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思燕、胡可:想培养高情商的娃,先学会和孩子示弱


霍思燕、胡可:想培养高情商的娃,先学会和孩子示弱

昨天和婆婆聊天,谈及小姑子不爱做家务活来,就算我婆婆他们工作累一天回来,也不主动替他们做顿饭,她感叹到“都是因为小时候觉得太小,又爱闹点小毛病,然后自己都做了,以至于现在18岁了这么懒,收拾家务还得我紧说才做,真是后悔啊”。


我在想,假如我婆婆那会懂得在她面前示弱,现在不至于连家务活都不主动承担吧。


生活中像我婆婆这样强女人很多,以为不让孩子做事就是帮她呢,对孩子的爱,殊不知让孩子觉得父母无所不能,这样只会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啃老一族,在生活中父母懂得示弱是一种智慧。


一.懂得示弱对孩子成长的好处


1.孩子富有责任心


一直生活在父母庇荫下,连家务活都不让孩子做,还指望她能体会你的不易吗?


上次朋友妈妈来我家向我吐槽她女儿“成绩什么都好,就是不会心疼人,我那次腿疼的要命,她连问都不问,光玩游戏,真没法”


我们都知道朋友妈妈就是总和她女儿说“你什么也别做,好好学习就行了”也难怪现在她女儿不懂心疼她,都没给过她锻炼机会,她女儿怎么学会体谅她呢?


霍思燕、胡可:想培养高情商的娃,先学会和孩子示弱

《超人妈妈》中胡可的做法就很借鉴。有次很累,她把哥俩叫到面前说“我今天很累,有一些家务活需要你们完成,可以吗?”兄弟俩听了就干起来了。


她传授她的育儿观说“大人做的少了,孩子就做的多了,慢慢的也就成长了。”


弗洛伊德说:“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和父母的分离。”生活中,我们父母懂得做的少些,把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交给孩子去做。


我们都需要被人需要的感觉,孩子也是如此。只有让他参与到家庭中,她才懂得做父母的不易,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2.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父母在孩子面前示弱,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我的朋友就是一个经常在孩子面前示弱的人。


她经常会在生活中找假装做不到的事,让她孩子帮助她,例如,走着走着她就说走不动了,让他牵着她。做饭时主动让她帮忙摘菜,洗菜。她说每次孩子帮了她很开心,同时也找到了自己成就感。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


爱孩子,从学会放手开始,让孩子帮助我们去承担生活的重任。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是孩子有能力你才放手,而是你放手了孩子才会有能力”

二.知道示弱带给我们好处,我们如何示弱呢?


1.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


当我们把孩子当做孩子,我们不免陷入父母权威中,你个小屁孩懂什么。而当我们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遇到什么问题跟孩子说说,让他明白父母不是无所不能的,这样不仅增强了亲子关系,还激发出孩子责任心来。


我的朋友小青,她跟女儿处的就像朋友一样,不论今天发生什么,她回去都和女儿说说,女儿有的时候还能给她提出不一样的建议来。女儿也是,在学校发生什么她都回去说说。朋友对我说,“从来就没把女儿当做女儿,而是把她当成朋友对待,我们从各自身上吸取营养”。


这种做法比在孩子面前说教高明多了。


2.把自己的需求告诉孩子


当你累了一天回来,不想动时,明确告诉孩子“今天有些累,你去做什么吧”而不是因为自己累了一天,孩子不干活就生气。


《超人妈妈》霍思燕和朋友说,她经常和嗯哼撒娇服软,这样他就做了。


霍思燕、胡可:想培养高情商的娃,先学会和孩子示弱

相反自己什么都自己扛,只会让孩子觉得你不值得去心疼。


3.孩子做错了不要评判他


当你放手让孩子去做时,即使他做错了也不要评判他。


霍思燕、胡可:想培养高情商的娃,先学会和孩子示弱

《台湾周刊》创始人金惟纯先生有次和女儿一起出差,他想女儿大了,让她去订票吧。到了那一天,他俩按照女儿订票的方向去找,结果走错了,闹了半天才知道是他女儿订错了。


他想错过了这次,就等下趟吧。他和女儿一起在机场喝起咖啡来。因为他没有指责女儿,她女儿问他“你就不生气吗?”他说“这不挺好,要不哪有时间和你一起喝咖啡呢”这时女儿和她敞开心扉,她说“觉得自己总把一件事情搞砸了,和小时候你们离婚有关系,觉得自己不够爱”


金先生因为女儿做错事没有指责她,反而走进了她的内心。生活中,因为孩子做错事就去指责孩子行为家长的比比皆是,

“你怎么这么慢吞吞的”

“这么点小事你都做不好,还能做什么”

“养你们干什么用吧”


这样指责的结果不仅会让孩子有失尊严,还会让他下次不想尝试。


正确做法是,孩子做错了不去评判他,用提问方式对他说“这次你觉得哪里做错了,下次应该怎样做还能避免呢”。


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学专家兰海曾经说过:"当孩子面对一个无所不能的人时,他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向这无所不能的人学习,于是追求完美,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另一个就是什么都不做了,因为这个能人什么都能做!”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独立,有主见吧。这样你就要学会示弱,放手让孩子去做,及时做错了也不要评判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