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杂志:新冠病毒浓度比SARS高1000倍

截止目前,美国有着全球最多的确诊患者——超过27万人,死亡超过7000人。在疫情高压下,也随着科学界对这个病毒的特点认识得越来越清晰,美国人对口罩的态度开始来了个大转变。美国西雅图Franciscan医疗机构心脏科医生高磊就感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自己身边戴口罩的人开始增多了,尤其是来诊所看病的患者戴口罩的明显增加了。

上呼吸道病毒浓度比SARS高1000倍以上

最新的一篇论文,为“口罩派”提供了实锤证据。

4月1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以德国研究团队为主的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文章称,经过检测发现,在新冠肺炎患者出现症状初期,病毒在上呼吸道复制活跃,病毒载量高,初步结果显示,遏制新冠病毒蔓延,主要控制飞沫传播,而非排泄物、污染物的传播。

在这篇名为《新冠肺炎住院病人病毒学评估》的论文中,共选取了9名没有潜在疾病的中青年住院患者,研究人员采样了其鼻拭子、咽拭子、痰样本。研究人员发现,在9名患者出现症状后的5天内,采样咽拭子检测均为阳性,而且病毒载量在第5天前就已经达到了峰值。这意味着在感染初期,新冠病毒在咽部复制就足够活跃,检测手段也能显示出相当的敏感性。

论文中,研究者们还将新冠病毒和2003年的SARS进行了对比。以选取的香港98例SARS患者为例,通过对其鼻咽拭子取样,经过核酸检测发现,只有38份为阳性。此外,两者病毒载量、到达巅峰时间也相差很大。

SARS发病后需要7到10天鼻咽拭子病毒量才达到峰值,这一时间比新冠病毒的用时要长,且新冠在上呼吸道的峰值浓度要比SARS高出1000倍以上。这表明,新冠患者在症状较轻且表现为典型上呼吸道感染时,新冠病毒的复制传播力远远比SARS强大。另外,从新冠患者咽拭子中还能分离出活病毒,这是新冠病毒和SARS的另一个显著差异。就下呼吸道病毒的复制而言,新冠病毒与SARS相似。

研究者们还发现,尽管粪便中新冠病毒RNA的水平也非常高,但在13个检测样本中,都无法分离出病毒。研究者们初步得出结论,新冠病毒能在上呼吸道组织中进行活跃复制,在症状较轻时就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因此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应着眼于控制飞沫,而非粪便。

3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接受《科学》杂志采访时也明确表态,飞沫在新冠病毒传播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戴口罩,而美国和欧洲在抗疫中最大的错误是人们没有戴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