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重现“烟火气”


让城市重现“烟火气”

餐饮企业开业前对餐厅环境进行消毒。

“顾客您好,欢迎光临,麻烦先扫码、量一下体温、清洁一下双手、登记联系方式,感谢您的理解。我身后是店内消毒公示、放心用餐流程和上班员工每日健康报告,请您放心就餐。”近日,市区某酸汤鱼火锅店每迎接一位客人,店员都会耐心细致地进行引导,让走进店内的顾客在“多了几道程序”的同时,也多了几分安心。

餐饮行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是城市“烟火气”的体现。随着我市餐饮业逐步恢复营业,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严格把关,引导各餐饮单位有序恢复餐饮业堂食服务,强化检查指导,加强宣传引导,助推餐饮单位科学防控、规范经营。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300余家餐饮企业恢复营业,占全市餐饮企业的21%。

严把餐饮安全关 堂食就餐有保障

3月30日,记者来到万达广场,三楼餐厅均已正常营业,虽然顾客不多,但几乎每家餐厅内都有市民在用餐。记者观察发现,各餐饮店在门口都为顾客提供了消毒用品,餐厅地面粘贴1米距离排队引导线,并张贴有温馨提示牌,引导顾客做好消毒登记。

“现在可以恢复堂食了,我们每天坚持做好间隔就餐、场所消毒等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为顾客提供安全健康的用餐环境。”必胜客万达店的一位店员介绍说。

来到万达就餐的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比起在家点外卖,他更喜欢在饭店内和朋友们一边聊天一边用餐。对于出门吃饭是否放心,张先生说:“前段时间不敢出门,现在市区为低风险区,店家落实了量体温、消毒、提供公筷公勺等防疫措施,还是比较放心。”

自我市餐饮场所恢复堂食以来,市市场监管局采取多项举措,努力创造放心的消费环境。该局下发了《关于做好餐饮单位复业前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餐饮单位严格体温检测,就餐人员进入餐饮单位必须测量体温、佩戴口罩;严格就餐时间,一般不超过45分钟;严格控制就餐人数,餐桌实际用餐数量不超过平时的50%;严格就餐间距,大厅就餐间隔不少于1米,长条桌同排隔位就座、对面错位就座,圆桌隔位就座,快餐店一人一桌,包房采取隔位就座和分餐制且提供公筷公勺;严格通风消毒,每桌消毒后才可接待下一批客人;严格用餐登记,建立用餐台账,登记每桌客人详细信息、用餐时间、消毒记录等,做到可追溯。

外卖实行“微机制” 无接触送餐更安全

随着复工企业的逐渐增多,该局针对企业特点,持续探索推出了各种“微机制”。推出“外卖安心卡”,设置“外卖存取点”,要求“无接触配送”,帮助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复工复产。

大学生张斌打开了手机上的外卖软件,“很久没有跟家人和朋友一起出去聚餐了,最近外卖种类变多了,奶茶、火锅、串串香,想吃的美食在外卖平台上几乎都能点到了。”他表示,点外卖也很安心,“现在配送的餐食外卖单上,除了菜品名称、价格外,还多了厨师、配送员的名字、体温等信息,线上同时生成一张安心卡。”

市市场监管局指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餐饮单位复业形式。小型餐饮单位因场所狭小,目前仍建议不提供堂食,只采用外带、外卖方式供餐,实现“无接触”式点餐取餐。

“美团外卖为骑手配备健康安心卡,为商家、用户建立健康安全公开台账,彼此知晓健康情况,让整个配送过程更安心。骑手外出及配送中必须全程佩戴口罩,通过电话和APP等渠道通知用户,由用户前往指定位置取餐,改变此前‘手传手’的送餐模式,以‘无接触配送’降低风险。”据美团外卖香河站经理冯森介绍,目前该站每天值班骑手46人,订单日均1600多单。

在防疫工作微信群中,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推送防控工作信息和要求,并定期现场检查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推进商家使用餐品封签,保证餐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点对点”全程指导

全方位加快“复苏”

疫情来袭,餐饮企业遭遇不小冲击。为尽快推动餐饮业市场全面回暖复苏,市市场监管局强化政策精准推送,“点对点”为各餐饮单位服务。

该局开展线上餐饮单位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采取线上培训、线上考试的方式,要求每家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和考试,考试成绩记录在案,特殊时期及时把疫情防控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到位,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结合疫情形势和廊坊实际,实行食品生产企业“精准监管模式”,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产品,每一位从业人员,每一天产量”进行精准数据统计,实现监管数据、防控数据、生产数据的实时更新。“精准”的同时强化“监管”,对复产企业严把防疫关、原料关、检验关,以随机抽查的方式加强监督检查,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全链条保障食品安全。

然而疫情还未结束,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市民:为防止出现人员大规模聚集,所有恢复营业的餐饮单位目前仍禁止接待任何形式的婚宴、会议、庆典等大型聚餐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