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細胞的基本形態與結構——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掌握光學顯微鏡下動物細胞的基本形態,瞭解細胞形態結構與功能的相適應性;初步掌握臨時製片和顯微繪圖的方法。

【實驗原理】細胞的形態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是細胞的共同特性,在分化程度較高的細胞中更為明顯,這種相適應性是生物漫長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例如:上皮組織的細胞排列緊密,形成膜狀,覆蓋在軀體的外表面或襯在體內各種管道和上皮性囊腔的內表面,起著保護、吸收、分泌、排洩等作用;具有收縮機能的肌細胞伸展為細長形;具有感受刺激和傳導衝動機能的神經細胞有長短不一的樹枝狀突起;遊離的血細胞為圓形、橢圓形或圓餅形。

【實驗對象】蟾蜍。

【實驗材料】器材:光學顯微鏡,解剖鑷,解剖剪,毀脊針,載玻片,蓋玻片,培養皿,吸管,牙籤,紗布,脫脂棉,吸水紙,酒精棉球。試劑:1%甲苯胺藍,1%碘液,甲基藍,Ringer液,生理鹽水。

【實驗步驟】

1.製備蟾蜍脊髓壓片,觀察脊髓前角運動神經細胞 取蟾蜍一隻,用雙毀脊法破壞腦和脊髓。在口裂處剪去頭部,除去延腦,剪開椎管,可見乳白色脊髓,取下脊髓放在平皿內,用Ringer液洗去血液後放在載玻片上,剪碎。將另一載玻片壓在脊髓碎塊上,用力擠壓。將上面的載玻片向一邊順著下面的載玻片慢慢抽下來(切勿將載玻片直接揭開)。在壓片上滴一滴甲苯胺藍染液,染色10分鐘,蓋上蓋玻片,吸去多餘染液。在顯微鏡下觀察,染色較深的小細胞是神經膠質細胞。染成藍紫色的、大的、有多個突起的細胞是脊髓前角運動神經細胞,胞體呈三角形或星形,中央有一個圓形細胞核,內有一個核仁。

2.蟾蜍骨骼肌細胞的剝離與觀察 剪開蟾蜍腿部皮膚,剪下一小塊肌肉,放在載玻片上,用鑷子和解剖針剝離肌肉塊成為肌束,繼續剝離,可得到很細的肌纖維(肌細胞),儘可能拉直肌纖維。在顯微鏡下觀察,肌細胞為細長形,可見折光不同的橫紋,每個肌細胞有多個核,分佈於細胞的周邊。

3.蟾蜍肝臟壓片的製備與觀察 剪開蟾蜍腹腔,取一小塊(2~3mm3)肝組織放在平皿內,用Ringer液洗淨,用鑷子輕壓將肝中的血擠出。然後放在載玻片上,製片方法同脊髓壓片。染色用甲基藍。顯微鏡下觀察可見肝細胞核染成藍色,肝細胞緊密排列,擠成多角形。

4.蟾蜍血塗片的製備與觀察 取一滴蟾蜍血液,靠近一端滴在載玻片上.將另一載玻片的一端以45°緊貼在血滴的前緣,均勻用力向前推,使血液在載片上形成均勻的薄層,晾乾。顯微鏡下觀察可見蟾蜍的紅細胞為橢球形,有核。白細胞數目少,為圓形。

5.人口腔上皮細胞標本的製備與觀察 用牙籤刮取口腔上皮細胞,均勻地塗在載玻片上(不可反覆塗抹),滴加一滴甲苯胺藍染液,染色5分鐘,蓋上蓋玻片,吸去多餘染液。顯微鏡下觀察可見覆蓋口腔表面的上皮細胞為扁平橢圓形,中央有橢圓形核,染成藍色。


【結果與分析】按實驗教材中的描述,在顯微鏡下找到各種不同的細胞,分析各種不同細胞的形態與其功能的關係,繪製各種不同細胞的形態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