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含之為喬冠華守寡25年,寫了4本書懷念他,為何不願與他合葬?

2008年,73歲的章含之去世,這位末代名媛的葬禮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章含之的遺言不多,因為女兒洪晃捨不得母親,拒絕母親留遺言告別,所以章含之將遺言告訴了她身邊照顧了她十三年的護士長——她想死後和養父章士釗葬在一起,希望將保存了25年的喬冠華的頭髮和她一同合葬。


章含之為喬冠華守寡25年,寫了4本書懷念他,為何不願與他合葬?

(章含之)

章含之的遺囑讓很多人不解,然而深知章含之一生之痛的女兒卻理解了母親的遺願。

章含之的生母是上海永安公司的售貨員談雪卿,專售美國金幣康克令,因為容貌俏麗,還被上海的報紙報道,稱她為康克令小姐。談雪卿出生低微但自命不凡,追求的男性眾多,他選擇了一位闊少——陳調元的兒子陳度。陳度家中已經有了妻室,陳家人根本看不上談雪卿,談雪卿也很硬氣,生下女兒之後堅決不願意將女兒的撫養權交給生父,就請了名律師章士釗從中調解,得到了5萬元的賠償。後來談雪卿又嫁給了一個富商,孩子就給了章士釗撫養。

章含之到章家的時候才不到一歲,章士釗將她交給二太太溪夫人撫養,衣食住行章士釗都沒有虧待她,但溪夫人好玩,章士釗和溪夫人感情淡漠,章含之從小並沒有享受多少父愛和母愛,少女時期的她非常落寞,因為信仰天主教,她常常坐在教堂裡發呆。

1953年,章含之18歲的時候,談雪卿的大兒子前來尋找章含之,並且帶著當年章含之在襁褓之中和談雪卿的照片與章含之相認。面對這位同母異父的兄弟,章含之完全慌了神。談雪卿當年將她拋棄,成年的時候竟然來相認,這真的是一份“驚喜”的成人禮物。


章含之為喬冠華守寡25年,寫了4本書懷念他,為何不願與他合葬?

(章士釗)

章含之和生母相認後,一直和談雪卿保持著聯繫,甚至好幾次從北京去上海探望她。因為童年時期母愛的匱乏,她對拋棄自己的母親還留有一絲幻想。

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後,章含之將談雪卿接到了身邊。那時候章含之已經是外交家喬冠華的妻子,家裡條件很好。談雪卿帶著自己的孫子和孫女前來投奔章含之。在洪晃眼中,談雪卿“非常勢利、不真誠而且話實在太多”。洪晃一直不理解為什麼母親要將談雪卿帶回來贍養,她曾經為此和章含之大吵一架。後來喬冠華去世,在章含之最需要親人的時候,談雪卿又再次拋棄了章含之,從此以後,這對母女形同陌路。

章含之一生不知父愛、母愛是何物,她是我國近代史上出類拔萃的女性精英,卻在自己的親情關係之中找不到一絲存在的意義。這是章含之的痛苦之處,然而她的愛情和婚姻同樣坎坷,構成了她糾結的一生。


章含之為喬冠華守寡25年,寫了4本書懷念他,為何不願與他合葬?

章含之和她的母親一樣,年輕時是一位出名的大美人。她曾經做過毛主席半年的英語老師,在尼克松訪華之時擔任隨行翻譯,當時全國到處都在播放尼克松訪華的新聞,每一處鏡頭都能看到章含之的身影,一時間章含之名聲大噪,但隨同而來的,是更加洶湧的流言。

章含之的第一任丈夫洪君彥是北大著名的經濟學家。章含之13歲和洪君彥相識,那時候洪君彥17歲,正在燕京大學唸書。兩人自由戀愛8年,一直等到章含之大學畢業之後,兩人才正式結婚。

8年的感情基礎並沒有讓這對夫妻白頭偕老,16年後,兩人正式離婚,提出離婚的人是章含之。章含之在晚年的回憶錄之中對自己的離婚含糊其辭,說到這段往事,總是拿毛主席和周總理出來,說是毛主席同意她離婚的。為此,毛主席還曾批評她沒出息:“我的老師啊,我說你沒有出息是你好面子,自己不解放自己。你的男人已經同別人好了,你為什麼不解放自己?”章含之聽了毛主席這番話之後,馬上回去和洪君彥提出了離婚。

所以大多數人認為,章含之離婚是因為洪君彥的出軌。


章含之為喬冠華守寡25年,寫了4本書懷念他,為何不願與他合葬?

(洪君彥和章含之)

而在洪君彥後來的回憶錄《我和章含之離婚前後》做出瞭解釋,兩人在婚後同時陷入了婚外情的泥淖之中,維持著名存實亡的婚姻,沒過多久,章含之就和洪君彥正式離婚了。洪君彥的這本書剛開始連載時受到了女兒洪晃的激烈反對,洪晃認定父親汙衊章含之,拒絕和父親再聯繫,讓章含之和洪君彥的離婚案更撲朔迷離。

離婚當年,章含之和大自己22歲、剛剛喪妻的喬冠華結了婚。章含之的回憶錄之中,無論是離婚還是再婚,都好似“奉旨而為”,其實這兩次抉擇都是她自己選的,和毛主席沒有半點關係。章含之在回憶錄《跨過厚厚的大紅門》之中寫道:她和喬冠華的感情早在她離婚之前就已經埋下了種子,兩人通了幾次電話,只是單純得聊天,章含之感受到了喬冠華的愛慕之意,但是她當時不敢接受,沒有勇氣面對輿論和旁人質疑的眼光。


章含之為喬冠華守寡25年,寫了4本書懷念他,為何不願與他合葬?

(章含之和女兒)

章含之和喬冠華正是決定結婚之前,收到了外交部的警告:“毛主席支持你解放自己,希望你好好生活好好工作,並不是讓你上喬老爺子的船,和他談情說愛。”而另一方面喬冠華的子女們也十分反對父親在剛剛喪妻之後迎娶小20多歲的章含之,況且章含之和丈夫離婚之事鬧得沸沸揚揚,多少對喬冠華的聲譽有所影響。

章含之和喬冠華的結合,在當時很多人來看是一段佳話。但也有人提出反對,喬冠華為了章含之,將反對的子女們全部趕出家門,兩人在多方壓力之下結婚,婚後一起生活了10年,這10年發生了不少事,喬冠華後來被免去外交部長一職,1983年鬱鬱而終。這些流言甚至到了章含之臨終之前,還屢屢被人提起,讓章含之深受其苦。正是由於這些滔天的輿論,章含之留下遺言,終究不敢和喬冠華合葬。

章含之和喬冠華是相愛的,喬冠華死後,章含之將剪下他的一撮頭髮,25年都保留在身邊。在餘下的生命之中,章含之一直在寫回憶錄,每一本都傾訴著對喬冠華的眷戀。她在書中道:“我的一生無論是正確的或錯誤的決定永遠是受自己情感的支配。”


章含之為喬冠華守寡25年,寫了4本書懷念他,為何不願與他合葬?

(章含之和喬冠華)

章含之本來有絕佳的條件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她選擇一生都為別人而活。在毛主席想要培養她成為新一代女外交家之時,她偏要選擇做“喬太太”,選擇犧牲自己成就喬冠華,依舊認為愛情和婚姻才是女人的全部,卻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輿論枷鎖。

其實反觀章含之的一生,她和生母談雪卿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但細思極恐的是,她們選擇解決問題的方式格外相似——被感性左右,不計後果。

圖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著者所有,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