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口罩之爭”緣何出現“拐彎”?

新華社布魯塞爾4月2日電(記者翟偉)口罩有用還是無用?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越發嚴重,歐洲一些國家對口罩的看法正在悄然改變:從最初只提倡特定人群使用,轉為要求民眾出入公共場所時應主動佩戴。

奧地利宣佈,4月1日起民眾必須佩戴口罩才能進入超市。德國圖林根州城市耶拿要求,市民在購物、搭乘公交和進入大流量建築時必須佩戴口罩。在意大利、法國、比利時等國,戴口罩或用圍巾遮面自我保護的民眾越來越多。

国际时评 | 欧洲“口罩之争”缘何出现“拐弯”?

3月23日,在波蘭首都華沙,一名佩戴口罩的男子站在國家體育場附近。新華社發(亞普·阿林斯攝)

東西方文化觀念不同,一方習以為常的行為有時會在另一文化環境受到誤解。在這次抗疫中,中國大街小巷,只要出現在公共場所,人人都會戴上口罩做好自我防護。而西方人認為,口罩只是為醫護人員和病患準備。曾有一度,因為戴口罩出行,生活在德國、英國等地的一些亞裔人士甚至遭到嘲諷和毆打。

隨著歐洲疫情日趨嚴峻,歐洲社會從中國抗疫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中受到啟發,開始重新評估戴口罩的作用。奧地利總理庫爾茨表示,從亞洲國家的經驗看,這對防止病毒在空氣中傳播具有重要作用,民眾必須做出適應性改變。德國耶拿市長尼切強調,戴上口罩不僅關乎自我防護,也是為了保護他人。在意大利、法國,一些百姓用棉布自制口罩,縫製口罩的教學小視頻也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

中國在此次抗疫中積累了寶貴經驗,這些經驗成為各國避免更多生命消亡的共同財富。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向歐盟及有關成員國捐贈了包括醫用口罩等在內的大量防護物資以及呼吸機等重要設備。來自中國的飛機在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捷克、塞爾維亞等國機場頻繁降落,卸下成噸抗疫物資的場景令歐洲人民印象深刻。歐洲各地醫護人員和百姓所使用的口罩等防疫用品,不少來自中國。

歐洲口罩觀念之變凸顯現實之需。在歐洲疫情控制尚未見到拐點,感染率、死亡率仍在增加、醫療資源超飽和運轉的緊急關頭,採取包括動員民眾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等在內的一切必要的升級舉措,積極借鑑成功經驗,加強國際間務實合作,是歐洲各國儘快遏制疫情蔓延,避免經濟遭受更大創傷的有效應對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