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感銳芯新生產車間4月底投用,紅外傳感器日產能將提升至50萬顆

位於浙江嘉興平湖的浙江矽感銳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紅外傳感器每日產量已達5萬顆。

2019年9月,矽感銳芯作為數字經濟企業,由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引進,入駐平湖市領軍人才創業園,並於當年12月正式投產。

矽感銳芯擁有萬級淨化車間,芯片貼裝設備、打線機、全自動封焊機等高端機器一字排開,它們有的將芯片貼在管座上,有的將金絲打到管座上,有的將管帽按在管座上……在經過一系列數字化流程之後,一顆顆小巧的紅外傳感器下線。“你別看它小,它可是額溫槍的心臟。”公司總經理杜明頗為自豪地說。其實,令杜明自豪的不僅僅是他們掌握這一傳感器芯片封裝技術,更是他們生產出來的傳感器能用於額溫槍等防疫物資生產,為全國疫情防控貢獻企業力量。

矽感銳芯的傳感器用於額溫槍等防疫物資生產,還要從國家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發來的一封紅頭函說起。3月15日,電子信息司發函希望矽感銳芯一同參與到工信部紅外傳感器“聯合會戰”中,加快紅外傳感器產量,從而滿足紅外體溫檢測設備緊急需求。這一紙,是對矽感銳芯芯片封裝技術的肯定。矽感銳芯主要從事光通信芯片封裝和MEMS傳感芯片封裝,而封裝是傳感器製作的關鍵環節。矽感銳芯雖然在平湖成立時間不長,但公司創始人杜明曾在深圳、成都等地深耕通信和半導體行業19年,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此次“徵召”進入傳感器“國家隊”,正是對矽感銳芯的認可。

為了不辜負國家期待,更為了在疫情防控中體現企業擔當,矽感銳芯接函後立刻開始排查現有的生產設備,並對部分生產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從而滿足紅外傳感器的生產。經過10天夜以繼日的技術攻關和設備改造,紅外傳感器於3月25日實現批量生產,每天產量達到5萬顆。因為防疫物資緊缺,矽感銳芯生產的這批紅外傳感器每天發貨。杜明表示,如今公司正在裝修另一個生產車間,準備擴充生產產能,預計4月底就能投入使用,屆時紅外傳感器將從原來的日產5萬顆提升至50萬顆,今年雖然是全面投產的第一年,但預計產值能突破1億元。

進入傳感器“國家隊”後,矽感銳芯的“朋友圈”也漸漸大了起來,如今它是隸屬於國家工信部的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的戰略合作伙伴,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的成員。“朋友圈”裡,都是傳感器生產的“大佬”,同臺競技對矽感銳芯來說既是壓力也是動力。“我們入駐領軍人才創業園的時候,享受到了租金減免這一實打實的優惠政策,也感受到了平湖經開‘店小二’式的暖心服務。在一系列幫助下,我相信我們在平湖經開可以發展得更好。”杜明說,如今他們正在裝修另一個生產車間,準備擴充生產產能,預計4月底就能投入使用,屆時紅外傳感器將從原來的日產5萬顆提升至50萬顆,今年雖然是全面投產的第一年,但預計產值能突破1億元。

更多國內外新聞資訊,請關注公眾號:MEM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