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聽話,但缺乏自信?做到這3點培養出“陽光”般的孩子

生活中有這種孩子:非常聽話,但喜歡一個人、不願意和周圍人交流、過分依賴父母家人、常常羨慕其他小孩。這是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現。那麼,如果您發現您的孩子有這些類似的表現,該怎麼辦呢?做到以下3點,培養出陽光般自信的孩子。

孩子很聽話,但缺乏自信?做到這3點培養出“陽光”般的孩子

1.以身作則,堅持陪孩子一起鍛鍊。

孩子很聽話,但缺乏自信?做到這3點培養出“陽光”般的孩子

研究表明,身體越強健的人,越自信,身體越差的人,越容易自卑,看不起自己。

自信,自卑都是精神層面的東西,而體質是物質層面的,體質越強健的人,精神就會越強大,抗壓能力也就越強。一個積極向上的人,能吸引身邊積極健康的人,從而使他更加的優秀。而負面情緒較重的人,人們會逐漸遠離他,走向一個惡性循環。

好在體質是可以通過後天鍛鍊來改善的。所以為了家人、為了孩子、更為了自己,也要堅持鍛鍊身體。帶上孩子,長期堅持鍛鍊。幫孩子取得強健身體的同時也鍛鍊孩子的恆心與毅力。孩子有了強健的體魄和強大的自信,家長也不需要擔心孩子會被同齡人欺負。

孩子很聽話,但缺乏自信?做到這3點培養出“陽光”般的孩子


2、通過言行來做心理暗示。

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現象:孩子出門上學,家長會囑咐 “要乖啊!聽老師的話啊!要和小朋友好好相處啊!”等等之類的。這是典型的弱者思維。孩子從小隻知道迎合家長、迎合老師,漸漸的會養成“討好型人格”,做事的出發點會發生變化,為了得到老師、父母的表揚,去做違心的事情。這樣的孩子,往往沒有自己的主見和個性。孩子膽小、懦弱,沒有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過分依賴家長和老師。而往往別人眼中“懂事”的孩子,會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愛哭的孩子有糖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受欺負了,他要擔待,受委屈了,他要自己忍耐,就因為他是聽話的孩子!長此以往,孩子對自己、對他人都會失去信心,從而養成了不好的性格。

孩子很聽話,但缺乏自信?做到這3點培養出“陽光”般的孩子

我們為什麼不能說:“喂!臭小子,在學校不要欺負別人啊!”“要主動去幫助別人啊!”這樣給予其積極肯定的話呢?這樣一來,在孩子的心中,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我很強大,父母很相信我,父母眼中的我是有能力去幫助他人的。孩子遇到困惑、遇到難題,家長可以出面來給予合理的分析個建議,讓孩子自己去做決定。自信心在不知不覺中就建立起來了。為了讓孩子行為不過於出格和膨脹,家長只需要跟孩子提前約法三章,給出底線,如果做了觸犯底線的事,就要接受懲罰。也培養了孩子自我思考的能力。

3、做高情商的父母。

所謂“高情商”就是好的自我情緒管理能力。高情商的人,容易察覺自己的情緒狀態,並及時做出調整。孩子遇到什麼事情了,父母的指責、批評往往讓孩子產生不被理解的心理。作為高情商的父母,我們要先幫助孩子認知並管理自己的情緒。“所以,你不開心了?”、“所以,你感到委屈了?”、“如果你是對方你會這麼做呢?”。當然父母過於強勢,也是一種低情商的表現,要常常自我反省。

孩子很聽話,但缺乏自信?做到這3點培養出“陽光”般的孩子

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的同時,認識到自己方面的問題並克服。孩子做的好的地方,不要吝惜你的誇獎,做錯了事情就要告訴他要承擔相應後果,我可以幫你承擔這一次,但你得保證不會有下次了。當然,這個誇獎,不是什麼事都誇,你吃飯吃的認真,一口氣都吃完了、你作業按時完成並上交了、你學習成績進步了等等,這類問題不值得誇獎,要讓他認識到這是他因該做好的事情。你幫妹妹被書包了、幫媽媽洗完了、給奶奶捶腿按摩了,幫同學輔導功課了,這類的事情要及時的表達你的讚美。

孩子很聽話,但缺乏自信?做到這3點培養出“陽光”般的孩子

注:上高中之前,是培養孩子高情商的黃金時間,家長要能認識到並積極的進行情商教育。


讓我們一起努力,以身作則,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自信心,讓孩子在其今後的人生中,得心應手的應對生活、工作中的低潮與挑戰,迎接光明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