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又出现购粮高峰了?有必要囤积粮食吗?

征服哥。


4月2日,商务部称消费者无须囤粮,中国口粮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表示,中国口粮年均消费量为2亿多吨,2019年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给短缺。 中国粮食进口主要以大豆、粗粮等饲料粮为主,进口的大米、小麦分别只占国内消费总量1%和2%,主要起到品种串换和调剂作用。

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粮食供应短缺及价格大幅上涨问题,无须集中批量购买在家中囤积粮食。


渔人草舍


今天我老婆还在问我,我们家里要不要再囤点粮食,要不要再去买点油过来。我说你还买啊?上次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你怕米油涨价,我说不会,你非得买,买了那么多桶油,那么多袋米还没有吃。这时候又开始准备囤米油,准备今年不买米油了吗?

想想她妹妹更搞笑,听说要封路,直接买了600米大米回去,我当时想问她,你这是准备今年都不准备出来买东西了吗?

想想,在疫情期的时候米油的价格都是比较稳定的,现在疫情已经被控制住了,国家对疫情的控制也已经有了更多的方法,所以国内根本不再可能会出现像前段时间那样大规模流行爆发的情况。

而现在的情况是,各地的春耕生产都已经正常的在开展了,只要各地的农业生产都有着正常的生产秩序,今年粮食的产量基本也就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而就是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也谈到了这个问题,说我国的粮米油等用品供应充足,价格也稳定,完全没有必要担忧这些东西的价格会大幅度的上涨,也不需要大批量的囤积。

去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达到有史以来最多,有6.64亿吨,人均下来也有900来斤粮食。也就是说国内的粮食产量基本是可以满足国内人民的基本口粮需求的。除了大量缺少的大豆以及一些高档的小麦谷物等需要进口之外,其余的基本不需要过多的进口。

据了解,我国的平均年消费口粮是2亿吨,而去年我国粮库结余2.8亿多吨,可以说去年的粮食存粮就还有很多,光去年的余粮就可以满足国内的口粮需求。更别说今年我国的农业生产已经正常的开展了。即便是今年出现粮食产量下降,那也不用担心国家粮食不足的问题。

只要粮食足量,国内粮食的价格就会稳定,大家可以放心的。

真的是开玩笑,疫情严重的时候粮食价格没有过多的变化,而疫情过后农业生产正常开展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粮食大幅度涨价的可能?

最后再说下,大家不要多想,没有问题的。真的不需要囤粮囤油,按照平时的需要准备就可以。


洞庭清水塘


很高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感觉又出现购粮高峰了?有必要囤积粮食吗?让我来说一说。

一最近新闻报道了一些不友好国家禁止出口粮食到我国。其实我国进口粮食是为了市场利益,外购的粮食都比国内的低。而我们国家的粮食储备充足,没必要怕粮食涨价而抢购囤积粮食。

二一些不法粮贩借机造谣,误导消费者,这种可耻行径终会被国家所禁止。


户外老宋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话相信我们大家都听过,虽然这是很多人日常生活当中打趣的一句话,但是实际上也从侧面说明了每个人要生活都离不开吃饭。那么现在一群越来越严重,咱们国家有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超过14个亿。现在国外很多国家纷纷禁止国内粮食出口,那么如果咱们不进口国外的粮食的话,我们国内的粮食能够吃吗?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2019年我们国家主要粮食进口量,2019年我们国家谷物进口总量1785万吨,比上一年减少12.8%,食用植物油进口953万吨,比上一年增长51.5%,最主要的是大豆进口8851万吨,比2018年增长0.5%,基本持平。这说明了咱们国家目前主要的粮食进口缺口是大豆和食用植物油,但是食用植物油很多都是大豆油,所以实际上就是国内最缺的实际上是大豆,其他的缺口还真不大,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可以放心了!

我们再来看看二零一九年国内粮食产量情况:2019年我们国内粮食总产量超过6.6亿吨,其中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总产量超过6.1亿吨,单单水稻的总产量就超过2亿吨。如果这么说的话,可能很多朋友不会有直接感官的话,那么换个更加直白的说法就是平均下来,咱们全国每一个人每天有2.5斤口粮吃,一个人一天2.5斤的口粮,完全足够吃了,所以大家可以安心了。

目前看来,2019年全年国内牛羊猪肉等肉食产品总产量达到7600万吨,虽然猪肉总产量有所下降,但这其中最主要的是猪肉产量大幅度下降所致,但是去年猪肉总产量出现下降大家都知道是由于非洲猪瘟造成的,即便如此去年咱们人均肉食占有率也达到100斤以上,达到109斤/人,现在国内非洲猪瘟基本上已经被消灭,各个地区也在积极的组织生猪恢复生产工作,事实上最近这几天开始,猪肉价格也开始出现缓慢的回落,再一次证明了我们国家的强大,有足够的能力能够保证我们每个人吃饱饭、而且去年国内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400万吨,平均一个人有90斤的水产品消费份额,这样算下来的话,按照2019年国内农产品总产量,咱们国家居民每人一年平均有900+斤粮食、100+斤肉和90+斤水产品,这已经足够保证咱们每个人可以生活得不错。所以从这方面来看,似乎咱们居民囤粮完全没有必要性,所以在老张看来国内的粮食已经足够保障大家的生活,没必要刻意的囤积粮食,你觉得咱们有必要囤积粮食吗?




河南小谷


国外形势严峻,真的有必要囤粮吗?来看看权威解答怎么说。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说过,“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有他这句话,我们大可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我们国家的谷物和粮食基本能够自给,即使现在国外很多国家都纷纷限制粮食出口,我们自给国家的粮食也足以应对非常时期,再就是交通运输流通的问题,从这次这个特殊事件来看,我们国家交通运输的应对能力完全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大家万万不用担心。

过多的屯粮有可能出现资源的浪费,就拿面粉和大米来说,保存的环境也是有条件的,必须通风通风不能潮湿,否则米面里面很容易生虫,导致粮食变质,如果一次性囤太多,过六月天遭遇连阴天的时候,在家里平时储存相当不安全,如果出现粮食受潮变质,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就是特殊时期粮食稍微有点调价,也比买很多放在家里坏了要便宜。

其实仔细想想,粮食是最关乎民生的最基本生活保障,就像盐一样,价格会得到控制,在现有的情况下也不可能涨很多这种极端的事情发生,所以在特殊时期,适当的在家囤点粮是可以的,但是真没必要一下买上半年的大米,如果在保存的过程中造成资源的浪费就太可惜了!


终点即起点


疫情管控期国内已然稳定,宅在家里很久的人们,终于可以放心上街了。逛商场人们会发现琳琅满目的商品十分吸引眼球,赶紧买回家吧!或者在商场看到可心的商品,感到价格高了,于是到网上去购买!这样新的购物高潮又出现了!购粮高峰期也是基于这样的国人的购物心理的产物。再则,鉴于自古有大灾过后必有大的饥荒的历史教训,特别是老年人,基于饿怕了和有备无患的心理,产生了购粮的高峰。

这个时期根本不需要囤积粮食,现在是一个物资十分丰富的时代,我们国家是繁荣富强的盛世,衣食住行已经是没有后顾之忧的!我们的国家现在根本不可能出现大饥荒的!


用户3944994419987qin


在疫情蔓延之下,很多国家居民纷纷屯粮,很多国家也开始了封关囤粮模式。最近,很多个国家宣布禁止粮食出口。

在疫情,蝗灾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粮食危机悄然来临。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发出警告,如不采取措施,预计4到5月就会出现粮食供应危机。

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中国的粮食够吃吗?会不会涨价呀,我们要不要囤粮呀?

其实大可不必。

4月2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表示,中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储备充足,价格稳定,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供应的影响较小。

现在我国的口粮绝对安全,自给自足,米面无忧。

所以我觉得没必要囤粮,不必恐慌,有我们强大的祖国在,中国人民不会饿肚子。




沫沫乡村记事


农村生活啊火,好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出现存粮高峰是因为来自于世界的疫情,感觉到世界都在闹疫情,还有澳大利亚的火灾,蝗虫等自然灾害,觉得可能会影响今年粮食的产量,大多数人是因为看到了这个表面的现象,而没有真正的能够去了解中国粮食储存的数据。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没有这个必要,从世界的粮油供需格局来看,这两年都比较好,农业技术的发达有目共睹。突然爆发的国际疫情给大家带来了恐慌,物流、进出口的禁令只是暂时的,随着疫情出现拐点,这些都会回复,毕竟外汇还是要赚的。

在看看我国的口粮,一:我国的口粮自给率这几年都是100%以上,不但自给充足,而且国储中除了常规粮食储备之外还有1.2亿吨左右的临储稻谷库存,9000多吨的临储小麦库存。二:距离夏粮收割还有一个多月,五月份就开始收割小麦,新的粮食上市后,会使得供应量增大,从而更好地保障供给。三:你买多了粮食到夏天不好储存,反而会造成浪费。综上所述我觉得没有必要囤积粮食。





农村生活啊火


我觉得多少也要囤点,一个月的口粮必须得存。


民以食为天,肚子要饿了,就闹饥荒了。古往今来,因吃不饱,揭竿而起的起义比比皆是,什么都能糊弄,但肚子却糊弄不得。

肚子饿了,那就出大事了。

现在全世界疫情泛滥,人心惶惶,虽然我国已把疫情控制的到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另外,印度,巴基斯坦蝗虫泛滥,与人抢食,这些国家的农业将要欠收,有挨饿的可能。

说到中国,中国是粮食大国。虽然建国前后也曾有过挨饿的事例,但在党和国家领导下,又在农业科技者努力下,不仅实现了自己自足,还成了粮食输出国。饿肚子的事一去不复返了。

即使在疫情严重,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我们居民们仍然是吃的好,穿的暖,有酒有肉有粮有菜,并没有因为隔离,而使粮食蔬菜等人民必须品发生断供现象。这不得不说是党领导的好。

然而在美国疫情期间,竟发生了集体哄抢超市不买单的现象。如果后果导致超市集体关门的话,那美国人民岂不要饿肚子了!

但在中国就不可能发生这种现象。

我们人民都是有素质的,有涵养,懂法的人,我们的党领导的好,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为什么说这么好,又让多少囤点粮呢?


因为作为一家三口的家庭,吃喝是大事。在这件事上含糊不得,要做到有备无患。

粮食是生活必需品。大米白面,怎么也得各存一袋儿。肉类也得存两三个月的,要么要那么大的冰箱干什么用的呢?

蔬菜呢,也得够两天的,挂面几把,酱料付食也要存点。怎么也得够一个月家用。

这看似一个月的用度,其实两三个月紧紧巴巴也够吃了。

一旦遇上什么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也能应付两个月。

武汉封城期间,好多东西买不到,比如肉类。全民歇业在家,外面的肉进不来,本地的屠宰场又歇业在家。

所以备点粮食,还是有用的。

总之:

居家过日子,必须要精打细算,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为了应付突发意外,家里备上一个月的粮食,还是很有必要的。

但如果囤太多粮食就没必要了,因为一来不新鲜,二来国家肯定会在突发事件下,解决这些民生问题的,所以在粮食问题上不应过度担忧。


火煮琐事666


您好,我是小咛,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出现存粮高峰是因为来自于世界的疫情,感觉到世界都在闹疫情,还有澳大利亚的火灾,蝗虫等自然灾害,觉得可能会影响今年粮食的产量,大多数人是因为看到了这个表面的现象,而没有真正的能够去了解中国粮食储存的数据。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没有这个必要,从世界的粮油供需格局来看,这两年都比较好,农业技术的发达有目共睹。突然爆发的国际疫情给大家带来了恐慌,物流、进出口的禁令只是暂时的,随着疫情出现拐点,这些都会回复,毕竟外汇还是要赚的。

在看看我国的口粮,一:我国的口粮自给率这几年都是100%以上,不但自给充足,而且国储中除了常规粮食储备之外还有1.2亿吨左右的临储稻谷库存,9000多吨的临储小麦库存。二:距离夏粮收割还有一个多月,五月份就开始收割小麦,新的粮食上市后,会使得供应量增大,从而更好地保障供给。三:你买多了粮食到夏天不好储存,反而会造成浪费。综上所述我觉得没有必要囤积粮食。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