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一天要处理多少条信息?

ww166833386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人大脑一天要处理的信息量决定于一天接收的信息,不同的人接收的信息肯定是不同的,一个喜欢睡觉的人和一个喜欢科幻、旅游、酷爱军事的人一天接收的信息肯定不同,一个大型公司的基层员工和公司总经理接收处理的信息也一定是不同的。

接收信息的途径有很多,看电视、看书、听广播、接电话、面对面交流等,不过大致的可以分为这么几类:视觉、听觉、触觉。

看电视:

假设一个人一天看视频3小时,即180分钟,华少讲话最快是每秒7.44个字,电视中人物对话大概为每秒3个字左右,每分钟180个汉字左右,看电视3小时接收的信息大概为32400个字。

阅读:

这个阅读包括了阅读各种信息,手机、电脑、报纸、广告牌、ipad上等各种新闻八卦,一般人的阅读速度平均为(300~500)字/分钟,假设一天,各种阅读4小时,接收的信息大概为4*60*400=96000个字。

工作:

假设平均工作9小时(这个时间是比较切合实际的,8小时的很少),这个每个人相差是很大的,不太好估计。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一个叫“多少信息”的项目表明一名美国人每天从电子邮件、互联网、电视和其他媒体获取大约10.05万个单词的信息量,相当于大脑每秒接触23个单词,包含了34G的信息。

从我们估算结果来看,中国人一天接受的信息量仅前两项就有128400个字,可能比美国更大,尤其是沉溺于电子产品中的年轻人,一天接收的信息可能堆满一个普通电脑的硬盘。

但互联网上接触的信息大多数是不会经过大脑深层次处理的,大多数信息如过眼云烟,这于深度思考是相悖的,所以在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学会放慢脚步,下意识地进行深度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更多科普欢迎关注本号!


核先生科普


首先,我们应当看到,有记忆就有遗忘,记忆与遗忘并不是不共戴天的敌人,反而是形影不离的朋友。当我们说“真讨厌,刚记了不久的东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时,我们就是没有看到记忆与遗忘之间的联系。

甚至可以这样说,我们记住某一事情的同时也就是遗忘的开始,一旦我们记住了某一知识,那么我们面临的就是对它的遗忘,而且遗忘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延长也是不一样的。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表明,在学习之后遗忘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是最初进展很快,以后逐渐缓

慢。例如,在学习的20分钟之后,遗忘就达到了 41.8%,而在31天之后遗忘仅达到78%:遗忘的速度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造成同学们觉得自己记性不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自己应当把所学的内容一字不差的记住。许多同学对自己记住某一些知识要求的十全十美。认为自己不会忘记,只要记一遭就必须记住。他们对自己记住知识有一种绝对化和必须化的要求,强迫自己必须记住。这种对记性的十全十美的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这背后的动机是“我不用多次的反复的记忆就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我只记一遍就得记住。”可见,对自己的记忆力的过于完美的要求的后面是不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想走学习的捷径。其实,学习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该背下来时就得天天背,背就是为了应付忘记的,所以,如果你忘记了所学的知识,那么只说明了一点,即你还是功夫没到,背的不够。

这里就存在一个复习的问题了,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学而时习之”为了使我们保持所学过的知识,一个必要的环节就是要复习,而且要及时复习,在即将忘记或正在快速忘记时立即复习,不断地巩固和重复,直到熟练掌握。

有些同学对遗忘的惧怕,实际上是对复习的枯燥性和艰巨性的惧怕。学习本身有开始学习新东西的过程,但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反复忘记和强化的过程,必须反复忘记和学习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这种复习和记忆是比学习新东西更为枯燥的,所以复习和记忆本身就是一种考验,忘记了一个知识点在某种意义上是好事,因为它提醒我们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

其次,我们要看到,记忆过程正是与遗忘做斗争的过程,记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尽可能地减少遗忘,与其担心遗忘不如巧妙地运用种种记忆方法。对于同一种学习材料,若使用不同的记忆方法,会导致不同的记忆效果。在记忆方面也是存在个性差异的,如有的人听到别人声音后过耳不忘,而有的人视觉记忆能力突出,过目不忘。还有的人记忆力很好,能在短期内记住许多东西,但过几天就忘得差不多了。而有的人记忆过程很慢,但记住之后,就不易忘记。

记忆是有方法的,记忆大体上可分为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对于无规律的数字、单词和公式需要强记,而对于有联系的事物,则需要理解的记忆。世界上没有联系的事物几乎是不存在的,即便是数字和数学公式,我们仍能找到其规律进行记忆,如数字5189494 ,可记为“我要发就是就是”这样一句话。有联系的、赋有意义的记忆总是比机械的记忆效果好,所以,一定在看似没联系的地方,找

到某种联系。

还有一种实用的记忆方法就是动笔写。一些同学面对所要记的内容从不动笔写,而是通过读或说来记忆,当你用读和说记不住所学知识的时候,你可以尝试用笔抄写几遍。在动作中,你的记忆可以得到加强;多写几遍, 自然会记下来。

最后,应当看到,记忆知识是一个主动过程,如果我们被动、机械地对待所学材料,就会觉得自己难以记住所学的知识。为此,我们一定要专心致志,要千方百计地钻研所要记的事物,发现其内在联系。

世界上没有不会遗忘的人,凡是要记住所学知识的人,一定是勤奋努力,动脑钻研的人。他们所用的学习时间比别人多,复习时间比别人长。在记忆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只有不懈的努力和重复,才能摘取记忆的果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