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熱度繼續小幅上升,餘額寶是否在代替銀行?

在過去10年裡,通過設定儲蓄存款成本上限和控制銀行貸款利率,推動了大型銀行的發展。兩者之間的巨大利差,也就是所謂的淨利息流通,使得銀行在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的鉅額虧損後,進行了重大重組。


而餘額寶站穩了互聯網金融的腳跟。分析人士說,餘額寶的優勢在於它的簡單和方便。支付寶賬戶持有人可以將少至1元人民幣的錢轉入餘額寶,並在任何時候取款,而不會受到懲罰。我們還可以通過手機獲取每日的收入更新。

互聯網金融熱度繼續小幅上升,餘額寶是否在代替銀行?


餘額寶怎麼利息比銀行這麼高?公司高管們說,他們主要在銀行間市場交易,銀行和其他bursal機構在這裡相互提供貸款,通常是在短時間內。以前,中國的銀行間拆借利率飆升,要求銀行(尤其是規模較小的銀行)急需現金。


全球諮詢公司科爾尼(a . T. Kearney)的銀行業專家約翰遜•陳(Johnson Chng)表示:“互聯網金融將繼續長遠存在。互聯網公司瞄準的是銀行不關注的一個細分市場。”

互聯網金融熱度繼續小幅上升,餘額寶是否在代替銀行?


對於科技公司來說,古板的銀行業似乎不太可能成為擴張的目標,但它們充滿活力的創業氣息可能正是反對者的目標。科技公司已經是國有銀行提供的有吸引力的存款來源,它們擁有類似chink sell的基金,在稀釋後的人民幣上收取比傳統賬戶更高的利率。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國貨幣市場基金餘額寶就頗受大眾歡迎。


另外,騰訊設定了特殊的經濟圈,在微信支付方面與支付寶相互抗衡,也有自己的優勢。

互聯網金融熱度繼續小幅上升,餘額寶是否在代替銀行?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的衝擊到底有多大?我們的銀行幾乎處於統治地位,存款利率超級低,目前甚至處於低位。儘管在過去的30年裡,人們的存款能力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儲蓄者和投資者的投資選擇仍然十分明確,儘量把少量的錢存到銀行裡。


另外各種互聯網公司也正在大舉進軍支付服務領域。三因支付近年來在中國增長強勁,2009到12年期間,三因支付以62%的年復增長率增長,在線第三方支付對完成在線支付的貢獻從2009年的17%上升到2012年的28%。

互聯網金融熱度繼續小幅上升,餘額寶是否在代替銀行?


在創新的道路上更進一步,支付寶將用戶引入了貨幣市場基金餘額寶。用戶可以在1元之內進行投資,並隨時將他們的捐款轉移到其他地方。存款準備金主要投資於政府債券和銀行間貸款等低風險證券,存款準備金率可達4.5%到6%,高於一年期銀行存款的存款利率。


而餘額寶的成功也包括了電子商務公司提供的這類服務。騰訊的Licaitong在餘額寶的衝擊後的6個月內犧牲了自己的份額。幾個月後,網商百度和電商360、京東和蘇寧也推出了類似的支付產品。

互聯網金融熱度繼續小幅上升,餘額寶是否在代替銀行?


一些規模較小的中國銀行已經推出了類似於餘額寶的貨幣市場基金產品。然而,業內人士擔心,這些利率高於系統銀行結算賬戶的資金狀況不佳,並對國有銀行的存款構成長期威脅。


互聯網金融熱度繼續小幅上升,餘額寶是否在代替銀行?

不過從這個角度看,在中國所有的商業機構中,銀行提供了最強烈的利益安全引導。因此,包括未被發現的在線薪酬公司在內的其他參與者,很難在支付困難的問題上指責銀行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