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谈教育:长大有出息的孩子,都经历过这些“报复”式教育

北大教授曾说过:及时地“报复”孩子,是一种比较好的教育方法。

记得小时候父母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吗?是不是得了100分会有礼物,是不是不及格会挨打。是不是调皮的时候会被罚站,帮助邻居的老奶奶干活的时候会受到奖励。现在回想父母的教育你是觉得对自己成长有帮助还是觉得帮倒忙呢?现在你自己也为人父母了吧,你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呢?

北大教授谈教育:长大有出息的孩子,都经历过这些“报复”式教育

有很多人对孩子的教育当时都是打骂式的教育,也有很多是像祥林嫂一样无休止的摆事实,讲道理给孩子听,而往往收效甚微。

北大教授谈教育:长大有出息的孩子,都经历过这些“报复”式教育

有这么一个教育方式,这或许是一种比较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那就是“报复”孩子。说的通俗一点也就是言传身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因为这样的方式不会让孩子逆反,还能够让孩子看到平时自己是怎么做的。让孩子能够反省自己,同时学会感恩,更加的尊重父母。


北大教授谈教育:长大有出息的孩子,都经历过这些“报复”式教育

说起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都是一筹莫展,进退两难。管教的多了吧,怕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影响孩子的自我发展;管教的太少了吧,怕孩子自由散漫,没有规矩,影响生活和学习。


北大教授谈教育:长大有出息的孩子,都经历过这些“报复”式教育

邻居是幼儿教师,家有虎头虎脑小伙子一枚,有一天我出门遛狗,恰逢邻居的小孩在外面做游戏,看到我家的妞妞便跑过去逗它,无奈妞妞不理他,小伙子生气了就一把抓住妞妞的尾巴,使劲拽它,妞妞疼的大叫。

这一幕被邻居看在眼里,她二话没说就用手抓住自己儿子的头发,被抓住头发的小伙子疼的赶紧去捂住自己的头,进而小狗的尾巴松开了,随后,他妈妈松开了他的头发。一个动作行云流水,我站在旁边话都没插上一句。


北大教授谈教育:长大有出息的孩子,都经历过这些“报复”式教育

邻居说转头跟他儿子说,“记住了小狗跟你一样,也会被抓疼的,以后不应该这样对待小狗”!言辞里面是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趁机插嘴,“没事的没事的,你也真下得去手,把孩子头发抓坏了怎么办”。

”教育小孩就得让他感同身受,不然苦口婆心说半天根本不搭理你”,邻居接着说道。看孩子是真心悔改了,就让孩子去玩了。

这里我的邻居就是用了“报复”的方法,既没有苦口婆心的讲一堆大道理教育孩子,也没有大吼大叫以及棍棒式的教育,就这样一个“报复”行为,让孩子轻而易举的明白了这个道理。


北大教授谈教育:长大有出息的孩子,都经历过这些“报复”式教育

及时的对孩子“报复式教育”,家长应该做到娜几点

一、遇到困难自己克服

人生漫长的旅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所有人都会遇到挫折,打击。当孩子遇到困难,他自己可以克服,父母就应该不插手,这样就会磨炼他的意志,遇到困难不会轻易地退缩。比如孩子跑着跑着自己摔一跤,自己就可以站起来,父母就不要过去安慰,这时候明明没事,往往一安慰孩子哭得委屈就会哭个不停。

北大教授谈教育:长大有出息的孩子,都经历过这些“报复”式教育

二、要懂得尊重别人

小孩子的世界是一张白纸,大人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孩子,在他还不懂得什么场合说什么样的话,还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照顾别人情绪的时候,就应该要教会他,接受别人帮助说谢谢,伤害了别人说对不起,要教育孩子懂礼貌,懂得尊重别人。

北大教授谈教育:长大有出息的孩子,都经历过这些“报复”式教育

三、严禁沉迷手机,多读书

随着现在的通讯工具的增多,社交软件也越来越多。出去吃饭或者逛街的时候很普遍的可以看到大人们为了让孩子不吵闹把手机塞给孩子玩,孩子则熟练的刷着抖音,微博,可见孩子在家也是经常玩手机,玩手机不仅会让孩子上瘾,还会损坏孩子的眼睛,这样慢慢下去孩子会对电子产品越来越依赖,而不喜欢学习。

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陪伴孩子多读书,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孩子以后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孩子六岁之前,是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关键期。父母一定要狠心给孩子制定规矩,在教育方面要学会”报复性”教育,孩子在这一阶段学习到的东西将会受益一生。

北大教授谈教育:长大有出息的孩子,都经历过这些“报复”式教育

让孩子放下手机多读书吧。收获的东西将会是孩子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北大教授谈教育:长大有出息的孩子,都经历过这些“报复”式教育

如果我们总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为何不陪他们看看故事书,谈谈心得体会呢?

北大教授谈教育:长大有出息的孩子,都经历过这些“报复”式教育

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喜欢这本书的理由,绘本里印刷的字体很清晰,都是大豆油墨印染的,纸张厚实耐翻也很不错,方便孩子健康阅读。


北大教授谈教育:长大有出息的孩子,都经历过这些“报复”式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