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韭菜村的小康致富路

東安:韭菜村的小康致富路

永州新聞網訊(通訊員 葉俊 陳鋒)大廟口韭菜村是東安縣最偏遠的山區村之一,該村山川秀麗、民風淳樸,但由於交通阻塞,祖祖輩輩以山為靠,以土為生,“脫下貧困衣,奔上小康路”一直是村民的夢想。

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6戶183人,截止2019年已脫貧52戶(178人),另4戶5人為社會保障兜底戶。2018年底,本村脫貧達標出列。2018年,在東安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縣交通運輸局牽頭,聯合縣殘聯、縣接待服務中心共同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牽頭’就是把方向壓擔子,這個‘頭’牽得好,相關成員部門就會凝聚產生強大的合力,各項工作就能順利高效推進;牽得不好,就容易變成一盤散沙,難見成效。”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唐德光在“韭菜村脫貧攻堅推進會”上發出衝鋒號令。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隨著脫貧攻堅工作全面深入推進,牽頭單位充分發揮組織引領作用,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部門協同作戰,形成脫貧攻堅的最大合力,韭菜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大發展。

為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改變韭菜村貧困落後面貌,縣交通運輸局協同各成員單位決定以村裡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召集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分工合作,爭取200多萬元項目資金完成了韭菜村至紫雲3.5公里的公路硬化,打通了至大廟口鎮快速通道;同時,完成了4公里的安保工程和標識牌建設。帶領村民開展光伏扶貧產業、竹木加工、茶油種植生產和石蛙養殖等特色產業,2019年10月竹木加工廠投入生產,年底貧困戶分紅300元;完成了3000米集發電、灌溉於一體的水利工程,這兩項產業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創收20多萬元,為貧困戶每戶分紅1000多元,還可解決15個貧困人口就業。修建了4公里林道,完成了2000米的農業灌溉水渠,加固了2處山塘清淤防滲,爭取項目資金50餘萬元徹底解決了全村人畜安全飲水問題。建好了村級服務平臺,新建了籃球場、健身場,對村裡的環境進行了綠化亮化,面貌煥然一新。

僅兩年時間,韭菜村村民的居住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飛躍式的改善,各幫扶單位真正把群眾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身入、心入、情入,與廣大貧困戶摸爬滾打在一起,認認真真的辦實事,全心全意抓扶貧,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