,因此,茄子黃萎病也常被人稱為"半邊瘋"。

黃萎病使茄子半邊瘋、黑心,人稱不治症,採取6項綜合措施防效好

茄子黃病“半邊瘋”症狀

4、植株發病表現。初期病株在午間強光照射導致葉片萎蔫,早晚可逐漸恢復,若長時間強光照射不再恢復,葉緣部向上捲曲,葉片變褐色,並不斷由下向上發展,葉片相繼脫落,多數為全株發病,少數仍有部分無病健枝,嚴重時全株葉片脫落,最終導致整株枯死。

5、莖根剖檢症狀。發病植株莖節間距縮短,剖開莖根部觀察,可見病株根部和主莖的維管束逐漸變成深褐色,發病嚴重的植株分枝、葉柄和果柄的維管束也變成深褐色,故稱"黑心病"。

黃萎病使茄子半邊瘋、黑心,人稱不治症,採取6項綜合措施防效好

茄子黃萎病維管束褐變症狀

6、果實發病表現。植株結果率少,果實小、表皮褶皺且質地堅硬。長形果有時彎曲,縱切根莖部, 可見到木質部維管束變色,呈黃褐色或棕褐色。

黃萎病使茄子半邊瘋、黑心,人稱不治症,採取6項綜合措施防效好

茄子黃萎病受害後期症狀

二、茄子黃萎病發病規律

1、茄子黃萎病的病原菌。茄子黃萎病的病原菌為半知菌亞門真菌的大麗輪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病菌分生孢子梗直立,細長,上有數層輪狀排列的小梗,梗頂生橢圓形、單胞、無色的分生孢子。厚垣孢子褐色,卵圓形。可形成許多黑色微菌核。該病菌除為害茄子外,還可侵染甜椒、番茄、馬鈴薯、瓜菜等多種作物,但以茄子受害最重。

黃萎病使茄子半邊瘋、黑心,人稱不治症,採取6項綜合措施防效好

茄子黃萎病病菌示意圖 1.分生孢子梗 2.分生孢

2、茄子黃萎病傳播途徑。病菌是以休眠的菌絲、厚垣孢子和微菌核等形式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種子也可帶菌。種子帶菌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初侵染源,帶有病殘體的有機肥,也可傳播病害。病菌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特別強,能在土壤中存活6-8年,所以連作田發病重。土壤中的病原菌可在茄子定植後,從根部的傷口侵入植株,也可在茄子的生長期直接從幼根表皮或根毛侵入,在植株的維管束內繁殖,引起植株系統性發病,隨液流逐漸蔓延至莖、葉、果實和種子。播種了帶有病菌的種子,病菌可直接進入茄子幼苗,從而引起發病,成為無病區病源。在田間,病原菌的傳播途徑主要有颳風、雨水及人、畜、農具和農事操作等。

黃萎病使茄子半邊瘋、黑心,人稱不治症,採取6項綜合措施防效好

茄子黃萎病發病葉片症狀

3、茄子黃萎病發病條件。

(1)氣象條件。氣溫低、溼度大最適宜病菌侵染髮病,病菌適宜發病溫度範圍為5~30℃,其中20~25℃最適宜,最適相對溼度為60~85%。因此,一般在氣溫20~25℃,土壤溫度在22~26℃時,遇到多雨或田間溼度大的條件下,病害發生較為嚴重。當氣溫超過28℃,即使雨水調和時病害也會受到抑制。

(2)栽培條件。多年連作重茬田塊因病源基數大侵染嚴重而發病重;地勢低窪、土質粘重、鹽鹼地塊,土壤溼度較大,易引發病害;定植傷根、土壤中線蟲及地下害蟲多田塊,根莖易出現傷口容易被病菌侵染而引發病害;澆水不當造成地溫下降、田間積水,田間溼度過大加重病害蔓延發生;施用未腐熟農家肥,土壤瘠薄,偏施氮肥田塊發病較重。

黃萎病使茄子半邊瘋、黑心,人稱不治症,採取6項綜合措施防效好

茄子黃萎病莖基部剖面“黑心”症狀

三、茄子黃萎病綜合防治措施

防治茄子黃萎病總的策略是:以選用抗病品種為基礎,堅持預防為主,大力提倡嫁接育苗、輪作倒茬,強化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健株,提高抗病力,適時進行藥劑防治,保證茄子生產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1、優選品種,種子消毒。選用適合當地種植的高產、優質、抗病品種,如愛麗舍、長茄一號、黑又亮、長野郎、岡山早茄、吉茄1號、遼茄3號、長茹3號、魯茄1號等。實踐表明,一般葉片長圓形或尖形,葉緣有缺刻,葉面茸毛多,葉色濃綠色或紫色的品種較抗病。為防止種子帶菌,播種前可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處理方法包括燙種、浸種或包衣3種。一溫湯燙種:利用病原菌在高溫條件下喪失活性的特點,可將種子在55℃溫水中浸泡15分鐘,待水溫降至30℃時浸種6~8 小時,晾乾後催芽播種,可殺滅種子表面病菌。二是藥劑浸種: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小時,然後用清水清洗種子表面藥液,再進行催芽播種。三是種子包衣:將幹種子用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適樂時) 包衣, 包衣使用劑量為種子重量的千分之4~5,包衣後晾乾播種。

黃萎病使茄子半邊瘋、黑心,人稱不治症,採取6項綜合措施防效好

茄子種子浸種處理

2、輪作倒茬,深耕施肥。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塊種植茄子。發生過茄子黃萎病的地塊,要與非茄科作物輪作4 年以上,其中以與蔥蒜類輪作效果較好,有條件的地區可實行水旱輪作,不和茄科作物鄰作,減輕黃萎病發生。茄子是需肥較多作物,應增施肥料保證營養供應,每畝施用充分腐熟的優質農肥5~6立方米,磷酸二銨15~20公斤,尿素10~15 公斤,硫酸鉀10~15 公斤,切忌偏施氮肥,忌施生糞。有條件的最好合理施用生物有機肥或微生物複合肥,不僅能夠降低病害發生,還能顯著增加產量。播種前要將土壤深翻耙細,使25~30釐米耕層得到熟化,做到地暄肥足。

黃萎病使茄子半邊瘋、黑心,人稱不治症,採取6項綜合措施防效好

茄子嫁接培育的壯苗

3、苗床消毒,嫁接育苗。對於幼苗培育,每年都要更換苗床土,或對床土進行消毒,每平方米苗床可用40%棉隆10~15克與細土15 公斤拌勻撒施後耙入土中,深約15釐米,之後澆水,覆地膜,使其充分發揮燻蒸作用,10天后翻動床土1~2 次,達到消毒滅菌作用,然後再播種。由於茄子黃萎病菌是從寄主植物的根部侵入,因此採用嫁接換根是防治茄子黃萎病最為有效的技術措施之一,通常可用託魯巴姆、野茄2號、蘇茄1號、野生水茄等作砧木,與栽培品種進行嫁接,防病效果較好。

黃萎病使茄子半邊瘋、黑心,人稱不治症,採取6項綜合措施防效好

4、帶藥定植,土壤消毒。茄苗定植時,可將茄子苗放在100倍液的多抗黴素溶液裡浸根30分鐘,可有效增強幼苗抗病力。發病較嚴重地區,定植前要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每畝可施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360克,用細土6.6公斤拌勻製成藥土,撒於定植穴內攪拌,使秧苗周圍被藥土包裹,防病效果較好。也可採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或70%敵克松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灌根處理,可預防茄子黃萎病的發生。溫室大棚種植茄子,可利用休耕期間的高溫季節,將土壤用深色地膜覆蓋10天左右,可有效殺滅土壤中的病原菌。

黃萎病使茄子半邊瘋、黑心,人稱不治症,採取6項綜合措施防效好

5、適時定植,強化管理。適時定植不搶種,因為過早搶種遇低溫高溼條件易發病。露地定植時要求10釐米地溫穩定在15℃以上時開始定植,定植時和定植後避免澆冷水,並注意提高地溫。炎熱夏季高溫時節,要小水勤澆,保持地面溼潤,減輕地裂傷根,控制發病。門茄坐果後要給茄苗補充營養,追肥2~3次,每次畝追氮肥10~15公斤,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使植株健壯,增強抗病力。對於田間發生根線蟲和地下害蟲田塊應及時用藥進行防治,以免造成蟲口傷根,病菌侵染髮病。生長期間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收穫後徹底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燒燬。

6、發病初期,及時用藥。在做好上述農業綜合預防措施情況下,一般發病會減輕。如果田間一旦發病,最直接的辦法還是藥劑防治。黃瓜萎是典型的土傳病害,症狀表現在地上部,但病根(病菌侵染)卻在地下根部,所以,發病時最有效的辦法是藥劑灌根。發病初期,可選用50%琥膠肥酸銅(DT)可溼性粉劑350倍液、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700倍液、20%甲基立林磷乳油800 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 倍液、60%百泰可分散粒劑1500 倍液、50%氯溴異氰屎酸或95%惡黴靈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等灌根,每隔7~10天灌1次,連續灌2~3次,每株灌藥液500 毫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