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真的有“潜规则”吗?

你知道什么是“潜规则”吗?公务员面试真的有“潜规则”吗?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们这里讲的潜规则是打了双引号的,也就是说我们这里讲的公务员面试潜规则和我们一般的潜规则有些区别。

公务员面试真的有“潜规则”吗?

什么是潜规则?

潜规则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上支配着人们行为的不成文的规矩。

我们讲到潜规则,我们不能不讲到一个人,就是吴思,他写了一本书,叫《潜规则,中国历史的真实游戏》,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拿来读一读。吴思是《农民日报》的记者,也是一个著名的学者。

他用这样几句话介绍了他发现潜规则的心情:当他了解到中国历史上有潜规则这个概念这个事实后,他豁然开朗,非常振奋,很多以前难以理解的历史事件立即清晰了。所以有人把潜规则称作20世纪中国的重要发现。

说到公务员面试“潜规则”,大家可能想到的是托关系走后门,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的是我们国家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越来越公开透明、越来越公正严明,尤其是考官、考生双向抽签规则确定以来,基本上杜绝了这种潜规则的可能。

今天我们要跟大家重点讲的是另一种“潜规则”, 是在我们考官评分的“明规则”之外,但实际对我们的面试分数有着影响的规则。

公务员面试真的有“潜规则”吗?

考官评分的“明规则”

面试主管部门确定的测评要素,主要涵盖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能力、人机沟通能力、应急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举止仪表等方面,并赋予一定的分值和比重,考官根据考生答疑情况和面试表现,对每项测评要素打分。


考官评分“潜规则”

① 首因效应

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建立信任的开始,优秀的表现能够让考官“怦然心动”。

首因效应是指在考试中,每一名考生在进入考场的第一时间,所有考官都会自然地对他形成第一印象的判断,而这些判断正是基于以下要点:

  • 敲门:声音、节奏适中
  • 着装:得体、规范,职业装为宜
  • 微笑:适度,亲切
  • 眼神:坚定,自信,与考官交流
  • 声音:清晰,洪亮(亦不可过大)
  • 动作:自然,干练
  • 气场:不卑不亢,谦逊自信
公务员面试真的有“潜规则”吗?

②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在考场上,考官容易被考官身上最显著的某一特质所吸引,并由此放大对考生的认知。比如,日常生活中大家喜欢帅哥,并容易由此联想其人品好。

展示出良好的特质,能够加深考官对我们的印象,在流水线生产出的考生中脱颖而出。

闪光点:

  • 亲和力——微笑、语气
  • 自信心
  • 颜值
  • 声音
  • 独特见解

……


③ 三级效应

三级效应是指考官在评分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总会寻找全场最低分、最高分、中位线三个分数作为评分参照系。

避免被当作最低分或中位线标准,是面试逆袭的前提。

建议:备考过程中一定要避开雷区、避开模板、避开套路,兜底才能保本,进一步拔高。

公务员面试真的有“潜规则”吗?

④ 排序原则

排序原则是指在考场上,不同序号的同学,作答策略也应该不同,有人说不必拘泥于此,却不知“识时务者为君子也”。

因此,在作答上也应该懂得“时过境迁”的道理,发展变化的看待考试。

上午

1号:全面+务实+高标准

2——4号:全面+务实(最佳位置,正常发挥)

5——7号:要点+亮点(一级疲惫,亮点提神)

8——末尾:重点+亮点(二级疲惫,简明扼要)

下午

1——2号:要点+亮点+洪亮的声音(尚未睡醒,声音提神)

后续与上午一致


⑤ 罗马原则

罗马原则指的是考场上虽然有参考要点,但是绝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答案也可能殊途同归,获得高分。

考生作答应当学会结合实际,结合自身,掌握思路但又不被思路限制。

面试的答法绝不止一种,几乎每道综合分析都可以写成一本书,三四分钟内,主要看你从什么角度切入,你答的全面,我可以深入,你借古喻今,我把握趋势未来,所以,每一道真题绝不是只有一种答法;

作答内容要根据个人知识储备调整,老师的储备是固定的,学生不是,我是文学专业,我就引经据典,我是计算机专业,我就结合技术,这样在自己熟悉的知识范畴内选取素材内容,才能游刃有余。

公务员面试真的有“潜规则”吗?

共振原则

共振原则即共鸣效应,话题、情感、人生经历相似的人往往能够彼此惺惺相惜,所谓“人以群分”,“话不投机半句多”,话若投机口悬河!

产生共鸣不能刻意追求,平时可以琢磨,但是上了考场要把注意力放在主要思路上。

共鸣

  • 观点见解
  • 内心情感
  • 人生经历

人生经历包括:苦难磨砺 、管理压力、为人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