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圖報 讓愛延續

人民網-人民日報

應像劉佳一樣思考,用什麼來回報這個時刻庇護著、託舉著我們的社會

最近,有段視頻非常感人。視頻的主角是名90後,名叫劉佳。12年前,汶川地震,她在嚴重損毀的校舍中得到解放軍戰士的救助;12年後,她作為一名軍隊護士,來到武漢戰疫救人。

據瞭解,多年來,劉佳一直銘記著那份地震中的恩情,思考著以後做什麼職業更能幫助他人。後來,她如願成為一名軍人。面對突然暴發的疫情,她兩次主動請戰,理由簡單又真誠——“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報當年的恩”,最終,她成為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在日日夜夜的堅守奮戰中,她履行了自己的承諾。

被戰士救助,又作為戰士救人,就像那首歌裡唱的,“長大後我就成了你”。跨越12年,這份愛的延續和傳遞,讓人動容。

我們的歲月靜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背後有很多人默默付出。不必說父母雙親的不辭劬勞,師長摯友的教誨幫助,現代社會,是分工合作高度發達的社會,我們的享受,離不開別人的辛勞。社會運轉得越良好,每個人才越能得到保障。某種意義上說,付出應是享有的前提。不應該把社會提供的福祉當作理所當然,而是應該像劉佳一樣思考:我用什麼來回報這個時刻庇護著、託舉著我們的社會?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會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就能更加體諒他人的艱辛,就會對社會少些抱怨,多些建設。相反,覺得所有好處都是應得的,但凡有一點不滿足、不如意,就牢騷滿腹,於人於己,都無好處。

其實像劉佳這樣的人還有很多,看看最近的新聞吧:為感謝武漢在抗震救災中的醫療援助,12位來自汶川的村民驅車千餘公里,將村民自發籌集的6卡車蔬菜送到武漢;感念11年前來支援手足口病治療的武漢醫療團隊,商丘第一人民醫院的醫生捐助物資、組建醫療隊馳援武漢,和當年的恩人一同堅守戰疫一線……暖聞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各行各業的人們,為抗疫奔走,為我們的命運共同體而盡力盡心。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文化傳統中的瑰寶。不妨從我做起,多向劉佳學習: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