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多“惹人厌”,就有多缺爱!

邓超曾发微博说他决定息影,当个全职爸爸。事情的始末,是因为他要出远门了,而妹妹小花一直抱着他哭泣,不愿意让他走。小花伤心欲绝抽泣的背影,瞬间融化了无数父母的心。

孩子有多“惹人厌”,就有多缺爱!

孩子爱黏人,从来都是父母们甜蜜的负担。

比如最近,桃子妈正忙着年底考核呢。一大堆的事情本就让人心烦,但更让她头疼的是,四岁的女儿突然变成了一个黏人精。

晚上只要她没回家,女儿就不洗漱,不睡觉;早上她一起床,女儿就醒了,哭着闹着要再抱着睡一会儿。

有一天,她正在房间里加班,女儿跑过来要她讲故事。焦头烂额的她耐心地跟女儿解释,说自己在工作没法陪她,并且尽量温和地说:“宝贝乖,你先自己看一会儿书好吗?”

女儿同意了,只不过没一会儿她就跑过来问:“妈妈,现在几点了?”一会儿又跑过来寻求帮助:“妈妈,你帮我拿一下那本书,我够不着。”还一个劲地催促,到底还有几分钟才能好。

桃子妈被她吵得头大,终于忍不住爆发了:“你这孩子怎么回事?不是跟你说了吗,妈妈在工作!你能不能消停一会儿!”女儿被她突如其来的发火吓得打了一个哆嗦,委屈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其实,话刚说完桃子妈就后悔了,见状更是自责不已,赶忙安慰孩子。她不清楚孩子最近到底是怎么了,这一切让她既挫败又困惑。

孩子到底怎么了?

其实,与桃子有相似行为的孩子并不在少数。他们会一遍遍地去打扰父母,要求他们陪玩,或者要求帮忙。父母离开哪怕一小会儿都不行。而当父母忽略他们的要求和情绪时,他们就会变得暴躁、扔东西,甚至打人等等。

不少父母都和桃子妈有一样的困惑:

孩子有多“惹人厌”,就有多缺爱!

  • 为什么孩子总是喜欢大吵大闹?
  • 为什么孩子老是要黏着我,恨不得一天24小时不离身?
  • 为什么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还总爱和我对着干?

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在寻求过度关注的外在表现。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如果孩子们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而让父母不停地为他们忙碌,并且父母的感觉是烦躁和不高兴时,就可以确定,孩子正在寻求过度关注。

其实我想说···

为什么孩子会有如此表现呢?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行为和情绪背后的语言其实是:

你为什么不看看我?

央视纪录片《镜子》中,有一个叫泽清的14岁男孩,初二就辍学了。每天无所事事的他只喜欢在网上下军旗,跟父母没什么交流,还经常乱发脾气。

家里的门都被他踢破了,房间的柜子上到处都是他宣泄出来的东西,他甚至还会对妈妈大打出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孩子无可救药了。

但当心理老师跟他谈话的时候,他说,其实有时候他想跟妈妈说说话,但妈妈会表现得很不耐烦。有时候饿了想让妈妈给自己煮东西吃,可是妈妈都懒得下床,更别说其他的沟通了。

孩子有多“惹人厌”,就有多缺爱!

他认为父母不重视他,自己在家里根本就没有存在感。原来,他所有的行为都在试图宣示自己的存在。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是一个孩子在眼巴巴地对父母说:"你们为什么不看看我,我在这里,我有需要啊。"

当孩子的渴望、需求和情绪都得不到关注和重视的时候,他们的行为才会变得偏激。

你还爱我吗?

有的孩子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只是为了试探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否如初。父母是否依然爱着他。

网友分享

小时候的他非常羡慕弟弟,因为弟弟很小,可以躺在妈妈怀里尽情地撒娇,而且还可以跟爸爸妈妈睡一张大床。

于是有一天他故意尿在床上,期望以此来获取父母的关注。结果,他被狠狠地揍了一顿,只能独自在换了床单的床上哭泣。

这样看来,或许你能理解为什么在二胎家庭中,有的孩子吵着嚷着要当小宝宝,要妈妈抱、要用奶瓶,或者故意欺负弟弟妹妹等,哪怕会因此招致训斥和惩罚。

他们冒着被责骂的风险,只是为了验证,父母对他们的爱是否还在。

阿德勒曾说,人如果不受瞩目,使尽手段也要会让他人注意到自己,哪怕刻意暴露自己的无能。孩子也是如此,他们为了寻求过度关注,可能就会无意识的“犯错”。

孩子有多“惹人厌”,就有多缺爱!

儿童时期对安全感的感受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在儿童时期缺乏安全感,那么长大以后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可惜的是,父母未必知道这一点。反而以为孩子越大越不懂事了,从而更加严格地要求他们。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找回安全感呢?

五个小妙招


01

在倾听之前,不要急着训斥和惩罚

当孩子乱发脾气、恶作剧或者突然变得黏人的时候,试着问问孩子有什么需要,而不是劈头盖脸地一通训斥。因为,只有当你接纳了孩子的行为和情绪,他们才会敞开心扉,告诉你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孩子有多“惹人厌”,就有多缺爱!

另外,不管孩子有什么需求,都应该尽量第一时间回应他。如果实在需要孩子等待,不妨告诉他们一个具体的时间。比如:妈妈现在正忙,等我十分钟好吗?


02

帮孩子打造成就感

有时候,孩子并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这个时候,父母不妨告诉他们,除了捣乱、恶作剧之外,他们还可以通过帮助别人做事情,来凸显自己的能力。

孩子有多“惹人厌”,就有多缺爱!

不管是让孩子参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还是指定一件事情让孩子单独完成,都能帮助他们打造成就感。有成就感的孩子,自然不需要通过一些偏激行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03

预留属于你们的“专属时光”

比如:可以将每晚的睡前时间,固定为陪孩子玩游戏,或者是亲子阅读的时间。父母不管多忙多累,都要将它当成一个仪式感来执行。

孩子有多“惹人厌”,就有多缺爱!

这一段“专属时光”,只属于你和孩子,与其他事情无关。高效而愉悦的陪伴,才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04

拥有特别的“暗语”或“秘密”

暗语和小秘密,是和孩子缔盟的最佳手段。当你和孩子之间拥有了别人听不懂的暗语或者是小秘密时,那你就拥有了孩子百分之百的信任。

孩子有多“惹人厌”,就有多缺爱!

除了信任,孩子还能够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独一无二的地位。这些,无疑都会让他们的安全感倍增。当他们有需求的时候,就会选择用语言来表达,而不需要刻意用行为来宣示。


05

表达爱意

跟孩子表达爱意,是与孩子建立连接的最好方式。如果父母不屑于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孩子就不能正确接受到你爱的讯息。

孩子有多“惹人厌”,就有多缺爱!

而有时候,一个拥抱和微笑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忙碌的父母停下手里的工作,弯下腰抱抱孩子的时候,孩子会惊喜地发现,原来爸爸妈妈是爱我的,我比他们的工作更重要,并且因此得到满足。

鲁道夫·德雷克斯曾说: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敢放开手去冒险和拥抱世界,因为他们知道,父母永远是他们坚实的后盾。

孩子有多“惹人厌”,就有多缺爱!

所以,父母要用心去倾听,感受孩子的每一个情绪和心声,并且让孩子知道你懂他,这样孩子的内心才不会彷徨和害怕。这才是父母给与孩子的最好的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