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 詠梅》


溫檢讀詩 | 《卜算子 · 詠梅》

《卜算子 · 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01解讀:


作者用梅花來比喻自己高潔脫俗的美好情操。上闋細膩的描寫了梅花的孤獨和寂寞,下闋把寫梅花和寫自己完全交融在一起,借梅花來寄託自己的堅貞品格和美好志向。


溫檢讀詩 | 《卜算子 · 詠梅》


作者在這首詞中用了以花喻人的手法,他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又借“群芳”來代指那些嫉妒賢能、迫害賢臣的朝廷大員。


溫檢讀詩 | 《卜算子 · 詠梅》


一代偉人毛澤東對梅花情有獨鍾。他一生戀梅、惜梅、品梅、詠梅,與梅花結下了不解情緣。


1961年,對中國來說,可算是個多事之秋,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是歐美封鎖,蘇聯翻臉;面臨的國內環境是經濟困難,災害重重。面對困難和壓力,毛澤東想要表明共產黨人的態度和鬥志,便醞釀寫一首詞。


就在這段日子裡,毛澤東較為集中地讀了不少詩人詠梅的詩詞。南宋詩人陸游平生愛梅,寫詠梅的詩詞在百首以上,其中最有名的是《卜算子·詠梅》一詞。



溫檢讀詩 | 《卜算子 · 詠梅》

毛澤東讀了這首詞後,萌發了“反其意而用之”的創作構思,於1961年11月在廣州寫下初稿,12月回到北京後,經修改個別字句後寫出了著名的詞作《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1961年12月27日,毛澤東把這首詞作為文件批給在北京參加中央工作會議的人們看,並將陸游原詞附後,且加註說明: “陸游北伐主張失敗,投降派打擊他,他消極頹廢,無可奈何,因而作此詞。”


十幾天後,毛澤東寫信給康生:“近作詠梅詞一首,是反修正主義的,寄上請一閱。並請送沫若一閱。外附陸游詠梅詞一首。末尾的說明是我作的,我想是這樣的。究竟此詞何年所作,主題是什麼,尚有待於考證。我不過望文生義說幾句罷了。”



郭沫若在《待到山花爛漫時》中說:

“我們的處境好像很困難,很孤立,不從本質上來看問題的人便容易動搖。主席寫出了這首詞來鼓勵大家,意思就是希望黨員同志們要擎得著,首先成為毫不動搖、毫不害怕寒冷的梅花。”


文章參考人民網《毛澤東為什麼偏愛梅花》一文;作者: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