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永樂大典》到《四庫全書》 揭祕明清熱衷修書的背後隱情

明朝政府編纂的《永樂大典》和清政府編纂的《四庫全書》兩部鉅作都是卷帙浩繁的大部頭鉅作。

那麼明清政府為什麼耗費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編纂這些書籍呢,我們回到那個時代來一探究竟。

明成祖和《永樂大典》

從《永樂大典》到《四庫全書》 揭秘明清熱衷修書的背後隱情


明太祖朱元璋之子燕王朱棣擁兵自重,篡奪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於是才有了明成祖朱棣。

由於得位不正、引起朝野非議,為消弭這種不滿情緒,籠絡文人。

永樂元年(1403年)七月,朱棣下令讓翰林院侍讀學士解縉等,悉採歷代書籍“所載事物類聚之,而統之以韻,庶幾考察之便如探囊取物”。一年後書成,朱棣覺得還有欠缺又命人重修。

永樂三年初,命太子少師姚廣孝等為監修,從四方召來兩千多位文士來纂修和繕寫,又耗時三年多,至永樂六年冬全部完成,正式命名為《永樂大典》。

從《永樂大典》到《四庫全書》 揭秘明清熱衷修書的背後隱情

全書共22937卷(包括目錄60卷), 約3. 7億字,裝成11095冊。這是我國最大的一部類書。

那麼為什麼修書可以平息非議籠絡文人呢?首先,對於朱棣篡權有非議的大多是受傳統儒家思想影響極深的讀書人。

其次,讓這些文人去修書一方面這是個消耗世界和精力的工作,文人忙於修書自然就沒時間來誹議自己。

另外,朱棣給這些修書的文人以優厚的待遇,從而籠絡人心。

《四庫全書》與乾隆帝

從《永樂大典》到《四庫全書》 揭秘明清熱衷修書的背後隱情

為了加強儒學思想的統治和對文化資源的利用,在康熙、乾隆時期都曾組織過大規模的圖書整理和編纂工作。

康熙、雍正時,清政府組織人力,編成一萬卷的《古今圖書集成》是繼《永樂大典》之後的又一部大型類書。

到了乾隆帝即位後更是不甘落後,從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選派派紀昀等160餘人編輯《四庫全書》,直到乾隆四十七年,耗時十年之久才修成。

從《永樂大典》到《四庫全書》 揭秘明清熱衷修書的背後隱情

這套大型叢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裝訂成36000餘冊。這是我國最大的一部叢書,其中保存了許多珍貴的文獻資料。

但清政府在修《四庫全書》的過程中,曾銷燬和刪改大量對自己統治不利的那部分舊書,使傳統的文化遺產遭到了極大破壞。

可見無論是《永樂大典》還是《四庫全書》都是當時的最高統治者為了加強和穩固自身政權而進行的浩大文化工程,但客觀上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留存起到了積極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