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衝基金竟然割了瑞幸韭菜:我們可以從它們的愚蠢中漁利

對沖基金竟然割了瑞幸韭菜:我們可以從它們的愚蠢中漁利

自爆財務造假,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虛增22億人民幣交易額,在美上市不到一年的瑞幸咖啡股價一天暴跌超過80%,一度跌至4.9美元,甚至不及年初51.38美元高位的十分之一。


瑞幸的投資方和股東必然早有預期,此時最該捏一把汗的應該是公開市場上持有瑞幸股票的投資人,從瑞幸年初在美國證監會報備的文件來看,Joy Capital、Lone Pine Capital、Capit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s和GIC分別以16.13%、7.3%、6.97%和6.96%的持股比例位列機構投資人前四位。


對沖基金竟然割了瑞幸韭菜:我們可以從它們的愚蠢中漁利


Joy Capital即愉悅資本是瑞星咖啡A輪和B輪的股權投資方,扶持瑞幸一路上市,自不用多說。而排在第二位,擁有瑞幸7.3%股份的Lone Pine Capital就是大名鼎鼎的孤松資本,由對沖基金大佬Steve Mandell(曼德爾)操盤,他也是傳奇人物老虎基金創始人朱利安羅伯遜最有成就的門徒。


1997年,曼德爾創立了自己的基金公司,取名孤松資本。在孤松資本成立的最初十年中,曼德爾獲得了36%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在同業中一馬當先。


孤松資本從最初的800萬美元開始,直到成為了打理自有資金的“超級基金”,截至2012年就有約56億美元的投資者和自有資金約為150億美元的曼德爾服務。


孤松資本的成功主要受益於曼德爾“自下而上”的投資哲學。


他很少考慮宏觀經濟的影響,而是帶著放大鏡觀察企業的基本面。

什麼意思?專門收割ToSB的商業模式套路的IPO公司。


瑞幸的暴跌,表面來看似乎美國的投資機構損失巨大,也難怪有人說瑞幸是“民族之光”,割資本主義韭菜,為國人送免費咖啡。


這完全是錯誤的。不光一顆老鼠屎壞了美股整個“中概股”的一鍋粥,還被悄悄割了個精光。


但去年位列全球對沖基金富豪榜前十的Steve Mandell,歷來就是多空對沖策略的集大成者,而孤松資本旗下多空頭基金Lone Cypress去年上漲超過36%,這些都說明孤松資本對於瑞幸的投資,不會像表面看到的這樣簡單


從2019年11月29日孤松資本向美國證監會提交的文件來看,在極短的時間內持有瑞幸的股票超過4800萬股,佔瑞幸公開發行股票的14.5%,對於行事謹慎的對沖基金而言,這樣的重度持倉,其實並不合理。


對沖基金竟然割了瑞幸韭菜:我們可以從它們的愚蠢中漁利


進一步來看,孤松資本重倉的瑞幸股票中大部分(超過3000萬股)是由旗下的Lone Cypress基金來持有,而Lone Cypress是一支聲名遠播的多空對沖策略基金。由此不由讓人聯想,Steve Mandell在大舉買入瑞幸的股票的同時,必然是利用空頭工具來進行合理對沖,而這個工具有可能就是瑞幸的股票期權。


下圖可以看到,事實上在一週前,即11月15日截止的這周,瑞星咖啡2020年6月19日行權的期權交易中,沽空和做多的交易量還基本持平,而一週後,就完全導向空頭,加上這兩週內孤松資本大幅增持,瑞幸股價大漲,而孤松資本又是以多空頭對沖見長的基金,很難不讓人聯想這些沽空的操作也和孤松資本有著必然的聯繫。


對沖基金竟然割了瑞幸韭菜:我們可以從它們的愚蠢中漁利


瑞幸股價跳樓,雖然會讓持倉股票的帳面價值大幅減少,但沽空期權會因為股票價格大幅跌破行權價,從而產生數倍甚至於數十倍於本金的收益,如果對沖倉位合理,基於多空並行的策略,孤松資本不僅不會在此次的大跌中虧損,反而會因此獲利。也許孤松資本不會等到6月19日行權,而是提前套現手中的瑞幸股票沽空期權,來確保當前的收益。如果後面瑞幸股價反彈,孤松資本將再賺一筆。


除了孤松資本,位於第三位的美國Capit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s也可能會採用相同的策略,而其它持股比例較小的Melvin Capital, Alkeon Capital也都是對沖基金裡的代表


相比之下,參與瑞幸股權投資的愉悅資本、新加坡政府基金GIC以及中金公司,還有瑞幸的個人股東們,以及持有瑞幸股票的個人投資者們,將會在此輪暴跌中損失慘重。


瑞幸割了資本主義韭菜?大錯特錯!恐怕多空對沖基金正在偷笑!


除了以上這個影響,要知道,很多投資在中概股上的資金,最終來源還是中國國內。割的還是USD背後的RMB。


瑞幸還有機會嗎?


對沖基金竟然割了瑞幸韭菜:我們可以從它們的愚蠢中漁利


很難!瑞幸本來就一直持續虧損、燒錢,現在面臨鉅額的集體訴訟、和不可知的罰款、刑罰,甚至退市風險,已經很難東山再起。


更何況現在是疫情時期,對於大規模擴張店面的瑞幸來說,是雪上加霜,可能正因為公司支撐不下去,才有了這次的揮刀自宮。


如果商業模式有效,那麼未來還是有希望。


但是商業模式是什麼?是公司賺錢的方式。


瑞幸缺乏有說服力的商業模式,缺乏足夠的競爭力,依靠1.8折券獲得流量,短時間做上市,這種商業模式本身是有問題的。


它的模式是不斷燒錢、不斷融資,現在融資路線已斷,品牌因為造假而受到影響,個人覺得已經很難再有機會了。


但從投資角度看,瑞幸咖啡這一課,給了我們不少教訓和經驗,這是有高價值的。


對沖基金竟然割了瑞幸韭菜:我們可以從它們的愚蠢中漁利


第一、瑞幸有一個很好的故事,但這個模式有根本缺陷:永遠不賺錢。


瑞幸咖啡的對標,做中國的星巴克,面對中國幾億的中產階級。


瑞幸咖啡一直用互聯網思維賣咖啡,用免費和補貼吸引客戶,通過不斷擴張和融資,公司增速很快,向14億人賣咖啡這個故事非常性感,但它的本質,是一次失敗的資本套利。


瑞幸咖啡是一場擊鼓傳花的資本遊戲,創始人和投資人相繼投入70億後,18個月後實現IPO,創了史上最快IPO的奇蹟,上市估值300億元。


瑞幸咖啡的資本局,基本都是神州的人在玩。神州優車從創立到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租車平臺,有人這樣形容陸正耀風格:抓風口——彪悍融資——燒錢擴張——迅速謀求IPO。


對沖基金竟然割了瑞幸韭菜:我們可以從它們的愚蠢中漁利


但因為遲遲找不到盈利方式,業務無以為繼,加上遭遇渾水狙擊、集體訴訟,再加上今年新冠疫情,雪上加霜,無法隱藏財務虛假,這是瑞幸咖啡自宮暴雷的根本原因。


在渾水發佈的做空報告看來,瑞幸的商業模式是根本不成立的,顧客是價格敏感型的,毫無忠誠度,未來的戰略全是說故事。


渾水認為,瑞幸咖啡的單位經濟模型有缺陷,永遠不可能盈利。


雖然相比西方國家和日本,中國人對咖啡的消費比例還很低,但實際上中國人均86毫克/天的咖啡因攝入量已經與其他亞洲國家相當,其中95%的咖啡因攝入量已經被茶葉解決。

對沖基金竟然割了瑞幸韭菜:我們可以從它們的愚蠢中漁利


第二、海外做空的專業性


在渾水做空報告中,團隊僱用了92個全職,1418個兼職,選取了瑞幸頭部的門店,挨個去單天留守12個小時,用數人頭去估算平均售賣杯數。


We mobilized 92 full-time and 1,418 part-time staff on the ground to run surveillance and successfully recorded store traffic for 981 store-days covering 100% of the operating hours of 620 stores.

結果發現,瑞幸咖啡門店的訂單編號是跳著的比如:1、2、5、7、9,所以造假的概率很大。


做空報告的團隊,收集了25843張小票,作為統計樣本,並說明了在統計學意義上,5000張小票就能達到95%的置信水平,而他們取樣了25000張,將置信水平提高到了99%,認為這一數據非常具有說服力。


對沖基金竟然割了瑞幸韭菜:我們可以從它們的愚蠢中漁利


對沖基金竟然割了瑞幸韭菜:我們可以從它們的愚蠢中漁利


因為小票上的信息實在太多,推出了其他關鍵信息。


對沖基金竟然割了瑞幸韭菜:我們可以從它們的愚蠢中漁利


那就是,大部分咖啡平均單杯價格只有9-10人民幣左右,遠低於管理層披露的,超過63%的單杯價格超過了APP展示價格的50%,既12-16人民幣左右。


這說明,對企業進行實地探訪是觀察企業經營狀況的的很好方法。


A股缺少專業的做空機構,這也是不少垃圾股雞犬升天的原因。


第三、投資要避免一次性損失


從股價看,瑞幸的大跌,給A股投資者上了一課。


那就是,對於業務有疑點、財務有疑點的公司,需要慎重,不要輕易介入。


從美國經驗,一旦中雷,可能就會萬劫不復,造成高達80%甚至90%的、永久的一次性損失。


對於有歷史汙點、有疑點的公司,去迴避他們。


這種大規模的財務造假,對中概股的形象是很不利的,長期看一些新興公司的估值會受到影響。


誰會是下一個瑞幸咖啡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瑞幸控制人。


瑞幸控制人陸正耀(持股30.53%)可能已經對此習以為常:由他主導的神州專車,2015年1月上線,2016年7月21日掛牌新三板(神州優車),也僅用了19個月,目前公司市值約438億元。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大概也不會感到太驚訝:2018年9月12日,創立不到四年在美國虧損上市,創造了新造車勢力快速上市紀錄,目前市值約340億元。


有人會問,你為什麼把瑞幸、神州優車、蔚來汽車相提並論?


因為它們套路相似,幕後有一個共同的投資人——愉悅資本創始合夥人劉二海。

“一氣呵成”的上市操作,讓瑞幸幕後的新財閥浮出水面。這是一個以愉悅資本創始合夥人劉二海,神州系(神州租車、神州優車、寶沃汽車、瑞幸)創始人陸正耀、易車系(易車、易鑫、摩拜、蔚來)創始人李斌為核心,君聯資本(前聯想投資)、華平資本、大鉦資本深度參與其中,騰訊、百度、京東等中國互聯網巨頭公司和其他資本大鱷隱身幕後的中國出行創投幫。


對沖基金竟然割了瑞幸韭菜:我們可以從它們的愚蠢中漁利


有資深媒體人這樣評論:“瑞幸、神州、蔚來,背後是同一夥創投人士,同一套商業模式,同一個IPO套路。


1:瞄準重資產風口產業,吸引大資本和好團隊豪賭;

2:發揮強資源和強團隊優勢,建立高維度的競爭力;

3:迅速的鉅額融資,確保企業不會突然死亡;

4:傍龍頭,虧損擴張,迅速形成網絡規模效應,快速上市。


神州優車則是在滴滴剛完成高達7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與快的、Uber中國廝殺最熱鬧,中國出行市場已成大風口的當口切進去,且不做平臺化的打車、順風車,直接自己買車僱司機做專車。


蔚來創立的前提是全球汽車產業面臨百年大變局,特斯拉已證明電動車市場的巨大價值。汽車當然是非常重的產業。


瑞幸和摩拜踩在中國消費升級和共享單車的風口上,且自己研發、採購咖啡機/單車,自己開服務網點提供服務。摩拜一輛車高達上千元的成本一度備受詬病。


這個創投幫另外一個值得研究的套路就是融資。


瑞幸融資近10億美元,蔚來145億元……為什麼需要融那麼多錢?


劉二海曾說過,什麼時候融資,融誰的錢,以及什麼時候上市,他都和創始團隊精密推演過。摩拜融到C輪時,他堅持,無論如何需要PE入局,因為VC的錢扛不住。


瑞幸、摩拜被人詬病最多的是虧損嚴重。摩拜賣給美團前,負債高達10億美元。


一個謊言的開始,就意味著要用無數的謊言去圓。


這就是個一環套一環的故事,瑞幸咖啡以為它玩得溜,但事實證明,這整個下來就像一場荒誕的笑話。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正是大空頭們。


對沖基金竟然割了瑞幸韭菜:我們可以從它們的愚蠢中漁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