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云祭扫”“代祭扫”+万余人次线上寄哀思

初春,整个陵园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墓台上的泥点和水滴告诉人们小雨曾经来过。4月2日上午10点半,德州市永安陵园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客户进行祭扫服务。

在墓碑前,孙林红和聂晓微戴上一次性手套,俯下身子,慢慢擦拭掉墓碑上的灰尘和雨滴留下泥点,摆上鲜花和水果。客户通过微信看到现场布置表示满意后,他们向逝者三鞠躬,整个祭扫过程庄重而细致。

清明节临近,春雨如约而至。跟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因为疫情,德州暂停殡葬服务机构的祭扫服务。为确保实现“平安清明 文明清明”,德州市民政局开通“云祭扫”“代祭扫”网络祭扫服务。连日来,永安陵园的“守护者”们开始忙碌起来。

A “代客祭扫”表达对逝者哀思

2019年热播的电视剧《少年派》,由张嘉译饰演的林大为在面临中年危机时,跨界转行当殡葬司仪,身边的人都不理解。而林大为却说,这个职业是高尚的,不光是为死者送行,还要安抚生者。通过其周密细致的服务,让他们感觉到虽然亲人离世了,但这个世界依然是温暖的。

这一观点引起了孙林红和同事们的共鸣。“刚接触这个行业时,觉得有些神秘,参加工作后我发现,这是一份神圣的工作,让更多的人热爱生命,珍惜当下的生活。”孙林红说。

墓区内,一排排青松悄悄守护着黑色的墓碑,4000余个墓碑整齐排列。园区里一片寂静,一阵春风吹过,油菜花和海棠花的香气弥漫在整个空气中。当日,孙林红需要为12名逝者进行祭扫,每一次代客祭扫的时间大概在15到20分钟,她和同事们还会通过照片或视频等形式将祭扫的全过程反馈给客户。“太感谢了!”“服务真的是太周到了!”“辛苦啦!”……一个个客户满意的答复,是陵园“守护者”们工作的动力。“需要让他们知道,我们代客祭扫也会将亲人的思念和情感传递给逝者。”在占地160亩的园区内,往返近30圈,一天下来,孙林红和同事们的腿早已酸痛不已,“虽然很累,但是帮这么多的家属完成祭扫也很欣慰。”

B 园区将替家属向逝者集体献花

“您好!为了防范疫情传播,清明期间我们临时性闭园。届时,我们将向驻园逝者集体献花。”4月2日上午11点,工作人员郑丽再次接到市民打来的咨询电话,“我们可以提供‘代祭扫’服务,免费给逝者擦拭墓碑,还提供摆放水果献鲜花的服务……”“今年,是我们首次推出‘代祭扫’服务,这也是一种祭扫新风,但改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却是亲友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郑丽告诉记者,“考虑到现在提倡文明祭扫,我们推出了提供鲜花水果的服务,鲜花从10元到15元一束,鲜花和水果也只需65元,很多客户都非常认可。”

往年,清明节前后是群众祭扫的高峰期。“清明节期间是祭扫群众最多、人员密度最大的时候。以往,日均有3万人次入园祭扫,车从公墓门口堵到五六公里外。”郑丽说。今年,已经有60余位市民选择代为祭扫的方式,“今年代为祭扫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清明节假期三天内。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我们园区内30多人将一起动起来,尽量满足家属们的个性化需求。”她告诉记者,清明期间,园区将向驻园逝者集体献花,替家属们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C 万余人次送上“云端的思念”

为了防范疫情传播,今年清明期间,我市暂停殡葬服务机构的祭扫服务。3月25日,德州市民政局开通“云祭扫”网络祭扫服务,确保实现“平安清明、文明清明”。“云祭扫”上线一周来,先后有11562人次通过网络寄托哀思,同时有100余位市民提出线下祭扫要求。

“清明祭祖扫墓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避免人员扎堆聚集和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民政部门联合中国联通德州分公司开发了‘云祭扫’程序,解决了市民寄托哀思的情感需求。”德州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全市17处殡葬服务机构将由工作人员免费擦拭墓碑、敬献菊花,以园区为单位开展统一祭扫。

值得一提的是,“云祭扫”平台将作为移风易俗新风尚长期开通祭扫服务,以绿色、文明、低碳的方式寄托哀思、缅怀亲人,为故人送上“云端的思念”。开展网上祭扫的市民可以关注“德州民政”微信公众号,点击子菜单“云祭扫”进入栏目,再按照页面提示进行操作。

记者体验后发现,整个祭扫过程操作简便,与实地祭扫场景十分类似。进入祭祀页面后,市民可以输入逝者姓名、祖籍、生卒年和生平简介,相关信息便会显示在墓碑上。通过点击墓地场景底部的按钮,可以为逝者献花、敬奉水果等。

D 做好防护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据了解,开通网上祭扫平台在德州尚属首次。为充分尊重传统习俗,满足缅怀亲人的情感需求,德州市民政局用心筹备,参与开发的联通公司德州分公司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迅速组织公司骨干力量成立产品研发专项团队密集攻关。“我们3月15日就开始筹建这个平台了,在综合各界建议并充分尊重德州传统习俗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具体祭扫流程和形式。”德州联通产品研发项目经理张展说,无论是文字、背景还是配乐等各种细节,都严格要求,反复推敲,力争让群众扫墓更有真实感。“第一次听说可以网上祭扫,这为那些无法回乡扫墓的市民提供了寄托追思的平台,很有意义。”市民潘先生说,有了这个平台,既可以避免疫情传播风险,还能充分照顾到群众的慎终追远之心,既贴心又便民,值得点赞。

德州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疫情尚未结束,防控还在继续。在这个特殊时期,暂停现场祭扫、采用简约祭扫可以减少传染风险。做好自我防护,也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她提醒市民,3月24日至4月10日,德州市民政局在12345市民热线开通了清明祭扫服务专席,广大市民如有相关问题,欢迎拨打12345市民热线电话。

来源 德州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