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的工作制算不算是剥削?

传统文化之中国画


这是个好命题。

我看下面的回答,特别是从“法律”的角度,非常专业。我来抬点扛吧:

1、我们首先要知道“法律”的底层逻辑是各个板块的最低标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底线”,而且是在锲约双方中的某一方认为对方违反了锲约,越过了“底线”。996越过底线不假,但是如果反过来举个例子:拿“个人所得”来说,有不少人是不仅仅一份收入的,有多少人是“主动”交代个人所有所得?又又多少人是“主动”纳完个人所得税?这并不是对职场人的批判,而是想表达:法律是仅仅是底线,意味着有很多有待提高的空间,单纯用法律解释996算不算剥削,是片面的。

2、我们再看看996这个数字本身是不是伴随着其他方面的变动?比如说收入水平、比如说职场晋升、比如说个人工作能力的提升···等等。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别说法律层面(底层逻辑)算不算剥削,就连正在经历着996的职场人来说已经是不可执行的。但是如果伴随着你的收入水平提高、你个人的工作能力提高、你职场的晋升加快,那么请不要用“上帝视角”来简单的评判996。【声明:我个人并不支持996,特别是成了家有了孩子之后,更加需要时间来顾家】

3、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你的财富水平允许你可以做更多的选择,那么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如果你的财富水平不允许、又或者说你还是一个职场的新丁,太重于追求所谓的“规则”,最终吃亏的还是你自己。就好比:你是一个卖家,当你的产品A滞销而造成资金上的压力时候,产品A市面(物价局规定的最低)价格是3元,你迫于资金压力以1.5元抛售,这个能直接说明你违法么?

4、法律是这个社会的底层逻辑,职场是讲究“法律基础+契约精神”为组合的逻辑关系。当契约关系正常发生,请好好工作,它能带给你往后余生的生活基础,让你有机会有能力赡养父母照顾家庭;当契约关系不能正常发生,法律则是我们维权的武器。


答案是什么?

996是一种契约关系,如果契约关系符合双方的利益标准,它就是一个双赢的关系。如果契约关系不能正常发生,你可以拿起法律武器,堂堂正正的向这个996发起批判。


MyDoctrine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要有生产资料、生产设备、生产场地和劳动者。

毫无疑问的是企业首先是以赢利为目的。做为资方当然是以获取最高利润为目标,雇佣和聘请劳动者首要衡量目标就是是否能够给其创造资方预期的价值;做为务工一方的劳动者当然想要付出相同劳动时能够获得更多的报酬。

而国家法律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在劳资双方利益诉求中制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标准,来保障双方利益的合理性,或者说是把双方利益平衡点通过国家法律的形式来明确界定出来。而劳资双方的责任与义务正是通过符合《劳动法》及其它相关法律的“劳务合同”来确立的。

如果资方想违反《劳动法》及相关法律对所雇佣、聘请的企业员工做出要求,那么资方的行为毫无疑问就触犯了国家相关法律,也肯定构成了违法剥削行为。

而“996”(每天工作时间为从上午9点~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这显然违反了国家劳动法的规定,即使是按劳动法规定给予员工周六工作时双倍的报酬、其它五个工作日超出8小时的工时支付了1.5倍的报酬,那也同样是违反了国家《劳动法》关于工时的法律规定:每天工作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平均工时不得超过44小时。而996周工时高达72小时,显然是违反了国家《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如果连加班费都没有按法律规定标准发放,那就又在薪酬支付方面构成了违法犯罪。

所以说“996”即违反了《劳动法》,也存在着严重的剥削现象。


史可见证


举个例子,某电子厂组装手机,生产线每天24不停需要一条生产线需要一百人合作工作,两班制需要雇佣两百人,三班制需要三百人。这就差一百人,五险一金少交一百人给工厂节省了多少钱啊,假如再不按照全额工资计提省了很多钱!大家明白为啥996也明白社保亏空了吧!


爱过流星7


什么剥削不剥削,这个问题就不该讨论!有些问题不要小题大做,如果国家强大!夜班取消也不是问题!我们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民夜以继日的工作,地球都在不停的转!你要说夜班增加补助,生活作息打乱,这个问题可以讨论!本来人的生活作息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物钟乱了,休息不好!为什么现代年轻人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破裂等等,给熬夜,作息不规律生活节奏快,有很大的关系!希望政府监管部门!增加一些员工福利!毕竟而今社会,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呀!


郓城一阁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必然属于剥削!!

对于“996”制度,无论怎样解释怎样转换概念,必须先确定的一点是违背劳动法的。

“996”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例如华为,阿里,鹅厂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分配给员工的利益相对较高,所以有很多人愿意继续在其中遵从“996”的潜规则(每年也有很多忍受不了逃离的);

另一种是很多跟风的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利益分配还非要员工奉献拼搏遵从“996”制度,这种基本都是怨声载道的。

但如果从是否是剥削的角度来说,这两种在根根本上没有任何区别,都属于赤裸裸的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无论劳动者对自身所分配到的利益是否满意,都回避不了其所创造的价值中的绝大部分被企业及企业主得去了。


飒翔01


关于996,我身边很多这样的例子。有成功人士,也有小职员。

对工作满意的,通常对996不是很在意。

要求工作生活完全分开的,就比较在意。如果在意,可以换一个你能接受的工作。


我做职位推销工作,算是销售工作吧。通常客户是在晚上才愿意放下心来沟通的,而更多的则愿意休息日来沟通。我为了做好工作,基本就是把休息日的时间都会搭进去。高峰时间,感觉没有休息日一样。

而每周的五天工作时间呢,我还得不停地在网上发现客户,不停量化每天的结果。

但只要有成效,我会很开心,因为付出体现自己的价值。


我是@芳蕾朵朵 ,在汽车职场HR领域打拼多年,每天满满的正能量。分享给你职场故事喔!


芳蕾朵朵


当然算剥削!

还不仅是996工作制,八小时工作制也是剥削,只不过剥削的程度不同罢了。

剥削的本质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即私有制),996、八小时都属于剥削;只有生产资料归公有(即全体劳动者所有),劳动成果(剩余价值)归全体劳动者享有(社会再分配),才算没有剥削。

自从企改后,剥削阶级“死灰复燃”、“卷土从来”了。😂😜😝😭


为生命祈祷74818844


肯定算了,。知道五一节的来历吗?它称为五一国际劳动节,五一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罢工,1886年5月1号有20多万芝加哥的工人罢工为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付出了鲜血的代价,最后取得了胜利,为了纪念这次工人运动,大家就把每年的5月1号定为国际劳动节。

我们只知道放几天假,却把大多数工人又回到了996或887或777的繁重劳动中,给遗忘了。

资本的回归,人民又有多少苦难在等着他们?


百尖山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能实际付出的劳动力来进行评判还是比较适合的。能接受的可以签合同进行一定工时的工作,如果不能接受,就可以直接拒绝。没有什么合适不合适,是不是剥削。而是在于我们数亿老百姓,务工人员的意愿!干不干,接不接受。与各地情况可能相关联,不干也要干,要不然没钱赚,没饭吃,另当别论,因地制宜。不能一篇盖面,个人看法


大斌乡村vlog


五加二,白加黑,没有加班费,算不算?我也可想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