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这个品牌怎么样?

Crixus


继菲亚特后,又一国外汽车品牌将要退出中国市场。继铃木汽车将所持有的长安铃木的全部股权,转让给北汽昌河后,铃木汽车又开始与长安汽车就解除合资关系进行谈判。

外媒报道,铃木对从中国市场退出这一决策十分坚定,铃木或将从中国汽车市场完全退出,将业务重心转向印度。目前已经与长安汽车进入谈判阶段,若协议达成,铃木在中国汽车市场的25年发展生涯将成为历史。

这次事件可能与长安铃木销量不振一路下滑有关,2017年的长安铃木整体销量仅为8.39万辆,相比2016年同比下跌了近50%。而在2018年后,长安铃木销量依旧没有起色,一季度累计销量仅为1.3万辆,同比下跌56%。铃木在长安铃木合资公司中共导入有7款车型,分别是维特拉、骁途、雨燕、启悦、奥拓、天语 SX4和锋驭。而目前仅仅启悦和维特拉的销量尚算可观,但也难以掩盖整体销量不振的现状。

想当年,刚进入中国市场的铃木可以说是风生水起,为何经过这么多年发展,铃木已经沦落到惨淡退出?其实,铃木的下滑可以说从市场销量上看就能够窥得端倪。一方面自主品牌快速崛起,一方面是自主品牌飞速发展对合资市场进行着蚕食,并且铃木的车型多是15万元以下的车型,与自主品牌的售价高度重叠,所以受到的影响更大。另一方面随着消费升级,国人对小型车不再热衷,反而追求大空间高排量的车型。

铃木自身也难辞其咎,单论产品而言,铃木的整体水准并不差。另外,铃木超级维特拉在越野赛事中屡屡有上佳表现的车型。其他车系虽然省油耐用质量稳定,但却迟迟不见换代。吉姆尼20年未换代,直到最近才更新。2005年在中国问世的铃木雨燕已经卖了12年?不过在这12年间,雨燕(SWIFT)在日本海外已经更新到第六代了,中国在售的却仍是第四代车型。要知道就算是同为退出中国市场的菲亚特致悦都更新换代多次了。迟迟不更新换代的铃木在中国市场似乎也丧失了活力,销量日渐低迷,快要被国人所遗忘了。无法适应国内的市场升级,可以说铃木是咎由自取。

1984年进入中国,陪伴消费者30多年的铃木也要退出中国市场,以后国内消费者可能只能以进口车的身份购买了。铃木在中国市场的兴衰史是值得继续有心于国内市场的参与者思考的,如何做出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车型,这方面同为合资车型的大众可以说做的很好。你对铃木有什么印象?对这次铃木退出中国市场怎么看?


老司机侃侃车儿


说铃木的发动机好,其实不仅仅是省油,倒是新车君家里的那台1.0升的手动挡奥拓,百公里油耗在5升以上,算下来其实一点都不省油,但让我们比较欣慰的是,这台发动机开了6年多,一直没出过什么问题,平时开车时,二挡、三挡超车也是蛮轻快的。

自新奥拓之后,铃木在中国就没怎么认真发力了,后续的锋驭、维特拉、启悦等车型,都是上市时一波简单的推广,随后就石沉大海一般没什么声音了。铃木一直被称为小车之王,无奈2010年之后中国市场的小车市场一直在快速萎缩,专攻小车的铃木自然而然就逐渐没落了。

所以,除了铃木不够努力之外,大环境的改变也是它在中国没落的原因。

而在印度,铃木却一直风生水起,自己一家几乎占据了整个印度乘用车市场的半壁江山,销量远超大众丰田通用现代起亚,主要还是因为印度消费层次较低、城市道路环境差,小车颇受欢迎。也正因为铃木有了印度这么大的一块市场,才让它可以比较淡定地看待中国市场的没落。

至于铃木的技术实力,之前主要在于小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以及小车的可靠性,但如今小排量涡轮增压已经电气化成为新潮,铃木的传统优势也遇到了挑战,未来一旦印度市场有变,铃木整个品牌的生存根基可能也不再牢固了。

小车之王就这么淡出了我们的主流市场,还是蛮可惜的。


深入浅出新车君,回答完毕。


新车新技术


近日,网传长安汽车计划收购铃木所持有长安铃木股份,继续推进长安铃木品牌在中国市场经营,后续又传出长安铃木官方发布声明予以否认。但是,结合此前铃木已从昌河铃木完全撤资来看,昌河铃木几乎已然成为历史。

铃木,一家日本汽车制造企业,成立于1920.最早生产摩托车,1955年开始生产汽车,结合日本国土资源情况,以微型车为主。1984年首次提供技术给中国市场,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日资车企之一。进入国内市场后生产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奥拓,北斗星,雨燕等车型。

随后几年国内自主合资品牌纷纷崛起之时,铃木始终未能摸清市场节奏与需求,产品导入缓慢,也为退出中国市场埋下伏笔。

在中国内地车市SUV大热之际各大车企纷纷争相上市各自当家SUV车型已俘获广大消费者芳心,唯独铃木并不出众的维特拉姗姗来迟终究未能搭上SUV末班车,加上各自主品牌的性价比对比,更一步加快了铃木的衰败之路。曾几何时满大街奥拓雨燕北斗星已然不复存在。而现在的中国也不再是90年代的夏利时代。从80年代的板桑都历经了几代的更新换代,铃木却还是八九十年代的车型,根本不是现在的八零后九零后所钟爱的车型。摸不清消费者需求及心里进而销量一跌再跌。

2012年11月5号铃木宣布退出美国汽车销售市场,美国市场需求大排量车型,铃木以微型车为主,不顺应潮流注定被消费者淘汰。然而美国市场的失败并未给中国市场的铃木给予经验教训,不及时调整产能转换,虽然历经五次换帅但依然在市场边缘徘徊依然我行我素的以微型车为主,产品更新过于缓慢并不能跟上消费者步伐,被消费者慢慢遗忘也并非偶然。也导致中国市场成为铃木另一个重灾区。

不过,铃木虽然在美国中国两大汽车销售市场相继失败,并不意味着铃木品牌质量就不行,毕竟吉姆尼的越野能力大家也有目共睹。而铃木的退出不是失败,而是整合资源已更好的精力去专攻它的某个领域。

中国有句老话,艺不在多在于精。但过于固守陈规不懂得把握市场需求及消费者心里,显然消费者并不会为车企的错误买单。看到铃木的婚姻失败,不禁联想到到各大自主品牌以及遍地开花的新能源车企。当下百家争鸣,见分晓时方知几家欢喜几家愁!

小结:一个车企的成功与否不是自己说了算,也不是自己的产能多少来决定,而是消费者认可你车企文化,内涵,品控,外观,性价比,舒适度等,做到了这些才是车企的成功。要知道,为消费者交一份满意答卷,消费者自然会为你的努力买单!


二师兄玩车


60秒懂车,回答你的汽车问题。

最近流氓的话题又多了,你要搞明白一件事儿就是,铃木,本身的品牌,是不错的,但是和销量卖的好,是两个概念,卖的好的车品质不一定好,品质好的车也不一定就卖的一定好。

但是有一点,当品质特别好的车,会,最终被别人接受,会背来卖的比较好,长期。


铃木在日本的和全世界的都有一个比较奇葩的定位,就是他指定性定位小型车,微型车,节油的车,主要是让人们做代步工具使用,在,成熟和发达的国家,人们对车的定义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代步,越便宜越简单越好,所以呢铃木呢,在一些发达国家,包括东南亚和日本本土,卖的都不错。

但是中国人现阶段买车呢,要的是面子和身份,所以需要买大车,长得漂亮的车,而对内在品质往往的忽略,更多的考虑的是如何能撑面子,所以这就是现阶段中国的一个发展趋势,所以大众啊和很多国产车型的就掌握了这种市场规律,包括尼桑儿,就是让新车型上市很快,哪个都比较高大上,卖完之后过段时间再换。



而铃木的定位是一款经典车型,卖好多年,以前本田也不适应,但是现在本田也是现在,本田也是适应市场各种的改变,新新的车型的推出,速度。。

铃木就是这样一个不为市场所动,坚持自我造车理念的公司,所以在中国的这几年,可以用惨败来形容,就是几乎淡出了大众的视野,但是未来中国人对车的了解之后,铃木也可能还会再来。

而且进口的车型,也会在中国有销售。

我打个比方,咋觉得我说的对,就点赞,就像年轻的男人和女人就这样,在年轻的时候就不知道谁在爱谁,等老了对人生都懂的时候,发现追悔莫及。

中国人对待好车应该也会有追悔莫及的感觉吧,小编原来买了一个一汽大众的开迪,也就卖的特别不好,但是能买二手车的时候,就卖的很贵,因为大家知道这款车好又抗造,空间又大,但是你买不到了。

这是大众的对中国爱车的人的一种惩罚,我想铃木也会延续这个套路吧。

小编,你好车河,这个真欣慰,国人造好车的公司得有一种情怀,所以发表了很多个人见解,如果你觉得我说的对,就给我点赞吧。


60秒懂车


以去年铃木330万全球销量超过多数国产大牌,在汽车界还是不错的。但我个人还是觉得铃木造汽车还是个三流品牌(摩托车除外),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车小,看看几幅图




车小不错可是轴距就小空间狭小坐人压抑拉货不多,反正中国人多越来越不实用……

二,做工差,从钣金加工到磨具喷漆,缝隙大又不均匀,隔音不好有时高速120得拿对讲机。


你去4S看看有时一个手指能插进去,各处做工和细节完全不能和一线品牌对比!

三,价格贵,你车小做工不是很好外形不是很酷,价格低点大家也会买台买买菜散散步是不?你说现在随便几万国产都是大型车谁会花着钱买个小型车,装B不了装人不了装货都够呛……

说到这不得不提下铃木发动机其一皮实耐用其二力小省油。铃木淡出人们视线主要是中国市场此一时彼一时,不改变策略不适应市场需求就是死
说的不对地方,望大家指正讨论………谢谢


用户5870283711


铃木成立于1920年,1952年开始生产摩托车,1955开始生产汽车,主要是以轻型越野车和微型车为主,素有世界小车之王之称,全球十大车企之一,日本第四大汽车制造商,全球五百强企业,铃木在日本本土的保有量较高,东南亚,和欧洲的口碑和销量都不错,印度销量第一。2018年初据日本媒体报道,铃木已经加入了由丰田牵头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公司。共同研发,技术共享。

铃木车的品质一直很优秀,发动机稳定性高,配置厚道,从不简配,是铃木一贯的作风,比如2015年上市的维特拉,全系ESP,全方位6安全气囊,底盘采用了超级维特拉的内嵌式梯形车架,三大件纯进口,高强度钢占比达百分之六十,TECT高强度钢吸能安全车身,动力强劲,百公里里加速时间为8.4秒,百公里油耗5.6L。铃木车的特点是省油皮实。

2017年维特拉国内全年的销量大概是两万多台,基于铃木车的车身尺寸原因,铃木车在中国的销量有些尴尬,铃木本来就是造小型车的,可是部分国人偏偏喜欢的是高大上,喜欢盲目跟风,喜欢盲目攀比。很多人不考虑自己购车的实际用途,看外表的多,看内在的少。这是铃木小型车在国内并不买账的原因,其实车就是个代步工具,要的是经济实用,车再大,其实大部分时间就坐的是自己,现在各个城市都存在停车难道路拥堵的问题,小型车就越来越有优势,很方便很实用。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国人购车观念的也会慢慢转变,始终相信铃木的小型车也会逐渐升温的。必竟车是代步工具,图的是经济实用。


尚锦生活日记


铃木成立于1920年,是日本的一家汽车及摩托车制造商,总部在日本滨松。日本第四大汽车制造商,世界五百强。在日本本土以及印度、泰国,和欧洲的匈牙利都有工厂,铃木以造小型车和轻型越野车而闻名,素有世界小车之王之称。公司产品已经销往127个国家和地区。



铃木小型车卖得很不错,日本保有量前三甲,印度销量第一,欧洲销量也不错,欧洲五星级安全标准,车体高强度钢占比达百分之六十,可以用小坦克来形容,具有百年历史和影响力的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17年度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车企,铃木榜上有名,可见铃木车品质卓越。





发达国家以车为代步工具,经济实用为主,这就是铃木车在日本本土买的很好的原因。铃木车1984年就进入中国了,铃木是第一个将造车技术带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左翼反战亲华日企,铃木奥拓也在中国火了一阵子,截止2008年奥拓在中国的总销量达50万辆,然而随着众多合资车,及国产车的风起云涌,铃木的小型车优势并不明显,这和国人的用车理念有一定关系,部分消费者盲目追求高大上,铃木在中国的销量渐滑,其实铃木车的品质还是非常不错的,发动机稳定可靠省油,底盘扎实。铃木专注于造越野车,并热衷于参加汽车拉力赛事,底盘四横七纵本应专属于那些竞技车款,而铃木却几乎“全系标配”,这是品牌精神的体现。 底盘四横七纵具有优秀的刚性和抗冲击能力,还能优化前后轴荷。维特拉的半承载车身是加强材质版四横七纵。雨燕、天语sx4的普通版四横七纵也都相当粗壮。


与此同时,铃木车曾多次征战世界顶级汽车拉力赛,铃木车队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更是抢眼。继铃木雨燕征战JWRC,并两次夺得年度总冠军殊荣后,铃木天语SX4在08年正式进军世界顶级赛事WRC,并以尤为喜人的战绩收获累累硕果。



JWRC冠军车手Per-Gunnar Andersson驾驶天语SX4初战WRC首轮蒙特卡罗站的比赛,就以第八名的成绩顺利得分,此后陆续拿下新西兰站第六、日本站第五、威尔士站第五等一系列战果,为铃木首度征战WRC拉开圆满序幕。



“驰骋08年度CRC赛场,并屡夺桂冠的SWIFT雨燕是长安铃木旗下主力车型之一,曾经多次征战世界顶级赛事JWRC,并以卓越的整车性能和完美的运动操控,两次夺得JWRC年度总冠军殊荣,被誉为JWRC赛场的当红冠军王。”据长安铃木介绍,经历了多年来的赛场锤炼,雨燕在动力、底盘、匹配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坚固结实的赛车底盘和先进悬架科技,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路面环境,弯道行驶时也表现得非常灵活,使车主在行驶过程中尽享赛车的劲酷 感受。


2018年初重磅消息,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铃木,斯巴鲁以及丰田集团的大发工业和日野汽车4家公司已决定加入由丰田汽车公司主导的电动汽车技术研发新公司,以共享相关知识、降低成本、加速研发进程。 据共同社和《日本经济新闻》报道,4家公司将承担部分研发经费,并在2018年1月以后陆续向新公司各派遣数名技术员。但这些公司暂时不会向新公司注资,而是视研发情况再作决定。 加上原有的丰田、马自达和电装3家公司,新公司将成为7家公司的联盟,这些公司在共享电动汽车领域最新技术的同时,分别发挥各自强项,其中铃木、大发以小型车为中心、斯巴鲁以中型车为中心、日野以商用车为中心,从而构建一套适用于各种车型的电动汽车基础技术。 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限制日趋严格,一些地方甚至硬性规定了销售车辆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电动汽车。 日本电动汽车的商业化之路起步相对较晚。丰田环保型汽车战略一直以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为核心,不过,2016年11月,丰田披露计划到2020年建立并完善纯电动汽车批量生产体系。丰田、马自达和大型汽车零配件制造商电装公司则于2017年9月宣布,就合作研发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签署合同,并决定为此成立一家新公司。其新公司的成立目的是针对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共享,共同研发。也希望铃木在新能源领域发挥所长,共创辉煌。有些不了解铃木的人,说铃木要退出中国了,其实是杞人忧天,铃木原厂日前公布2017年全球年产量成绩达330.2万辆、较2016年成长12.1%,是铃木品牌两年来第一次在全球年产量有所成长,更创下品牌历史新高。铃木在日本本土的工厂全年产量成长更是强劲,包含供应日本、以及海外市场的产量,达到近百万辆的98.7万辆、成长24.3%。 铃木不但不会退出中国,而且会发展的更好,随着中国人的用车理念的提升,铃木的小型车也会逐渐升温。毕竟车是代步工具,经济实用为主。


华能市场尚锦名门


一提到铃木这个品牌,大家对这些车型:奥拓,北斗星,雨燕,SX4,吉姆尼,凯泽西,维特拉5门一定都很熟悉吧!但是铃木这几年在国内销量惨淡,目前铃木所有车型加起来,月销量好的时候,能超过1万,淡季的时候大概也就是8000左右,这可是全部车型的总销量。为了摆脱这种局面,于是推出了全新小型SUV—铃木XBEE。售价在1749600日元-1911300日元之间约合10.2-11.15万元之间。


该车定位于一款小型的跨界车,外观造型上以小巧可爱为主,前脸使用了大量柔和的线条,组成方方正正的车身,圆形的大灯看上去有几分像MINI,下方保险杠的造型比较厚实,标准版车型采用黄色车身和黑色车顶的双色搭配,车头还有粗壮的银色保险杠,颇为亮眼,透露出几分越野气息。



车身侧面,新车采用了平直的线条处理,使得车内空间的利用率最大化。车身尺寸分别为:3760/1670/1705mm,轴距为2435mm。



内饰上新车延续了铃木家族最新的设计风格,整体以简约实用为主,贯穿整个中控台的饰板有多种颜色和样式可选。中控台上拥有不少储物空间,档杆整合在中控台上的设计也为车内驾乘空间做出不小的贡献。新车虽然定位为小型SUV,但在乘坐空间与储物能力上一点都不输给同级竞争对手。


动力方面:新车将采用轻混合动力系统,有一台代号为K10C的1.0L,Boosterjet三缸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75kW,峰值扭矩可达到150N.m,与之匹配的是6速自动变速箱,值得一提的是新车还将搭载了ISG轻度混合动力系统。百公里油耗为4.5升。

有的网友这样认为铃木:修思想古板,是个好厂长好车间主任,但不是个好CEO。整个品牌的战略方向有问题,目前铃木所有的困境都源于此。我认为铃木就是以后在国内上市这款XBEE,也未必能扭转销售惨淡的不利局面,如今国人汽车消费观念已经改变了,以前确实穷,消费能力低,有一台小奥拓就是小康家庭了,如今国人买车追求的就是一个大,对于小型车甚至是微型车早就嗤之以鼻,这一点从我们国内的微型车市场即将消消逝能看出来。


宇哥聊热车


铃木是合资品牌里的异类,新车型配置厚道,但不善于宣传,车外观很平庸,空间相较同级不占优势。铃木小型车过多,造成品牌影响力不够,满足不了国人的面子和喜欢大车的要求,紧凑级suv超级维特拉和中级轿跑凯泽西过于偏科,而且没有国产,保有量太低,零配件难找;吉姆尼过于专业,实用性不高,外观内饰大部分人无法接受,油耗偏高,售价有些尴尬,只是一部分越野爱好者的玩具,注定销量不好。国内长安铃木奥拓、雨燕、SX4车型老旧很久没有改款,虽然价格低,但相比现在的车型,配置也低了些,新车型启悦、锋驭和维特拉,相较同级合资配置优势很明显且对比国产车也不落下风(标配6气囊、无钥匙进入/启动、博世9.1esp,锋驭和维特拉中高配带有可完全开启的全景天窗和疝气大灯,顶配带有可锁止四驱系统),但售价方面却并不占优势,再加上品牌知名度和少的可怜的4s店,只能是雪上加霜。昌河铃木不太了解所以不做评价。但这并不代表铃木车不好,省油、耐用、省心,厚道是铃木最大的特点,安全性上,铃木也算中上等,没有减配任何零件,不管是欧洲碰撞测试还是国内的碰撞测试都是五星级水准,发动机技术和四驱技术很不错,但没有像其他品牌那样铺天盖地的宣传。两大件基本进口,而且全车大部分配件都是世界级品牌产品,这个在汽车之家锋驭论坛中有篇帖子里可以看到。异响之类的小毛病有,但大毛病不多,长安的做工很多人都清楚。总之铃木只适合懂它的人,至少绝不会让人失望


星海云间


铃木车,谁用谁知道。我的铃木启悦路乐享型快一年时间接近两万公里了。在北京的城市道路上平均油耗6.4。去年夏天从北戴河回到北京一百块钱油跑了近300公里。真心的省油省心。之前购置的上海华普八年时间不到6万公里就置换报废了。上海华普海域1.3真是个垃圾车,毛病太多了。朋友的铃木天语sx4也是八年时间了,向我推荐购买铃木车。铃木车真的省油省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